鏡心 設色紙本
42 x 152 cm. 16 1/2 x 59 7/8 in. 約5.7平尺
上款:“靜山賢弟”即吳靜山(b.1943)。1962年入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現任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理事,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東分會美術指導,2012年被聘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陸儼少先生以他幾十年對中國山水的潜心研究和探索,縱覽千年中國的傳統文化發展脉絡,集山水大家所長,取其精華部分爲己用,繼承傳統,發展傳統,作出了重要貢獻。先生擅山水,兼善詩文,書法,對傳統山水尤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爲,大自然是時空的交合體,我們不應僅看到它空間的變化,還應有時間的轉移。作爲一名山水畫大師,陸儼少非常注意觀察大自然的各種變化,即使是重複之景,每次也都有所創新。此幅《雁蕩山圖》便是其深厚傳統功力的絕佳體現。
雁蕩山位于浙江樂清縣,素有“海上名山”、“寰中勝境”之美譽,史稱“東南第一山”。陸儼少曾于1963年隨浙美師生一起到雁蕩山寫生,發現雁蕩高峙厚重,雄奇樸茂,大巧若拙,令人嘆爲觀止。在《陸儼少自叙》中,他講述了自己對雁蕩山的見解:“世人多重黃山,故黃山畫派,大行于世。我獨愛雁蕩,認爲遠較黃山入畫,它的雄奇樸茂,大巧若拙,厚重而高峙,似醜而實秀,爲他山所無。故我多畫雁蕩,一以山之氣質與我性格相近,二以不欲與人雷同,可以多所創意。因此二十年來,我多寫雁蕩風貌,大小幾至數十百幅,而黃山則十不及一。”可見其對雁蕩山水觀察之深入,情感之深厚。在此幅作品中,畫面取全景構圖,有平遠、高遠之勢。大刀闊斧式的用筆,突顯山體高聳入雲之勢。山間烟靄縈回,溪水潺潺,恰似一曲高山流水,讓人回味無窮。在一般畫家而言,營造山勢,必采用“以大到小”的方法,畫好大輪廓,逐漸勾勒皴點。而陸儼少則相反爲之,由“取勢”而下筆,胸有成竹,筆筆生髮,步步爲營,避免千篇一律,章法靈活,氣韵生動。這就是陸儼少的獨到之處。此作畫面以潤澤細密的“墨塊”點簇,爽利的斧劈皴與山石樹木融爲一體,略以花青、赭石、靛藍,濃皴淡染,筆墨明潤、蒼厚。畫面遠景中,飄蕩的雲與流瀉的泉輝映著,率意的皴紋勾勒與濃濃淡淡的墨塊交錯著,還有浸漾在雲霧中的雜樹、瓦屋。繁複的內容以筆的律動組合在一起,造成了氣韵生動的畫圖,特別是雲和水的表現顯示了陸儼少的高超技藝。整個畫面除了給人險、峻、急之感外,還呈現出了別樣的悠閑氣息。在畫面¬的近景中,最爲特別的是陸儼少成功地將傳統山水畫中未曾出現的事物,極爲自然地融入畫面中,他在山腰中穿插一片白墻紅瓦的現代民居,配以蜿蜒的山道,流露出了現實生活的氣息,極爲難得。
鈐印:陸儼少印、就新之居、愛新、陸儼少畫記、愛新就新、肖形印、自愛新之廬
題識:予嘗謂模山范水,首當得其情性。海內名山,各具典型,不相混同,故作者必備多種手法,以就其山之特性。否則用我僅有之一種手法,以套天下之山川,庸有得乎。靜山賢弟近以書來,欲予作雁蕩圖,因寫此以報予之斯圖,不必指名某峰某壑,而務得雁蕩之情性,使人一望,知之絕非他山所有,則各已矣,不知靜山以爲然否?陸儼少寫幷識。
出版:《收藏天地》第三期,第89頁,利源書報社出版,1989年11月版。
估價 :
HKD: 4,800,000 - 6,800,000
USD: 615,400 - 871,800
成交價:
HK: 7,970,00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