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7 秋季拍賣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787
朱德群 (1920-2014)
藍色的黎明(一九六七年作)

壓克力彩 墨 紙本

65×50 cm 25 5/8×19 5/8 in

款識
朱德群 CHU TEH-CHUN 1967 A GRIMAUD(右下)
來源
亞洲私人收藏

「我希望透過西方色彩關係和書法的抽象線條,熔鑄成新風格的抽象繪畫:即能表達中國古典詩詞中不可言傳、只能意會的抽象意境。」
—— 朱德群

朱德群回憶在巴黎探索藝術初期,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畫家依舊選擇固守有形的具象繪畫,另外三分之一追隨抽象主義浪潮進入抽象繪畫的領域。擇選哪條道路作為自己未來的創作方向,成為藝術家苦苦思索的內心掙扎;直至五○年代後期,史達爾(Nicolasde Staël)的抽象風景畫給了藝術家突破自我的重要啟迪。史達爾曾言:「繪畫作品應兼具抽象與具象,抽象令作品獲得非凡的二維效果,具象則彰顯其空間變化。」之後,朱德群終於「破門而出」,結合了自身東方文化底蘊,發展出抽象與具象雙兼交融,尋求「潑辣」、「忘形」的自由藝術風格。他透過非幾何形體的色線構成,表達其對現實世界本質直觀直覺的認識,從流暢的筆墨運動中,映照出內心的極致寧靜。
《藍色的黎明》:
激越湧動的時空
縱觀朱德群六○年代時期的創作,色彩運用上力求簡約,著重於構圖和造型語言表達的革新;因此常可見到其作品多以單色背景為基調,再以闊筆施展出氣韻生動、迅捷有力的線條語彙,意圖由過去傾向真實意味的「繪」,轉化提升至形而上概念的「寫」。這一特點在作品《藍色的黎明》(拍品編號787)中尤為突顯:畫中自上宣洩而下的藍色調為其最為鍾愛的顏色,通過大筆刷的塗抹展露出自然蒼穹碧空如洗的明淨;中下方升騰而起的黑色線條,迴旋流暢,彷彿勾勒出自然物像如山脈、岩石、樹枝等造型,與上方的藍色交融於畫中央,形成一幅黎明曙光初見,萬物徐徐揭開面紗,於一片蔚藍中逐顯輪廓的意象;並配以左上方鬆弛的一筆空心圓,好似朦朧初升的太陽,靜待露出地平線而帶來黎明的光芒。底部鋪成的白冷色調或似大地,也或似一種黎明前的狀態,借由白色與藍色互相呼應與平衡,藝術家在方圓畫布之中,創造了一種靜謐湧動的時空感。
在《藍色的黎明》中,藝術家展現了有別於五○年代創作的「放鬆」感,與此同時畫面厚重的油彩和勁道十足的筆觸依舊延續、傳遞出朱德群追求的自由、潑辣之味。朱德群借鑒中國山水畫大師寫意的創作狀態,將具體的形象通過放鬆的筆墨線條轉化,為畫面注入了無形的韻律節奏,契合了藝術家在杭州藝專求學時老師林風眠提出的曲線乃「美與生之線」的理念。墨黑色的線條充滿中國書法線條性,與碧藍、普魯士藍色油彩形成的肌理相互輝映,呈現深邃的自然力量。
《入關詩》:
和而不同的抽象書法
出身醫學世界和書香門第的朱德群,自小對中國書法耳濡目染,杭州藝專時期又跟隨李苦禪、潘天壽等中畫大師學習筆墨字畫,長期堅持練習書法。「書法」的元素長期為朱德群繪畫中十分重要的組成,從其線條,到筆觸,到色塊組構,到韻律,無不是書法中抑、揚、頓、挫的運筆功力;此更是造就他超越西方抽象藝術家畫作獨有的精神內核。1955年旅法定居後,因難以覓得宣紙,朱德群無奈短暫中斷了自幼堅持的書法習練。幸而於1966年,身處巴黎的朱德群偶然發現法國肉店裡包肉的紙既薄且吸水力強,可以替代宣紙,於是又重拾了書法的習作。在積累多年的扎實書法功力中,朱德群由法度森嚴的楷書入行草,傾注主觀情感與風格,行氣貫穿風格獨具,與其繪畫格調完全一致。
作品《入關詩》(拍品編號788)用筆瀟灑奔放,線條肆意流暢,其中「隴」、「河」、「幾」字筆劃被刻意拉長,營造出視覺上的律動和節奏感。朱德群以一氣呵成、行雲流水的書法線條貫穿整首詩賦,更在佈局與章法的安排上呈現高度的主觀抽象,文字中符號性的線條構成流露出藝術家內心飽滿的情感,彷彿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作詩之人——隋朝大詩人虞世基,入關途中伴隨兩側景色變化而致的心情起伏。作品乃為藝術家對千年之前古人之作的全新演繹。朱德群的書法使觀者能更深入的瞭解其抽象藝術創作的本源,品其書法即如賞其畫作,作品自身即為一首詩歌,達到唐代文學批評家司空圖所說的「超乎外向,得其圜中」的至高境界。

估價 :
HKD: 700,000 – 900,000
USD: 89,700 – 114,100

成交價:
HKD: --

上一件 拍品 787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