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克力彩 彩墨 紙本
32 × 32 cm. 12 1/2 x 12 1/2 in.
款識
朱銘 86 藝術家鈐印(左下)
來源
亞洲私人收藏
附
臺北敦煌畫廊開立之原作保證書
名揚四海的
朱銘太極傳奇
中國雕塑第一人
「朱銘塑造的太極形象被賦予生命感,運動被戲劇性地停止,作品似乎根源於中國文化却又全然出於自發。在這些打動人心的形象裏,朱銘爲中國現代雕塑賦予了靈魂。」
—著名英國藝術史學家蘇利文(Michael Sullivan)
1968年,30歲的朱銘進入戰後臺灣雕塑名家楊英風工作室學習,在長達7年的拜師求藝過程中,除了收穫更爲廣泛多樣的雕塑技法,更重要的是完成了自身在精神上與藝術天人合一的修行。「技巧練到熟練,技巧就漸漸不見了,這是自然的動作,也是靈性的境界。」在楊英風注重內涵和精神表達的指引下,朱銘於傳統的雕法中,另闢蹊徑,擺脫過份精細的雕工,改以質樸自然的刀法,磨練出氣韵生動、天人合一的下刀風格。與此同時,由於朱銘體格瘦弱,在老師楊英風的督促下練習太極拳以强健體魄,進而對中國傳統太極拳法招式有了全面的認知,逐步將太極「以意導氣、以氣催形」的精義轉化爲藝術表達,於七○年代後期開創出透發中國傳統儒、道哲學渾厚底蘊的「太極系列」,與之同時,一次羅馬之行,更激發拓寬了其藝術眼界,羅馬的巨石建築外形簡練,然而那透過反復堆迭呈現出的壯麗感讓朱銘的精神獲得了高度的提振和啓發,邁進了在外形上捨弃傳統具體細節刻畫,貼合現代抽象美學的靈動創作。自1976年首次於臺北歷史博物館展出後,「太極系列」引起 國際熱烈的迴響,并在此後三十年的不斷變化與追求完善的過程中,成爲中國現代雕塑界最具代表的經典形象,也讓朱銘名揚四海,成爲華人藝術家中,以雕塑創作晋升國際藝壇大師的第一人。
是次秋拍呈現的《太極系列:轉身蹬腿》(拍品編號101)、《太極系列》(拍品編號100),及《太極系列:十字手》(拍品編號99)三件太極系列之作,完美詮釋藝術家九○年代對太極系列不斷革新至完熟之境的個人藝術語彙,使觀者在欣賞藝術家駕馭不同媒材爐火純青的嫻熟技法的同時,全面領略其木雕作品天人合一的精神哲思,以及銅雕太極剛柔并濟、動靜制衡的妙韵。
磅礴偉岸 雄壯如山:木雕太極的氣韵如生
「轉身蹬腿」是太極拳法之中少數講求速度與爆發力的一式,技術難度頗高,在以單腿支撑的情况下要求身軀旋轉後蹬腿發力,對肢體協調、身軀平衡極爲講究,必須抓住「心意先行於身、心識先定速於腿」的要領,做到「內動導外動,外形合內動」的身心合一,方能完成。創作於1992年的《太極系列:轉身蹬腿》在以「速度」、「直覺」創作理念指導下,擺脫理性思維,將這一集動勢能量與形體塑造於一體迸發瞬間完美再現。
作品造型結構高度簡括,僅存塊面分明的巨型構造相互依附輾轉,朱銘把曲膝站地的右脚雕刻得厚重,表現穩如泰山的下盤。相反,蹬出的左脚雕刻得靈巧,體現出踢腿的速度感。右臂下擺泰然自若,健壯的左臂威昂腹胸,充滿力度感。通過精准捕捉左脚起腿攻擊的瞬間,配合肢體區塊明確的位置組合,將速度與力感完美結合,并通過恰如其分的編組,展現出太極拳法追求手、眼、身、法、步間「抱元守一」的思想精髓。這一在形式捨弃瑣碎細節的表達,體現了90年代朱銘邁入創作成熟期後所著重的「去除」及「堆砌」法則。所謂「去除」,即去繁化簡,保留最本質的元素,如八○年代的早期太極系列中,朱銘仍對人物衣扣、袖口、手脚作細節刻畫,此時這些細節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簡明方正的「量塊」。所謂「堆砌」,即將簡化出的各個量塊有機組構,形成太極招式貌樣,展現出獨具抽象結構美感,不但盡顯太極系列具集闊雄偉,氣勢磅礡的勁力,更深刻地說明了朱銘如何融會西方現代雕塑藝術的精髓,以簡約、抽象、幾何化的手段貫通中國太極招式中蘊涵的氣、流、轉、動等東方哲學。
瀟颯灑脫,順應自然
木雕作爲朱銘70年代創作太極系列時首選的媒材,有著特殊的要義。蘊育於歲月中的木頭,舉凡紋理、節籀、傷痕,都記錄著一個自然生命經歷風霜雨露、寒暑春秋的結果。而太極的精神就是透過身體的訓練,展現人們回到自然的狀態,模仿自然界之間那種互相關連、互相輔助的和諧真理。當藝術家順著木材的原有紋理、造型、動態,劈剝的同時,也展開了與自然、生命的對話,恰如太極所體現的「虛實相應、兩儀并生」等精神的具體象徵,可謂把形式與主題高度統一的藝術。且在創作過程中,保留木材的天然紋理和風霜痕迹,使得每件作品都具有獨一無二的感染力和鑒賞價值。
《太極:轉身蹬腿》中,朱銘由早年的手撕斧劈轉爲采用鋼鋸行裁,精准俐落、力道十足的手法,張力十足的刀痕配合木材自身的自然紋理,將東方藝術「氣」的通脉和太極武術「勢」的貫通合二爲一、化爲有形,以氣帶勢、渾然天成,於厚實中散發一股颯爽之感,更將潜藏於木材中的生命力量提點釋放,成爲「人與自然結合」的至臻藝術表達。
剛柔并濟,動靜制衡:銅雕太極的蓄勢待發
相較木雕的自然渾厚,創作於1995年的青銅之作《太極系列》、《太極系列:十字手》,突破自然材質的局限,塑造出更顯舒展流暢的肢體語言,青銅自身的堅硬金屬質感,進一步貼合現代主義理性的抽象表達,展現出遒勁有力的能量流動。
作品《太極系列》中,身軀內側起伏的斧劈層次,勾勒出起伏遞升的雕塑塊面,仿若山岩峭壁,氣魄雄奇。幾道宏大的裁切紋理,襯托著簡潔的造型,更加强化速度與量感的表現,於靜止中帶出運動過程中的動態和速度感,讓人聯想至杜尚(Marcel Duchamp)筆下《下樓梯的女人》中立體主義、未來派的現代風格。該作的形態并非模仿太極拳中特定的招式套路,而是隨著藝術家對於拳法的貫通,以雕塑的外在形式呈現內在精神,肢體語言的轉折因而蘊含勁力的輕重緩急。
而另一件作品《太極系列:十字手》的姿態則源自太極武學中的「十字手」招式,「十字手」雖然看似簡單,却是太極武學中一個極其重要的以防爲攻的招式,其遇敵後變化萬千,可分可合,虛實相連,素有「十字手法變不盡」之說。故此作氣息泰然若岳,雙手平舉呈十字展臂之姿,右脚前踏、左脚微曲,大塊的幾何形體摞迭出恬淡穩健的下盤身軀,似在吐納真氣以觀形勢之變,體現了太極系列作品所具有的大開大合、吞吐洪荒的氣概。大塊面上的寥寥數刀切割出衣紋的褶皺變化,分寸把握恰到好處,造型簡潔亦不失動感,
銅雕作品中,朱銘通過表面棱角轉折委婉,配合姿態連貫的幾何造型,體現了藝術家對「含蓄內斂、剛柔并濟、急緩相間」等形體與太極之道的深刻見解,使作品散發氣、形、神逐漸趨於圓融一體的氣質神韵。正如其恩師楊英風所說:「他的任何一件作品,都充滿了一種從內部迸發出來的力感、躍動感,而作品上粗略的刀痕,以沒有修飾的赤裸裸形式與構造保留下來,而在細部的表現上,每一刀又精確無比,使立體的生命活生生地顯現出來。」
紙上變奏 趣味盎然
伴隨著「太極系列」的名揚國際,朱銘的藝術探索并未放慢脚步,他繼而開創了以自身對現實生活觀察與思考爲題材的「人間系列」,并將其廣泛應用於各種媒材,其中就包括了深受大衆喜愛,活潑有趣的紙本彩墨創作。《相親相愛》(拍品編號98)中,兩隻抽象簡化的白鶴交頭互語,略帶塗鴉意味的用筆猶如藝術家一貫的率真性格,圓滾的身形一如其雕塑中揉和的棱角,暗藏著一種對人生和諧處之的豁達心境。《三美圖》(拍品編號97)中,棕色大筆勾勒人體輪廓,好似太極雕塑上豪邁刀痕的紙上變奏,高度飽和的螢光色粉和天藍選色,展現了藝術家跳脫其雕塑作品沉穩的既定印象,對色彩碰撞趣味的積極嘗試,可謂其具赤子之心悠游於藝的最佳表徵。
估價 :
HKD: 5,000 - 10,000
USD: 600 - 1,300
成交價:
HKD : 5,90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