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墨 紙本
33 x 33.5 cm. 12 1/2 x 13 1/4 in.
款識
藝術家鈐印(右下)
出版
1998年,《龐薰琹畫集》,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第146頁
2006年,《龐薰琹》,江蘇教育出版社,南京,第305頁
來源
藝術家家屬舊藏
台北珍傳畫廊
亞洲重要私人藏家於1996年購自上述來源
附:藝術家夫人袁韻宜親簽之原作保證書
紅彩記悠然,綠葉發華滋
龐薰琹山東行旅水墨代表作
「我從1949到1972年的23年中,只畫過五幅小油畫。是不是我愛畫小尺寸的作品?不是,因為在我的房間裡,找不出比兩米大的空地…。是不是我愛畫花?也不是,我想畫人,但誰敢理睬我讓我畫? 我想畫風景,但我的處境和經濟不允許我去遊山玩水…我把倒頭爛葉的花畫的美些,我相信生活總會逐漸美好起來。我既然畫畫,總希望看我畫的人感受到一點美感,我曾經寫過: 我,中國人,活在二十世紀,儘管一時烏雲遮住大樹,我被迫離開課堂、藝壇,我想安靜,想尋美,想尋些勞動後的樂趣,也想讓你看見一點美,感到生活中仍有一點樂趣 。」
——龐薰琹
有「中國現代工藝美術之父」之稱的龐薰琹,在1925年19歲時隨著徐悲鴻的腳步入法國朱利安美術學院,旅法五年期間對西方古典主義、現代主義取得深厚的理解。1930年回國後先後執教於上海美專、北平國立藝專、受聘中央博物院深入西南,對雲貴一代少數民族的民間美術作深入的探研,後並編寫成多本著作,更籌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又曾與倪貽德、王濟遠等共創中國重要畫會「決瀾社」,透過集會辦展,以大膽革新的精神為當時趨於保守的創作環境注入新的刺激。然而在大時代的轉輪之下,就如其他同輩的畫家,在文革時期他被批鬥下鄉,並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不被允許作畫,如前言所述自1949至1972逾20年間受政治與經濟的影響,所留下的創作微乎其微,截至1973年,他才始能自由的作畫,經濟狀況改善後能四處采風,迎來了70年代晚期的創作臻境。是次呈現的兩件作品,《紅屋頂》(拍品編號108)與《庭間翠意》(拍品編號109)即完成於1977年至山東訪問期間。作品出自藝術家家屬舊藏,《紅屋頂》著錄清晰,曾被收錄於1998與2006年出版的龐氏重要畫冊之中,另一作品附藝術家妻子親簽證書,龐薰琹於過世後,因藝術家與家屬大愛,多數作品均捐給美術館,能於市場上流通的作品微乎其微。兩件作品於私人藏家之手完好保存逾20年,現今釋出甚為難得。
歌舞昇平,自得自適
在龐薰琹自傳〈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提及,在1977年經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的秘書長華君武介紹與安排,他於九月至山東各美術學校訪問講學,在一個半月期間由煙台、榮城、大漁島一路參訪,並巧遇同為藝術家的黃永玉,兩人更攜伴創作,一度「不眠不休地畫了三天三夜」。龐薰琹並在該年重拾水墨,《紅屋頂》與《庭間翠意》即創作於此背景中。《紅屋頂》以彩墨生動的捕捉了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中的建築特色。畫家在高處綜合俯視與平視的視點,以果斷的墨線描繪了看似尋常的生活一景,當中由紅瓦斜搭而起的屋巒疊障,在細節的植栽與綠樹上處處流露生活的情味,無人的場景融合淡藍的天空,在靜謐中流露出一種太平時期的安適感,或也反映了藝術家此時走過悲愴迎來喜悅的人生狀態。而用色方面特以對比的紅綠相襯,在筆刷的韻律中展現其自信與瀟灑。而在1978年他曾以與此作相近的構圖,再創作了另一件現由中國美術館所藏的《紅屋頂(回憶青島)》但後者用色與下筆趨於簡約,突顯了前作的豐富以及藝術家對此情此景的鍾情。
庭院深深,綠意盎然
《庭間翠意》則描寫了中式的庭園一隅,畫境中黑瓦白牆的院落裡,右方高大的山石被刻意的突顯出來,它如同一個睿智的老者炯炯而立,藝術家透過墨色的輕重變化,在暈染的濕筆與乾筆反覆運用間繪出其飽經歲月滄桑所留下的痕跡,向我們展現著對自然的問道。而中心處翠竹繁生,它們除打破建築平整的線條,並透過前後的鋪排在S型的小路上展現著輕快的韻律。而在路旁大面積以綿密綠色筆調反覆疊加出的小草,為龐薰琹經典的特色。此並令人想起他曾寫過的現代新詩: 「小草,一顆平平常常的小草,在這草地上遍地都是像他一樣的小草,一片碧綠。小草,在那乾旱的日裡,火辣辣的太陽,曬在他們身上。它們在乾旱中死去。小草,幾次小雨,他們竟活過來了,從地上,從根上,長出了新葉...。冬去春來,在這草地上,又是一片綠色。」透過畫作,龐薰琹亦歌詠著最為平凡無奇,但在春去冬來間大地上最為強韌的生命力,在綠意之中現勃發的生機。
估價 :
HKD: 400,000 – 600,000
USD: 51,600 – 77,400
成交價:
HKD: 849,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