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彩 畫布
168 x 220 cm. 66 1/8 x 86 5/8 in.
款識
Qinqi2014(右上)
秦琦 2014(畫背)
展覽
2014年11月8日至12月30日,「秦琦個展」,站台中國當代藝術機構,北京
來源
北京站台中國當代藝術機構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生活中的意外,舞台上的精彩
70後藝術家代表——秦琦
在中國70後當代藝術家之中,秦琦可謂兼顧創新與理論思考的先鋒。1999年他考入魯迅美院油畫系,研究生畢業後以優異的表現被延攬留校任教,並在豐富的主題意象、多變的圖像語彙中展開不懈探索,不僅保留了與魯美學院造型體系、表現風格的直接聯繫,更形成了一種前衛的、極具動勢的風格,在中國當代畫壇中彰顯出獨特的個人語彙,作品更曾獲上海民生美術館、龍美術館等多個公共機構收藏。
打破常規:躍動的敘事結構
秦琦的創作多圍繞生活場景、虛擬夢境、自然世界展開圖像「敘述」,在他的筆下,荒誕而怪異的個體物象並不具單獨的意義,而是在彼此的形式、色彩、意義的連結中,彰顯出一種非同尋常的精神力度,正如其所言:「這種不必然的關聯產生了一種非視覺的抽象形式,就像古詞裡面野店、荒雞他們之間的關係,諸如這種提示都提供給我一個更大的自由」。為此,他常將事物從原有的情境中抽離,使毫無交集的物象在畫面中相互依存、和諧共生,共同敘說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2004年秦琦開始進入針對圖像的實驗,常以超現實主義的色彩、集中性的光源營造出一種人工的「舞台效果」,並藉助筆觸的扭轉與堆疊展現物象的內在動勢,使畫面湧動著一股強烈的生命力,從而將「內斂的思考」與「大膽的創造」融匯於筆端,展現出藝術的本心、生命的深意。
是次呈現的《白鵝》創作於2014年,為秦琦靜物創作中最具表現力、精神性的力作。與藝術家慣見的濃郁用色不同,《白鵝》主體由單色建構,從床單、被罩、枕頭,至躺著的白鵝均以同色調呈現,形成一個整體,佔據了大幅面積,使白色以強烈的視覺張力成為主角,又在其中兼顧了豐富的敘事,原本蒼淡而冰冷的「白」煥發出一種異常的生命熱度,保留了學院派的忠實嚴謹。而扭曲並帶有巴洛克風格的火焰紋樣,賦予床鋪以大理石般的雕塑質感,更帶出如塞尚筆下桌布般的視覺動勢,延續藝術家早期靜物創作中的構圖特徵的同時,為平和的白色畫面注入一股不安份、跳躍的活力。身形優美的白鵝扭頭臥躺於床中,雙腳朝上置於枕前,乍看之下,在漩渦般的床榻中仿若天使般靜美,但暗灰色調背景言說了環境的冷寂,並散發出疏離的陌生感,秦琦以戲謔的態度消解著圖像的原初含義,從而使畫作在情感、意義的衝突之中,將觀者引入一個超越日常經驗的繪畫世界。
錯置的白鵝:寓言式的探索
作為秦琦最具代表性的創作元素,「白鵝」形象的轉變反映了他對繪畫物像「由表及裡」的思索:從最初單純被視作「靜物」入畫,如作品《天鵝》(2011年)中,白鵝均保留了自身正常的形貌體態,且被安置於合理的空間環境中,發展至是上次拍的《白鵝》中,牠以怪異的姿勢處於具私密色彩的床鋪,令牠的出現產生不合理,同時亦完成了藝術家對其身分擬人化的轉變。如早在希臘神話中,白鵝就被視作眾神之王「宙斯」的化身,為擺脫老鷹追捕而躲入麗達公主懷中,互生愛意並孕生後代。達芬奇、達利等眾多西方大師均對此神話情節各作演繹,留下《麗達與天鵝》等名作。秦琦顯然受此啟發,首次將白鵝帶入私密場域,成為男性的身分象徵。被刻意拉長的曲頸帶有性慾的暗示,獨立入畫的構圖更強化了男權,卻又在閉合的眼睛中被削弱。白鵝的順從與無力、美麗與冷寂,或暗示著當下個體矛盾而疏離的精神狀態,傾訴出個人生活與外部世界之間悄然異化的情感聯繫。刻意以筆觸的波動、色彩的堆疊,所打造的戲劇景觀,更彷彿是蒙克(Edvard Munch)筆下那些游移不定、焦慮不安的情感故事,在「具象」之中表現「抽象」,在「親密」之中揭示「疏離」,以生動的圖像敘事邀請我們走進畫面,卻令故事的真相迷失在交織的形色之間。
對秦琦來說,「就是因為不合理才能產生點意外」,而這正是藝術帶給人的新鮮感。他用「理性」秩序束縛「感性」情緒,在寂靜氛圍中煥發生命熱情,使那些熟悉的情境、尋常的物象、細膩的情感,都在形色交織中煥發新生,它們是生活中的意外,卻帶有舞台般的精彩。
估價 :
HKD: 450,000 – 650,000
USD: 58,100 – 83,900
成交價:
HKD: 802,40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