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 58.5 cm 37 × 23 in 約4.9平尺
背面有藏文咒文題記:
題記:ཨོཾ་ཨ་གུ་རུ་མ་ཉྫུ་གྷཱ་ཥཱ་སི་དྡྷཱ་ཧུཾ་ཧུཾ
轉寫:oṁ a guru mañjughoṣā hum hum
譯文:妙音上師咒
龍樹菩薩(梵文:Nāgārjuna),又譯龍猛、龍勝,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譽為「第二代釋迦」,大約活躍於公元150年至250年之間,他首先開創空性的中觀學說,啓大乘佛教思想之先河。跟從薩樂和學習集密教法,對《集密》解釋詳盡,西藏密教把他尊為密教的創始人。關於其名號的由來,據《龍樹菩薩傳》記載:「龍樹菩薩者,出南天竺梵志種也……其母樹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樹名也,以龍成其道,故以龍配字,號曰龍樹也。」意思是其母於樹下生他,阿周陀那即樹的意思,而其成道又與龍族有關,故號龍樹。
頭頂的七條蛇,是龍樹菩薩的標誌性象徵,但這不是七條蛇,而是一條蛇之七頭,象徵著龍。佛法隱沒時,龍宮即為護持、秘藏佛典的地方,龍樹菩薩由於獲大龍菩薩接入龍宮,開七寶藏,授與諸方等深奧經典方證得無生法忍。
此幅唐卡中,龍樹菩薩居畫面左側,舒坐於蓮花蒲團之上,雙手於胸前結說法印。頭頂現五色七蛇,頭後有綠色頭光;龍樹身居山林綠地之間,身後的山崖之上,青松挺立;蓮台之前有僧鉢及佛家八寶等供品;畫面天界右上角是身藍色著菩薩裝的金剛薩埵;左下角是姿態靈動的二位高僧,呈辯論姿態,應是處於辨論中的龍樹與其弟子提婆(Deva),提婆發展了龍樹的學說,在破斥小乘及外道時,主張破而不立,由此闡明一切皆空的諸法實相;另外據傳,《華嚴經》是龍樹菩薩從海裡請出來的,右下角隱現於海浪中的,手托寶物的人身蛇尾龍女亦與此傳聞相扣。畫面整體設色清致典雅,主題突出,佈局合理,且保存完好,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精美唐卡作品。
估價 :
無底價
NO RESERVE
成交價:
HKD: 312,00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