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克力彩 畫布
100 × 100 cm. 39 3/8 × 39 3/8 in.
款識
TAKASHI 2015 O(畫背)
來源
洛杉磯Blum & Poe 畫廊
洛杉磯私人收藏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致敬生命的終極感悟
村上隆「圓相」的當代示現
「我希望能達到的境界是筆在紙上自由描繪,而無貪無慾;在這種境界中,我因無法掙脫生存的欲求,轉而作畫以此慰藉。我希望在介於人和靈體之間的狀態作畫,而這一次,我也許接近了這種禪定的狀態,也很幸運能成功畫出『圓相圓』。」
——村上隆
骷髏頭、彩色笑臉花朵、小怪獸一般的DOB先生……這些為人所熟知的經典符碼是日本前衞藝術家村上隆的代表性語彙。作為「超扁平」(Superflat)藝術概念的提出者,他將日本御宅族的卡漫文化帶入藝術殿堂,打破了二者的隔閡,透過看似浮華繁複的畫境指涉著社會現實的深刻內涵。
村上隆在當代藝壇的地位舉足輕重,粉絲遍佈世界,在歐、美、亞洲市場均具強大影響力。他於2003年起,連續十一年入選英國《藝術觀察》(ArtReview)雜誌「當代藝術年度百大人物」。其作曾為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巴黎凡爾賽宮、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等無數重要機構收藏。而其創辦的Kaikai Kiki畫廊更是作為日本知名的「藝術家孵化機」,成功發掘了Mr.、高野綾等當紅藝術家,使村上隆被譽為日本當代藝術「教父」。
而這位將「超扁平」和「幼稚力」發揚光大的明星藝術家,卻也是第一位獲得東京藝術大學日本畫博士學位者。他對日本傳統藝術了若指掌,在其後的創作中,並提取日本禪宗、佛教的精萃,將之轉化為個人語言,以幽默童真的特出卡漫風格,傳遞歷久彌新的人間之理。尤其在2011年他經歷日本311大地震及其父親去世的打擊,促使其創作轉變,進一步往生命哲理深探——「羅漢」、「圓相」等元素在此時成為其創作的重要主題,他將日本傳統和當代普普卡漫相結合,打破刻板印象,為古老的哲思尋找新的普世意義。《圓相:死亡象徵 藍與紅》正是村上隆2015年開啟的「圓相」系列中特出的一幀,結合了禪宗思想中的重要意象「圓相」和其標誌性的「骷髏」二大元素,反映對於生死觸及靈魂的深刻感悟。同年在此作完成後,村上隆更以此為原型進一步創作版畫,足見其對作品的高度滿意及重視。
東西方哲思的現代碰撞
「一切生者皆為死者的復生,練習哲學就是練習死亡。」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
「圓相」的觀念起源於宋代的禪學,以一個圓形代表從本我出發、行至極遠、再以大徹大悟回歸本我的歷程。它隨禪宗傳入日本,發展為古代日本「禪畫」藝術中的經典主題。其中,十七至十八世紀著名的禪師白隱慧鶴就在「圓相」禪畫上具極大貢獻,他畢生竭力傳達禪的真義、捨己度人、並留下了一萬多件水墨禪畫。而「圓相」即為代表白隱大師以內心修煉突破頓悟境界的重要主題。村上隆曾言:「我預想藝術家的終極造詣是仙崖義梵,或白隱禪師晚年時的禪畫所顯現的心境。」因之表現在此作中,村上隆以當代的壓克力噴漆媒材,在繁複的骷髏構圖之上噴出一個完滿的圓,留下自然的滴流,並在圓相中心噴以星星點點的白漆。點滴噴漆若融匯為銀色長河,在流動和濺射中塑造出夢幻神聖的氛圍,若一展無數生命的靈魂的光點從下方骷髏所象徵的肉體凡胎中抽離、匯聚,示現生命轉世輪迴的軌跡,將觀者帶入禪修的空靈境界中,為傳統的禪學經典做出全新的當代詮釋。
而作品名中的「死亡象徵」(memento mori)則是西方中世紀一句格言,它提醒人們人生終有一死,但不應被浮華和享樂迷惑雙眼,應保持清醒的頭腦,將每一日當做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時刻珍惜光陰而有所作為,便能無懼無憾。此觀點早在古希臘、羅馬時代即被哲學家提出,後續隨著基督教義成為了西方盛行的概念。由古至今,不少以此概念為主題的名畫誕生,並配以象徵性的骷髏,成為了西方藝術重要的意象。村上隆在此特別援引了「死亡象徵」為題,並結合他標誌性的骷髏元素,以當代的普普潮流重塑西方經典哲學格言。
在此畫中,村上隆大膽地以如火焰、熱情的紅彩,及如大海、天空般沉澱包容的藍彩為主色,製造冷暖色調的碰撞。在深淺藍彩交疊的骷髏中,幾抹紅、金色彩若隱若現,如若冰火合奏,歌頌著一曲跌宕起伏的生命之歌。千萬骷髏形態各異、密集地團聚在一起,好似眾生百相,在神秘而縹緲中被圓相聯結,不論前世恩怨糾葛、富貴或貧賤,均平等地面對死亡、無分彼此。而觀者可透過中心那猶如黑洞的「圓相」,如若開啟「天眼」,得以審視其後浮華盡褪的世界,如同以靈魂的高維角度一窺天機。此番結合東、西方生命哲學的景象激發出強烈的視覺衝擊,震撼人心!
估價 :
HKD: 800,000 - 1,200,000
USD: 102,200 - 153,300
成交價:
HKD: --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