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彩 畫布
70 × 132 cm. 27 1/2 × 52 in.
款識
胡森(左下)
來源
現亞洲私人藏家直接購自藝術家本人
附:藝術家之子親簽之作品證書
一個民族的神話與狂歡
胡森的視覺蒙太奇
作為印度首屈一指的現代繪畫大師,胡森(Maqbool Fida Husain)被譽為「印度的畢加索」。其畢生繪畫展現出對歷史、文明和英雄史詩的著迷。他打破了傳統和僵化的學院派畫風,同時也從未忽視印度廣袤土地上的文化與藝術遺產、活力和韻律,至今為人所稱道。2004年,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向他訂製並收藏了八件大型繪畫,在作品完成後於2014年該館並為他舉辦大規模的展覽發表,令世界見識其藝術跨越國界的無邊魅力。其作並受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倫敦大英博物館、洛杉磯藝術博物館收藏,國際認同卓著。
胡森於1915年出生於印度本特爾布爾(Pandharpur),後畢業於孟買大學藝術學院。畢業初期曾以繪製電影看板為生,並製作設計傢俱。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發生「分治」,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胡森與其藝術家同僚一同成立了「進步藝術家團體」(The Progressive Artist's Group),希冀將民間藝術、古典繪畫與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表達。其創作沉醉於新的思想解放,但亦不回避面對歷史與社會分裂遺留下來的痛苦,以清新、向上的面貌為彼時沉重的社會局面帶來新風。而胡森也逐漸成為印度現代主義的領軍人物。在1950年代,胡森首次跨出國土,受邀於瑞士舉辦個展,更先後三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此記錄在印度至今無人能打破。而在1971年,胡森與畢加索(Pablo Picasso)更作為唯一非由國家指派,而受官方邀請的兩位藝術家於巴西雙年展發表個人特展,足見其在美術史上的重要地位。
自孟買「進步藝術家團體」的誕生,到與畢加索在國際藝壇交相輝映,1950至1970年代可被視為其創作能量最為豐沛、精彩的重要階段。是次春拍呈現其1960年代末期的精彩代表作《抽象》,作品完成後由印度知名收藏家阿加瓦爾(Ramlal Agawal)收藏,阿加瓦爾作為胡森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曾受邀於報紙上分享收藏胡森作品的點滴心得,更多次拜訪藝術家本人,是次作品釋出,難能可貴。
富饒與幻想的史詩
在此作中,胡森在橫幅的畫布上繪以半抽象的敘事圖樣與色彩,若寬銀幕上映短片的形式,歌頌了國家輝煌的過去和對未來一個嶄新的、獨立的印度的希望。畫面左、中、右分別以棕、粉、及青黑色調區隔,中間以豐富色彩的幾何圖形組成,極富視覺衝擊效果。而畫面右半以白油彩堆疊的色塊若描繪出一摔倒在地的士兵,在周圍鮮艷的背景下更顯蒼白無力,傳達了藝術家對戰爭與暴行的反對,以及以武力解決問題的過時思想;中間部分以水粉色塊上下切割,當中露出一隻馬匹揚起的前蹄,如吹響預備前進的號角,象徵其個人與國家命運的新征程;而在畫面左部,赤、白、棕色的矩形及三角形色塊,猶如飄揚的各國旗幟,代表著團結、力量、富饒和集體主義。更是胡森畢生創作的核心智慧體現。
古今共融,致敬拉格馬拉
儘管《抽象》可被視為印度與西方文化在現代藝術領域並駕齊驅的發展成果,此作仍以經典形式向印度傳統文化「拉格瑪拉」(Ragamala)致敬。拉格瑪拉為中世紀流行於南亞的一種繪畫形式,以傳統的人形和花卉象徵音符,藉由繪畫來完成譜曲,是彼時印度藝術、詩歌和古典音樂相結合的經典範例。《抽象》一作凝聚了藝術家對「美學狂歡」的致敬。彼時印度的音樂、雕塑、舞蹈、繪畫和電影均為胡森提供了靈感,而他的「拉格瑪拉」則體現在其畫中複雜而豐腴的色調,給人一種純粹的活潑感;而半具象的士兵與馬分佈在相互關聯的空間中,其線條、色彩和形式傳達了傳統的印度精神和鄉土氣息。
胡森之作不僅是印度在美術進展上的革新體現,其史詩般的畫作亦記錄了印度傳統的生活與美學精神,在《無題》中,他以一種極富詩意的方式將過去、現在和未來融為一體,通過無與倫比的抒情風格將故事展現於我們眼前。正如印度知名導演阿爾卡茲(Ebrahim Alkazi)所言:「胡森的概念極富詩意:天才的一筆將豐富了普通人思想的整個神話世界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在印度人的想像中,過去與現在、神話與現實同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