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cm wide
良渚文化是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縣良渚遺址而得名,主要分佈在太湖地區,南以錢塘江為界,西北至江蘇省常州市一帶,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西元前3300~前2200年。良渚文化具有高水準的製陶與琢玉技術,顯示了長江三角洲原始社會末期的物質文化發展水準,亦使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內容更加豐富。良渚文化玉器數量多,器類豐,雕琢精,是中華文明史上大放異彩的玉之精品。玉琮更是良渚文化先民創造的祭拜天地,與神靈通話的重要禮器,是中國古代玉製禮器的核心,在中國古代玉器史上佔有極為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古人以琮為溝通天地之間的媒介,琮外方象徵地,內圓象徵天,中孔穿的柱子為天地柱,象徵天地之間的貫穿,琮上的神人紋代表著信仰神靈,巫師借此以溝通神靈,為巫師通天地敬鬼神的一種法器。
此件神人玉琮以黃玉為材,玉質潔潤細膩,光氣純熟,包漿醇厚,局部受沁。玉琮作方柱體,器體較為寬矮,上下兩端略凸出矮圓柱體,中心有一圓穿孔,呈外方內圓狀。四角兩邊以陰刻技法琢神人面紋,整體造形規整,刀工俐落,線條簡約,富有古韻。
檢閱公私諸藏,形制類似的可參見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藏的良渚文化玉琮(圖1),與之相較,兩者均作矮方體,單節,施四組神人獸面紋像,鼻尖做浮雕凸起,臉頰兩側均飾S曲線型紋飾。最為特別的是,均在頂部象征羽冠的兩束弦紋之間飾以紋飾,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藏品飾變線鉤紋帶,而本品飾卷雲紋,屬僅見。與本品的陰刻工藝類似的還可參加南京博物院藏的兩件良渚文化玉神人獸面紋琮,一件出自1956年發現的草鞋山(圖2),另一件出自1973年發現的寺墩(圖3),其神人獸面紋的陰刻工藝與本品十分類似,可資參考。中國嘉德香港2016年春季拍賣會,金玉圭璋專場的拍品編號699良渚文化黃玉琮與本品均為單節琮,均飾有繁複的神人獸面紋,最終成交價高達10,730,000港幣,可見此類雕琢精細神人眼鼻面紋的良渚玉琮亦是流通市場上各類古玉藏家的關注熱點。
早期良渚玉琮以扁矮狀為主,神人或獸面雕琢精細,晚期以高瘦狀為主,僅以簡化的神人眼鼻面紋為主。本品應該為良渚文化早期先民製作的與天地神靈溝通的珍貴法器,實為罕見,值得矚目。
來源:
台北一言堂舊藏
台北風雅堂珍藏,2011年購藏
出版:
《大觀》,第18期,雅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灣,2011年3月,封二
估價 :
HKD: 500,000-700,000
USD: 64,100-89,700
成交價:
HKD: 600,00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