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cm (40 1/8 in) high
妙像千年
金代木雕觀音造像多源自山西地區,因其精美的造型和稀少的數量,被世界各大博物館競相收藏。宋遼金造像以木雕為尊,大多敷泥加彩,時有鑲嵌、描金者,而彩繪木雕觀音菩薩多典雅富麗,工絕數代,後無來者,故為後世所珍。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堪薩斯城納爾遜和阿金斯藝術博物館、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等陳設中,金代木雕都被安放於其東亞館的顯耀處。
金代(1115-1234)由來自東北的女真族建立,它長期與中原宋朝(906-1279)、北方契丹族建立的遼(916-1125)、西北黨項羌族建立的西夏(1038-1227)處於緊張的對立和爭戰之中,但文化上則不斷吸收與融合。
宋太祖趙匡胤廢除北周滅佛之舉,推崇「儒、 道、 釋三教合一」的宗教政策,因此,佛教藝術於宋代復興,由於昔時開窟造像活動減少,宋遼金佛造像多以寺廟木雕彩塑的模式流傳下來,風格寫實,貼近生活。金常年與宋、遼交往融合,其宗教、文化、習俗逐漸漢化,因此其佛造像的風格與二者雖有不同,實則同源。本拍品金代•木雕彩繪觀音坐像,氣勢恢弘,姿態栩然,通體裝飾精緻華美,結構造型嚴謹,雕工細膩,實乃同期木雕佛像中的上乘佳作。
類似本拍品的大型木雕觀音在海外重要博物館都有收藏。如上海博物館藏金代•佛漆金彩繪木雕像(圖1)、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藏金代•觀音菩薩立像(圖2)、美國克利夫蘭藝術館藏金代•木雕觀世音菩薩像(圖3)、美國納爾遜和阿金斯藝術博物館藏十三世紀•木雕彩繪觀音頭像(圖4),在不同細節上與本尊造像相似,這些舉世公認的珍稀木雕佛像,可為本像提供了寶貴的參照。
金代觀音像或束髮髻,或戴寶冠,或兩者兼而有之,但以寶冠居多。齊慶媛老師在《金代與西夏菩薩像造型分析》一文中指出,金代觀音像寶冠可分為蓮花與寶珠(或火焰寶珠)組合高冠、卷草( 或卷雲)形冠、筒形冠及捲曲雀尾形高冠四種,其中捲曲雀尾形高冠是金代的特殊造型,流行於金代後期。本拍品髮髻齊整高聳,髮髻四周有冠飾環繞,腦後遍刻細密髮絲,雕工精緻。其捲曲雀尾形高冠左右對稱延伸,精美絕倫,與各大博物館館藏呈現驚人的相似性,寶冠高聳,五辦形,中間高起兩側漸低,如彎曲的雀尾,冠兩端至下方飾卷草紋,冠心中央設呈放射狀排列的橢圓形背光,前設蓮座,上托寶瓶。
高冠兩側連接寶繒,於肩部結結,分數縷披肩。觀音面頰飽滿,細眉秀目,寬額豐頤,唇角微抿,神態祥和自若。額頭上方為兩組左右弧形對稱的寬厚頭髮,頸部有蠶節紋。
金代觀音像胸飾瓔珞分為垂掛式、珠串式與項圈式三種,前二者流行於金代前期,延續北宋、遼代觀音像風格,後期則流行項圈式瓔珞,本觀音像項圈上點綴圓形和葉芽形飾物 ,在胸前相交並垂掛吊墜,為典型的金代後期風格。
本尊造像上身大體袒露,僅以絡腋與帔帛裝點。絡腋自左肩斜至右腹,繞過身後在胸部敷搭,帔帛挎肩後順身體兩側垂下,自然寫實。下身著長裙,褶紋流暢,隨體起伏。
觀音結跏趺坐,亦稱金剛坐,雙腳交疊盤坐,足心朝天。是當年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進入禪思、頓悟的坐姿。本尊觀音像,右手持維塔卡手印(vitarka mudra),指尖向上,拇指與中指相碰,其餘各指自然舒展,結說法印。左手持瓦拉達手印(varada mudra),手掌張開,指尖朝下,以示同情心和願望。
觀音像面部偏方,俗稱「國」字臉,眉毛細長,兩眉之間較窄,幾近相連,鼻翼寬厚,嘴唇豐腴,為典型金代後期特徵。相較於常見的五官輪廓清晰 ,凹凸感較強的同期作品,本拍品略顯柔弱,較女性化,呈現濃厚世俗化傾向。
「觀音」出自梵文Avalokitesvara,又稱「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別號圓通大士,以大慈大悲救濟眾生為本願。他雖已成佛,卻因其大慈悲心,重新入世普度眾生。佛教自漢代東傳入中原,後秦時期鳩摩羅什將法華經譯成中文,自此,觀世音菩薩被視作大慈大悲精神的代表,是大乘佛教的根本,觀世音菩薩之信仰開始在中原大範圍流行。
初入中土時,觀音菩薩普遍以男相示人,在本土化的過程中,觀世音菩薩被視為救苦救難的女神,在造像的表達上,其女性化特徵越來越明顯。其早期神化、莊嚴的形象也逐漸被世俗化的特征所替代,甚至出現了自在坐等鮮活的形象,形如一位生活在你我身邊的善者。
古代造像所用材質,以土木金石為主,其中木質造像,雖出現得最早,卻因容易腐爛損毀,保存難度較大,能存世完好的實屬不易,故能流傳至今者,尤為珍貴。如本拍品體型碩大者,須採用拼雕技術製成,由數段木塊以榫卯固定接合而成,再覆以麻布,並在其上以天然色料施加彩繪。後人可從連接處及接榫方孔四周的裂縫一窺這種早期木塊組合技術之精妙。
金代觀音服飾色彩搭配豐富,採用平塗著色的方式,多使用對比色,如朱紅色、石青、石綠、藏青色等,形成強烈的視覺效果。本拍品雖然年代久遠,但保存狀態十分完好,仍可見紅、藍、黑色等色。彩繪剝落處可見原有木紋,其紋路(圖5)與美國克利夫蘭藝術館藏金代木雕觀音立像以及香港嘉德2023年10月7日,拍品編號233,遼代•加彩木雕觀世音坐像所用木材紋路(圖6)十分相似,或為同一地區的作品。
加彩木雕,易受空氣濕度、光線、溫度等因素影響,隨著歲月流逝,多見彩色斑駁、剝落、木質缺損等品相問題,另有一番古拙味。金代木佛曆經千年,極為稀罕,雖然存世作品品相多有缺失,但每逢在市場上釋出,仍然引起激烈競投,受到藏家追捧:
2012年12月19日,佳士得巴黎拍場上,一件高175厘米的13世紀木雕觀音坐像(圖7),估價為20至30萬歐元,最終拍到902.5萬歐元,創造了中國木雕佛像的最高紀錄。
2015年3月17日,佳士得紐約安思遠專場中,宋/金代觀音木雕像(圖8),以168萬美元成交。
2021年6月9日,佳士得巴黎,金代木雕觀音像(圖9),缺頭冠,亦以 290萬歐元高價成交。
2023年6月13日,巴黎邦瀚斯,拍品54,金代木雕水月觀音菩薩坐像(圖10),以估價2.6倍,259萬歐元成交。
此尊木雕觀音像體量大,原應安放於高處,借助視角差異,受萬人敬仰膜拜。雕塑與彩繪均保存十分完好,是一件難得的中國古代藝術史的傑作。觀音垂目端坐,面型豐潤,神態寧靜祥和,完美地表達了他對人類苦難的憐憫,撫慰了信衆的靈魂,與之對視,心生安寧。反應了當時工匠與信眾對浩瀚、神秘、包容萬物眾生的佛法世界之崇敬,曆經千年,仍可感受其昔時栩栩如生,耀眼輝煌之景,今人觀之仍心醉神迷。
來源:
美國紐約私人收藏,購於20世紀90年代
估價 :
HKD: 5,000,000-7,000,000
USD: 641,000-897,400
成交價:
HKD: -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