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彩 畫布
53.2×37.9 cm. 21×14 7/8 in.
款識
H.G 804(左下)
來源
布魯塞爾今日中國畫廊
現歐洲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附:布魯塞爾今日中國畫廊開立之藝術家親簽作品證書
凝望生命的獨我存在
張曉剛的藝術與時代
「曾幾何時,我們又一再地回到大海邊來,望著浪花的舞姿沉思:我們是誰?我們從何處來?我們往何處去?」
—張曉剛《尋找那個存在》,1986年
被藝評家栗憲庭稱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縮影式藝術家」,張曉剛以內斂、詩意而富有歷史內涵的中式美學,定義了中國藝術的一個時代。其創作生涯,可謂完整經歷了中國當代藝術在千禧年前後三十年的巨大嬗變,而對於個體生命的考量和歷史性反思,也毋庸置疑地貫穿了他的整個創作歷程。
1958年張曉剛生於雲南昆明,成長於文革十年。1982年他成為四川美術學院的第一屆畢業生。求學期間,他遠赴西藏,以實驗性的表現主義筆觸,為當地的少數民族作畫。畢業後,正值80年代改革開放,大量西方藝術思潮湧入,亦觸動張曉剛的創作思維,使他陸續誕生了富有表現意趣的草原組畫、病痛時期剖析自我的「深淵系列」,和彼岸時期充滿超現實特質的「遺夢集」。而在其後的「85新潮」美術運動中,他與毛旭輝、潘德海等人組建「西南藝術群體」,宣揚個人內省式的藝術表達。隨著90年代藝術市場的開拓,張曉剛亦踏上了國際征途,1992年4個月的德國旅居生活,令他深受藝術家李希特(Gerhard Richter)和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的影響,在夢幻般的攝影繪畫和天馬行空的想像間,意識到了「冷靜而又非理性」的哲理,使其創生了血緣時期最重要的創作—「大家庭系列」。憑藉此一系列,他陸續在聖保羅、威尼斯雙年展等國際重要展事上大放異彩,打開國際聲譽。作品曾獲英國泰特美術館、法國蓬皮杜現代美術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香港M+美術館以及世界各地的重要私人藏家群體收藏。其創作始終圍繞著歷史與現實、文化與社會、集體與個人之見的張力,在平靜如水的畫面裡,注入無比強烈的感知,成為了一個時代下的重要縮影。
今次拍賣,我們呈現張曉剛三件特出之作,有早自1978年考取川美該年所作的《靜物》(拍品編號77),到1982年以具早期「草原組畫」之表現主義手法描繪川美同窗的《馬祥生肖像》(拍品編號75),至2005年揚名國際的「大家庭」系列所延伸而創的《兒子》(拍品編號76)。三件作品貫穿其藝術事業至關重要的30年歷程,再現了一位藝術青年一步步發展自我、由中國走向世界,並始終在畫作中真誠展現他對時代的深刻思考和人生的豐富閱歷。
川美往事,厚積薄發的藝術潛能
1978年3月,四川美術學院已開學兩周,因入學通知書被招生辦遺漏,張曉剛從雲南匆匆趕去上學。在此前的1975至1977年,他仍在昆明晉寧縣公社當知青,並跟隨其父親的同事暨畫家林聆學習素描和油畫基礎。而當獲知高考恢復,張曉剛亦報名參加,並出乎意料地從5千多位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雲南省唯一被川美油畫專業錄取」的考生,自此開啟了他的美院生涯。
《靜物》落款於1978年2月,為罕見於拍場、藝術家難得的早期創作,見証了彼時張曉剛紮實的素描寫生功力。作品可見高矮不一的玻璃器皿、瓜果香蕉、背飾花紋立於一方空間中。在大三角的物體結構及方型的背景及畫紙間,展現著平穩和諧中的韻律,及其對事物一絲不苟的細心觀察。其下筆輕快,光影明暗關係的把握相當到位。而綿密的鉛筆灰色調,也在一瞬間連接起藝術家日後「大家庭」系列作品的懷舊感,將一種潛在的變化隱含在無限的靜謐之中。
魅力創寫,風格獨我的民族風情
「認識祥生30多年,他始終如一的堅定信仰常常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無論在人生最艱辛的時期還是最幸福的時刻,他永遠都豁達開朗、自律自強。」
—張曉剛
1981年的夏天,張曉剛和彼時就讀川美版畫系的好友周春芽一同前往四川阿壩草原,該地強烈、濃厚的光色和藏民淳樸、粗獷的形象深深地衝擊著他的認知,激發他在接續的2個月間一氣呵成地完成了20多幅油畫以及300多幅速寫,集結成「草原組畫」。自此,張曉剛便對草原和民族文化充滿嚮往,直至畢業後仍念念不忘。1982年張曉剛於川美畢業,其畢業作《草原組畫》被視為其最早的代表性系列創作。作品展現他在油畫系就讀期間,接觸到梵高(Vincent van Gogh)、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等大量西方藝術家作品的啟發,而逐步在創作中融入西式油彩風格的試煉。
而在張曉剛的同儕中,同就讀油畫專業的馬祥生格外與眾不同,身為穆斯林信徒的他,具有與生俱來的民族氣質,也成為彼時已離開大草原、苦尋模特的張曉剛筆下的珍貴素材。完成於1982年的《馬祥生肖像》,充斥著《草原組畫》中的表現主義氣質。畫中的馬祥生,以穆斯林特有的包纏頭巾現身,展現他對信仰的崇尚和教規的遵守。其外側穿著帶穆斯林民族刺繡的服飾,內裡著中國男子尋常可見的襯衫毛衣,展現文化的交融。而畫作背景以鮮亮的橙色鋪展,描繪有似山脈、駱駝、房屋等幾何形狀的紋飾,以此強化了畫中人獨特的信仰和族裔形象。主角面容的具象寫實,令其宛如再生,而裝飾性的抽象背景,融合了馬蒂斯(Henri Mattise)野獸派的風格魅力,令其形象更為鮮明瀟颯。
而憶起馬祥生,張曉剛曾說:「今天再看這張照片時最打動自己的卻是圖片最左邊的這個青年:馬祥生,雲南人,回族,雖然只大我一歲,但在昆明也算一個『老畫家』了……因為性格穩重、為人厚道又特別富正義感,所以大家都叫他『老馬』。大學四年,因為他信仰伊斯蘭教,吃飯問題一直非常困難……」見二人深刻的交情。在現實生活中,馬祥生在川美畢業後,更集繪畫、導演、設計、廣告、詞曲創作才華於一身。2007年他曾憑藉《別姬印象》榮獲第五屆紐約昆士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三項大獎,及「最佳導演」提名、「閉幕電影」五項殊榮。其畫作亦曾入選全國美展、香港雙年展、法國夏利豪現代藝術展等。回望張曉剛畫中的青年祥生,他以堅毅的目光看向身旁,似在懷想,也似預視了他堅定地行走在多彩的藝術人生的路途上。
「血緣系列」的誕生與思辨
走過85新潮的思辨和89年「中國現代藝術展」的轟轟烈烈,站在時代十字路口的張曉剛也從過往著重個人內省的創作,過渡到對現實與歷史的探討,意圖找到既是中國的也是個人與群體間的共通經驗和藝術語言。直到1993年回到昆明翻開父母的相集,來自另一個時代的老照片喚醒了他的兒時記憶。他意識到,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家庭照這一類本應屬於私密化的符號,卻同時也被標準化,意識形態化了」,這成為他對於個人與集體關係闡述的突破口。使其於1993年正式開啟了血緣系列「大家庭」的創作。
光的感知與動的影像:重建肖像的視覺空間
完成於2005年的《兒子》無疑是此血緣系列的成熟典範。標誌性的平塗畫法、朦朧懷舊的虛實暈染、標準化照片的灰色調,以及波普藝術和廣告畫將形象放大的特質,皆呈現在此作中。然而不同的是,畫中的主角似乎有意創造出與此前在家庭合照中的形象差異。例如其雙眼不再直視觀眾,臉頰也非正對相機鏡頭,而是微微轉向一側,眼睛也隨之望向別處。光斑和血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條「光帶」在臉上緩緩流淌,似如同英國藝術家弗洛伊德(Lucian Freud)自畫像中那照亮臉龐的半側光影和凝視中的一種欲語還休。它打破了往日家庭照中的沉靜,而有了一種隱隱的「動」的意味。如藝評家黃專指出「電影鏡頭般的瞬間感代替了照片圖像的穩定感」,2000年後的張曉剛開始嘗試以影視中的光線、角度和背景關係去詮釋人物,伯格曼(Ernst Ingmar Bergman)的《第七封印》、布紐爾(Luis Buñuel)的《安達魯之犬》、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迷魂記》等黑白電影的美學趣味、神秘的敘事風格、對複雜人性、觀看視角的解讀,皆為張曉剛捕捉並帶入畫面。在其作品中,淺焦距鏡頭造成的模糊感,加劇了一種動盪、變化的可能性。比起家庭合照的漠然,《兒子》的注視和對「光」的感知,展現了更多的空間延展和尋求方向的暗示。
獨立「在場」的個性視角
而儘管從命名上,作品看似並未擺脫「大家庭」系列對血親關係的表述,但在形象和表達上,實際已脫離了端正的家庭照片。作品中父母的「不在場」,反而加深了兒子獨立「在場」的特性,並給予他更多情緒表達的空間,有了略帶開小差的張望,有了可以不再板正地直視前方的可能,也有了觀察世界的新方式。少年那不經意露出的齙牙,為他增添了一份懵懂和純真,微微抬起的下巴,則展露出一份嚮往和渴求。他不再是克制的、呆板的、冷漠的、千篇一律的、循規蹈矩的「兒子」,而是好奇的、憧憬的、鮮活的、有血有肉的「孩子」。
此作除了表現在歷史和集體的洪流中,個人命運對「光」的方向性抉擇,更多的是「個體擺脫集體,恢復自我認知」的過程。如其中山裝的裝扮,既代表了社會一體化的模式和身份,也在「兒子」這層固有的家庭身份中,寄託了來自父母「望子成龍」、「男大從軍」的期許。然而正是這種形象的建立,更突顯外在形象和內在形象、外部期望和內心渴望的矛盾與衝突。男孩的平頭形象,更有意與藝術家自身在現實中的平頭形象重合,從而將自我的視角融入孩童,回到六七十年代那個十歲時便穿著中山裝的小大人,再度審視自我的身份,並以不同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過去與未來。
從最初那個一心向藝、苦練基本功而考入川美的知青,到深入西藏去追隨民族美的張力和色彩的學生,再從回憶家庭照片、走入國際視野的藝術明星,再到打破大家庭的框架、回歸內省的視野,自此,張曉剛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個人敘事。他從時代的變遷和浪潮中一步步走來,將現實與歷史串聯,在那一張張平靜如水的人像背後,是他以最敏銳的目光,作出最深沉的凝望。
估價 :
HKD 350,000 – 450,000
USD 44,900 – 57,700
成交價:
HKD: -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