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5 秋季拍賣
餘香——日本竹藝精品

641
籠月 竹編提梁小花籠(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

7.4×7.5×14.5 cm (2 7/8×3×5 3/4 in)

餘香——日本竹藝精品_x000D_
中國嘉德香港2015秋拍首次推出《餘香—日本竹藝精品》專場,其中包括了日本歷史上著名的初代尚古齋、和田和一齋、田辺竹雲齋、飯冢鳳齋,以及後世的田辺竹雲齋、飯冢鳳竹、飯冢琅玕、飯冢小玕、石川照雲、中田錦石等竹藝大師的作品。如今,這些精湛的竹藝作品因其簡潔質樸的材質和獨特的東方形態備受贊賞,已然超越了技藝的概念,成爲獨具創造性的文化遺産和藝術作品,爲世界各地博物館和私人藏家推崇珍藏。_x000D_
本次專場一百零一件流傳久遠、精緻典雅的竹藝作品經著名旅日華人藝術家王傳峰先生收藏,蓋盒上王先生親筆繪畫松竹梅詩意,又經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日本建築師隈研吾先生題名。王先生特邀著名日本攝影藝術家筱山紀信先生攝影,將傳統竹藝置于隈研吾先生的當代建築設計中,呈現一場傳統與當代的經典對話,以此編著成攝影集《余香—王傳峰插花藝術》,由日本講談社出版發行。三位分別在繪畫、建築、攝影界享有盛譽的藝術家共同推介,爲我們理解日本傳統竹藝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當代語境,悉爲難得。_x000D_
爲此,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在兩依藏博物館特別策劃《余香—日本竹藝精品》特展,展覽自2015年9月11日開幕,持續到9月23日。_x000D_
在中國,竹編有著深厚的歷史傳統,竹從自新石器時代的生産工具,經歷了禮器、樂器,終而成爲君子形象的審美象徵。在宋元繪畫中,可見不少竹編器物,如李嵩《骷髏幼戲圖》、《花籃圖》以及宋人《小庭嬰戲圖》等等。宋代流行插花之道,每于節日,競相爭艶,蔚然成風。此時的竹籃可見多種編織方法,已經遠遠超越了實用性,而達到了觀賞的層次。宋人崇尚淳樸雅淡,插花也講究清雅脫俗,竹編平實自然,因此成爲文人雅士插花之首選用具。至明清時代,竹工藝更是精巧絕倫,編織技法推陳出新,是中國竹編工藝史上的另一個高峰。而如今,清代以前的中國竹藝也只能在繪畫中見到了。_x000D_
竹工藝自十五、十六世紀傳入日本,受到珍視,得到傳承發展,幷對日本竹編藝術産生巨大影響。由中國引進的竹藝在日本日常生活的茶道、花道中成爲不可忽視的存在。竹的旺盛生命力被視爲日本民族頑强向上與堅忍不拔的精神象徵。竹甚至被視爲神聖之物、神靈寄居之所。_x000D_
自室町時代(1333-1573年)煎茶與竹工藝一同從中國傳入日本,至江戶時代末年至明治初年是日本漢文化的全盛時期,此時從中國進口的“唐物”多由竹編制而成,如盛放花果的器皿、茶道中的竹籃、放置木炭的竹簍、擺放茶器的竹架等等。如此,盛行的茶道文化包含的諸多儀式活動,對竹籃容器提出了較高的藝術需求。_x000D_
漢風盛行的大阪、關東等地區,竹器應文人的審美而造被稱爲“文人竹籃”,他們從複製唐物竹籠,逐漸發展出綫條、顔色、形態和質感和諧統一的日式竹籃,將竹籃從功能性的手工藝品發展爲公衆認可的藝術品。_x000D_
其中,初代早川尚古齋(1815-1897),他的兩個兒子三代早川尚古齋(1864-1922)及和田和一齋(1851-1901),以及他的學生初代田辺竹雲齋(1877-1937)和初代山本竹龍齋(別名山本笙園,1868-1945)等,經常參加當時國內外一系列推動工業發展、提升國家聲望的展會,而逐漸聲名鵲起。他們也活躍于由學者、研究人員及其他藝術家舉辦的各種藝術展覽,如此推動了竹編藝術的發展,其影響之深遠,時至今日尚有餘音。_x000D_
明治時代和大正時代(1912-1926)以及昭和時代早期,各種展會和藝術展覽多在京都舉辦,藝人將之作爲展示其獨特審美和創造力的舞臺,以此建立起現代藝術家這一身份標識。來自于東京附近關東地區的竹藝匠人飯冢琅玕齋(1890-1958),不同于傳統的竹藝匠人,選擇了一條孤獨的道路,爲了讓竹編能正式被認可爲一門藝術而不懈努力,最終他的作品在各類知名展覽中得以嶄露頭角,包括全國聞名的商業工業局展覽、教育部各類活動、以及戰後的日本傳統工藝展等。_x000D_
這樣一來,以飯冢家族爲首的來自關東的藝術家更傾向于注重新穎的現代性,而和以初代田辺竹雲齋、初代早川尚古齋、前田竹房齋(1872-1950)爲首的來自大阪竹藝更注重傳統文人品味,這兩種竹籃工藝特色給後世深遠影響。特別是二次大戰之後,二代田辺竹雲齋、生野祥雲、飯冢小玕、前田竹房二代等竹籃大師受到前輩的啓發,持續不斷地發揚竹籃工藝,對當代人重視、鑒賞竹籃之美有著不可抹滅的功勞。_x000D_
在日本藝術的發展中,日本人追求細節、構築完美的價值觀,與竹真摯細膩的精髓不謀而合,竹籃作爲容器的功能性被弱化,竹材的自身特性得到充分展現。竹藝大師們發展的竹編方法多種多樣,甚至上達百種,依據不同用途又發展出相异的方法。基本可分爲四邊編法、六邊編法、八邊編法、弧形編法、網狀編法、繩結編法等等,甚者有編織出文字、立體編織、混色編織的方法,若是幾種編法交織使用,大可用“吾編無盡”來形容。日竹編藝術中“縱”被理解爲竹之禀性,“橫”則是人的感性,一件竹器的完成,是歷史與傳統文化積累發展的的技術,更重要的是藝人禪思的結晶。_x000D_
在如今快節奏的現代生活裏,我們追求將儀禮之道融入雅趣,把美學雅致融入生活。日本禪學思想强調滌清心境對自然萬物的敬畏,竹藝大師在編織時,或許已經化身成竹,手法的跳躍即是與竹精神律動的禪境。他們以竹這種樸素自然的媒材,施以精湛的編織,將自然之美濃縮在縱橫之間,其靜謐的外表下時常表現出躍動的張力。以竹藝融于生活,格物窮理、闡發幽微,仿佛置身于一種簡樸、謙虛的至美優雅境界。_x000D_
參閱:《竹籠の美》,英文版Japanese Bamboo Baskets,東京都文京區羽音,2007年7月25日。_x000D_
《竹の工藝》,金子賢治、諸山正則,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1985年。_x000D_
《竹工藝の繼承•革新》,大分縣立藝術會館,平成24年9月。_x000D_
《近代竹工藝の誕生》,井村孝行、智賀真智子,2013年5月15日。_x000D_
君子之交淡如水:筱山紀信& 王傳峰& 隈研吾_x000D_
——本文系《FA財富堂》2015年09月刊專稿_x000D_
讓人詫异的是三人的友情由來已久,讓人不禁好奇什麽樣奇妙的緣分能讓這三位看似毫無關聯的藝術家相遇相知。這三位年齡橫跨40年代、50年代、60年代的藝術大師不僅年齡、國籍不同,所處藝術門類也不同。一番采訪下來,“藝術是相通的”是這段友誼最好的注脚。最年長的筱山紀信在日本攝影界,已是領袖人物。早在1966年,他以獲得日本攝影評論家協會新人獎之姿進入大衆視野,成爲日本攝影圈最具希望的新星。此時,日本剛舉辦完奧運會兩年,東京市大興土木,建起了一批宏偉壯觀的大建築,其中就有建築大師丹下健三設計的代代木國立體育館。這座體育館以其脫離傳統的建築結構和造型,成爲劃時代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年幼的隈研吾被它的魅力吸引,萌生了當建築師的念頭。他後來說:“從那裏我意識到建築能影響人們。如果奧運會沒有在東京舉辦,我想我也不會成爲一個建築設計師。”第二年,中國山東省沂蒙山區的一個貧窮農村,王傳峰出生了。_x000D_
70年代,筱山紀信在日本攝影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貢獻,就是和當時的一些日本攝影家一起,重新定義“寫真”,幷且將影響波及海外。1975年,35歲的筱山就開始以裸女及性感女郎作拍攝對象,對當時尚屬保守年代的日本社會引起的衝擊,是不言而喻的。而70年代也是日本爆發建築師熱潮的時候,後現代主義建築思潮席捲西方,日本當然也不甘落後,涌現出黑川紀章、磯崎新等後現代建築風格在日本的代秀代言人,他們還形成自己獨特的帶有和風的特色—挪用歐陸的古典建築語言,對其進行重新組合拼貼或抽象,以適應新建築的發展要求。隈研吾是這股風潮的後起之秀,但他走得更遠。_x000D_
80年代,隈研吾在東京大學建築系碩士畢業後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進修,直接從西方建築歷史的源頭取經。此時,離他們很遠的中國農村,王傳峰終于進入了縣城。當時的報紙上刊登了不少國畫作品,而剛剛初中畢業的他,在家中閑來無事時就會把它們一幅幅地都剪下來,貼在自己的大本子上反復琢磨、欣賞,這成爲了他對繪畫最初的印象。耳濡目染中,他自己也忍不住開始動筆畫畫,在學習了一段時間的水墨畫後,正巧趕上“山東省第一届少數民族畫展”的徵稿活動,他便自創了一幅工筆花鳥畫投稿,沒想到一下子就獲得了金獎,這對當時小小年紀的他來說是莫大的鼓勵。隨後在藝術的舞臺上,王傳峰開始嶄露頭角。報紙、畫册陸續刊登他的作品,更在21歲時,受山東藝術學院的邀請舉辦了自己的第一個展覽。“這對我來說意義重大,也是從那時開始我正式進入藝術的大門,選好自己一生要走的路。”1990年,隈研吾創立了自己的建築師事務所。幾乎是同時,王傳峰在學校時期的花鳥作品被中國青年出版社選中,出版了大畫册,受到很多藝術大師的推薦,在當時造成很大的轟動,可謂一夜成名。隨後,王傳峰來到了日本留學。此時,對于兩位年輕人來說,藝術世界剛剛爲他們打開大門,一切都是那樣美好而充滿希望。_x000D_
很快,隨著經濟泡沫的破裂,隈研吾遭遇了第一次不順遂:這位後現代派的建築界新人成了“建築罪惡集權化”的始作俑者,他被“逐出”東京建築圈,12年間沒接到一個東京的工程項目。他只好到高知、愛媛等偏遠地方小城鎮參與一些小工程。然而,這段被流放的痛苦經歷,日後證明是隈研吾脫胎換骨的關鍵。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學到了傳統建築的偉大之處。初到日本的王傳峰也遭遇了大多數留學生都會遭遇的問題:生活困頓。大概命運對天才總是更顯苛刻,後來也證明正是這些困頓的時光,讓他們的作品有了更深的內涵。_x000D_
三人行 從相識到相知_x000D_
十三年前,通過共同的朋友介紹,隈研吾來設計王傳峰的美術館。地處神社的旁邊借景神社,是絕好的條件,但是因爲行政問題,最後這個計劃泡湯了。從那以後,隈研吾和王傳峰成了最好的好朋友,還一起去了多次中國。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的建築項目也是因二人友誼而促成的—因爲中國美術學院是王傳峰的母校,所以他力薦隈研吾給院長。後來證明這次推薦非常成功,這個建築在中國成爲話題,整個建築群像貼在山坡上,是個驚人的建築。那個建築不僅在中國的藝術學院,在世界各個大學都受到關注。2015年9月才正式開館,但是已經有各國藝術學院的院長及建築領域的專業人士去參觀訪問。_x000D_
隈研吾和王傳峰二人超過十年的友誼,仍然在交往交流過程中互相信任、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是一件多麽美妙的事。兩人一起從困頓走入美好風景,隈研吾在日本、中國和世界各地都有了標志性的建築作品。成品作品有中國長城脚下的竹屋,日本的玻璃屋、歌舞伎座、根津美術館、三得利美術館、石頭美術館。王傳峰畫作也漸漸被傳播開,在日本和中國都有了極好的市場。_x000D_
十多年間,兩個人的合作非常多,不是建築也不是繪畫,而是一些堅守傳統的追求。如和紙的運用,竹子的設計,還有文人繪畫的合作—王傳峰畫傳統文人畫、隈研吾題字。_x000D_
幾年前,王傳峰準備出版畫册,隈研吾將筱山紀信介紹給王傳峰爲他拍攝。筱山紀信是攝影界的泰斗人物,在日本,即使是明星也以能讓紀信先生拍照爲榮。他拍出許多名人絕佳的照片,如吉永小百合、山口百惠、宮澤理惠等等,幾十年立足日本攝影界不倒。拍攝結束後,王傳峰和筱山紀信也成了忘年交的朋友,王傳峰十分感激地說:“得到了他很多支持和幫助,我也在藝術上提高了很多,我也很感謝這位老人家。”_x000D_
大自然洗禮令藝術和藝術家更爲純淨_x000D_
其實三位有相似的成長背景,皆是年少成名,順風順水。又在成名之後遭遇磨礪打擊,相比同期藝術家更有對藝術的思考和深度。_x000D_
還有一樣事物在他們三位的藝術道路以及對生命的理解上造成了巨大影響,那就是—2011年日本大地震。日本大地震後,筱山紀信戰戰兢兢去了核泄漏事故發生地福島,拍攝灾後殘景幷出版了攝影集《廢墟》。即便他是衆所周知拍攝量巨大、範圍廣博的攝影家,《廢墟》在他衆多作品中也是非常特殊的一部,獲得許多好評。_x000D_
地震使隈研吾認識到超高超宏偉的所謂“强建築”的不堪:再牢固的建築,一旦碰到自然灾害(例如地震)和人禍,會變得何其脆弱,它到底能否保護人成了疑問。逐漸形成了他著名的“負建築”風格,即極力避免混凝土,對自然材料的研究與創新充滿熱情。比如廣重美術館利用了當地的杉木,蘆川石材美術館利用了當地産的石材,高柳町的陽樂屋和三得利美術館利用了看似柔軟的日本和紙,長城下的竹屋利用了中日文化中柔弱却充滿力量的竹子,這都是隈研吾利用當地的自然材料創造出“以柔克剛”的建築的典型例子。_x000D_
這大概可以視爲隈研吾在中國走紅的原因。他的建築理論全是以人與自然爲本,人是主角,建築是配角—這正好跟當下中國建築的大趨勢(建築成爲主角,人却淪爲配角)背道而馳。在建築中重新發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重新發現人性,透過建築展現人文關懷,這是他帶給中國建築界的深刻啓發。_x000D_
對于王傳峰來說,這次地震要更驚心動魄:“2011的日本岩手的那次大地震,我們家在富士山下離震區很遠。3月11日地震影響不大。可到了3月15日富士山下有6級地震。天崩地裂,我來日本,小地震都見怪不怪了,這次地震驚嚇著我了。十分恐懼,爲了逃命,全家奔向山坡上,等震後回到家裏,被震後的情景驚呆了,幾年收藏的陶瓷器全部碎掉,清掃房間時把瓷的碎片全部扔掉。連修理的勇氣都沒有了。傷心後看到架子上擺放的兩個竹筐從高處掉下來,一點也沒有破損完整無缺,鮮花掉在地上和竹筐有一種凄凉的美,對我這個畫畫的來說。還帶來了靈感。”那一刻被竹筐打動,絕處逢生無法形容竹筐的驚艶。他給王傳峰帶來的,是希望。竹筐,插花是瞬間想到的事,很快,在隈研吾的建築前,王傳峰獲得了相同力量的感受,全國的隈研吾的建築走了一個遍,幾十處建築。當竹筐放在建築前,美輪美奐,彼此都知道,這個嘗試成功了,棒極了。_x000D_
最後的收尾之作,他們想請筱山紀信出馬,紀信先生是拍人像著稱的,他拍竹筐和插花能答應嗎?沒想到,老人欣然應允,對于挑戰,他從不拒絕。最後,在隈研吾的蓮屋,王傳峰的竹筐在筱山紀信的鏡頭下,成爲永恒,就像這段友誼,在這一刻,無比美好。_x000D_
這個計劃拍攝了數萬張照片,只做資料實在可惜。有出版社建議王傳峰出書,讓更多的人關注傳統文化,關注竹筐,關注插花藝術。這也是現代人講的行爲藝術,他們更像是完成了一個大行爲藝術,必然會有很多人稱贊。更值得贊賞的,是他們在各自的專業建樹之外,對藝術永不停止的追求。

估價 :
HKD:6,000-9,000
USD:774-1,161

成交價:
HKD : 21,240

上一件 拍品 641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