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8 春季拍賣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27
顏文樑 (1893-1988)
奔馬(一九七九年作)

油彩 畫布

60×91.5 cm. 23 5/8×36 in

款識
顔文梁 梁 一九七九年一月十八日顔文梁補筆 梁(右下)
展覽
1979年, 「全國藝壇大師動物畫展」, 上海動物園展廳(前上海西郊公園), 上海

來源
上海佛教協會副會長郭大棟舊藏
1999年6月, 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拍品編號37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求真至美
氣魄雄渾
顔文梁珍稀動物
主題巨作《奔馬》
「人們對藝術的愛好, 多隨心境轉移。快樂者無往而不見快樂;悲苦者無往而不見悲苦。藝術家則應瀟灑自在, 心境曠達, 不追求名利, 不徒作皺眉憂態……無論環境爲何, 我力主帶有樂觀色彩的作品。」
——顔文梁
巍巍精神, 守望與堅持
顔文梁爲二十世紀中國第一批留歐學習西畫的藝術家, 更是中國現代藝術發展先鋒。作爲蘇州美院的第一任校長, 顔文梁與彼時的北平藝專校長徐悲鴻、上海美院校長劉海粟及杭州藝專校長林風眠齊名, 被畫家龐熏琴譽爲「八級風都吹不倒」的民國四大校長, 可謂二十世紀中國現代美術史的重要奠基人。
相對于另三者在創作上橫跨油彩及水墨, 綜觀顔文梁畢生創作, 見其對油畫的深度研究及獨樹一幟的內涵及自我風格的建立。雖然沒有直接繼承中國的筆墨, 但在提煉、熔裁的創作過程中, 體現出讓西式的油畫語言符合東方意境的審美與價值觀念。如藝評家尚輝即認爲顔文梁「是近現代中國少數深得印象派精髓, 又蘊含以庫爾貝爲代表的歐洲寫實主義素養的油畫家, 而在具體的藝術語言上都更接近中國畫家所具有的那種氣質與禀賦。這是顔文梁既區別于又相同于其他中國西畫先驅者地方。」
顔氏主張「先有真實, 後有美」;他對西方古典寫實油畫有深入的研究, 特別是西方繪畫中光和色的應用, 更把西畫中光綫處理融入中國藝術的意境中, 作出重大突破。他對光綫主題的探索始于年輕時在上海商務印書館當學徒的經歷。印書館的銅版室內大型的機器, 遮擋了大部份從窗戶灑入室內的光綫, 造成複雜的晦明變化, 在二年的修研期間他便完成了許多物件在微妙光綫中的速寫。顔文梁對于明暗對比、光綫倒映、拆射的敏銳觸覺從這時已展開。此外, 銅版畫對于物件具體而微的極致描寫, 奠定了他日後細膩的創作風格及其美學的標準。
而在1928年, 爲了親炙西方藝術的靈光, 時任蘇州美術學院院長的顔文梁在好友徐悲鴻的鼓勵下赴法留學, 在留洋巴黎期間, 其作品《厨房》曾榮獲法國春季沙龍展榮譽獎, 堪稱中國現代繪畫史上第一人。名聞西方藝術圈, 然而他幷未自滿, 全心投入西方文化藝術的學習, 他勤于至美術館觀摩在中國時已認識的十六世紀歐洲古典寫實油畫, 開始研究印象派大師的表現。對他來說, 印象派忠實地追求描寫眼前瞬間的景致, 可以說是把寫實主義的帶進另一層次。自此, 顔文梁將所認同的西方美學之精髓加入個人化的思考, 化爲創作——即對色彩詩意的表現, 對光綫的極至追求, 融入其一生致力研究的寫實繪畫之中。
生前唯一公開展示, 最大尺幅珍罕動物主題創作
顔文梁的創作以風景畫爲主, 善于抓住「轉瞬即逝」的自然之美, 是次上拍的《奔馬》, 爲其極爲珍稀, 難得一見之動物主題作品, 綜觀其畢生創作, 該主題作品僅有三幅:一幅以群鶏爲題材, 以及含本件在內, 兩幅以描繪群馬之作。而論作品的尺幅, 也是其創作中難能可貴的大作。縱觀藝術家一生作品, 此大尺幅的創作不超過二十件, 大畫展現了藝術家創作的氣魄及投入的心力, 而當中《奔馬》即爲可遇而不可求的重要作品。
而若探究藝術家爲什麽以「馬」爲主題?我們可回溯到自1957年開始的中國政治運動風暴。在當時官方對美術進行高壓監控, 致使油畫的傳統題材樣式, 如肖像、風景、靜物和人體受到絕對的限製, 「深入生活」成爲統一的創作主題, 在這特殊的年代裏, 顔文梁幷未放弃對自身藝術的磨練, 以扎實的寫實功力深入工廠及農村, 精心的表現新生活的風景, 創作了衆多美術館典藏之作:如《船廠》系列等。而動物題材, 則爲顔文梁該時期唯一的個性化絕響, 珍貴紀錄了動蕩年代中, 藝術家屈指可數的展露個人情感之真實創作, 却因對意識形態「大清洗」的本能恐懼, 鮮少亮相于衆而常不爲人所知。據考據, 該系列作品僅于1979年文革結束不久後, 由顔文梁學生李薔生組織策劃, 特爲剛歷經浩劫的滬上藝術大家顔文梁、劉海粟、朱屺瞻、謝稚柳、唐雲、程十發等舉辦的「全國藝壇大師動物畫展」中公開展示, 是次上拍的《奔馬》即在當時首度現身大衆面前, 作品由顔文梁親自挑選參展, 足見其代表性。《奔馬》創作歷時多年, 約莫初創于六〇年代, 且因政治、社會環境因素影響而中斷作畫, 直至1979年展覽前, 方補筆落款完成, 可謂探究顔文梁藝術風格、人生經歷的關鍵之作, 在見證時代動蕩、社會變遷的同時, 更鮮活紀錄了藝術家對藝術之美不懈求真的試煉, 爲一代大師風骨之最佳寫照。
來源詳實,
學生好友郭大棟舊藏
《奔馬》原爲上海紡織工業局總工程師、上海佛教協會副會長郭大棟舊藏。郭大棟年輕時就喜好藝術, 有中國字畫、名家印鑒等衆多收藏。1979年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實, 上海佛教協會恢復活動, 郭大棟與後來同爲佛教協會副會長的胡建寧一起, 奔走主持古舊寺廟的修復工作。胡建寧年輕時于九華畫室, 師從顔文梁習畫六年, 投身佛教事業後, 仍與老師密切往來。在好友胡建寧的引薦下, 郭大棟有幸獲藏《奔馬》巨作。作品來源清晰、詳實可考, 且在過去逾二十年未曾現身市埸, 此番亮相, 勢必將再次成爲衆人關注之焦點!
神形兼備——守得雲開見青天
在作畫上, 顔文梁主張「在作品中精神寓于形式, 必須先有形式, 然後方有精神的表現」。在《奔馬》一作, 顔文梁觀察入微, 以其經典的細膩的筆法, 明快的用色生動地呈現八匹馬不同的姿態。無論是揚蹄時的風姿, 還是休憩時的恬靜, 從動物的肌肉、神色至飛揚的毛髮, 皆絲絲入扣。做此畫時藝術家雖已年過七旬, 却始終堅持以真爲美, 在細微之處仍能做到淋漓盡致的描繪, 以嚴謹的態度力圖展現對生命及自然的傾慕與熱愛。在力求寫實之餘予人以開闊之感, 不由令人聯想到文革結束後, 藝術家自身若守得雲開見青天的心境, 及豐沛的創作能量, 使作品別具意義。
物景合一,
西方透視理論的融會貫通
在其所作的《樹的透視學》一文中, 顔文梁曾對樹與草的描繪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幷總結出對不同角度最適用的構圖, 以求精准寫實地表現樹叢的自然狀態。他曾提及:「天然的枝葉, 不單是左右彎曲的, 幷且也是前俯後仰的。葉群的面, 不僅是呈薄片的形狀, 有時候也有大小不等的厚塊。必須要從大體的透視形著手。」此對于透視、草木在博覧與微觀兼備的追求, 也無一不體現于《奔馬》中。如在遼闊的原野上草木的刻劃中, 即見變化多端, 及其細膩的著眼, 觀者似能感受到風動的痕迹。而其遠景用大筆描繪, 細景用小筆, 在放鬆與聚焦、厚塗與薄塗間造就自然的景深。引觀者入畫, 達到物景合一的境界
善與美的不懈追求
擅于自然風景描繪的顔文梁, 以油彩層層迭塑造出天上錦簇如花的雲朵。作品令人想起其于三十年代游歷義大利時所創作的《古迹》。雖然二件作品題材大相庭徑, 然而在天空和雲彩的處理上, 却驚人相似——重重迭迭的雲朵, 若隱若現的晴空, 以及右上方斜射的太陽光綫, 皆有所吻合。或許藝術家在歷經文革浩劫後, 在創作《奔馬》時, 回想到了當年游學歐洲、求知若渴的時期, 和記憶中的碧草藍天、青春歲月。畫境中群馬氣定神閑的神態, 或是其自身當下曠達精神寫照。
而馬蹄的陰影倒影在綠草坪上, 在自然光的照耀下或深或淺, 流溢的光彩充滿層次感, 好似一曲和諧的樂章, 驗證了顔文梁在《色彩研究》中所言:「任何優美的圖畫所産生的色彩效果, 都是由于色光的複雜而巧妙的配置, 以及畫上種種顔料互相排列輝映而生的美感。」作品無疑見證了其一生對于真實與美的追求。
「我畫畫快樂, 把快樂給了別人, 別人感到快樂, 我自己更快樂。」 縱觀顔文梁的一生, 屢遭憂患和變更, 但在他的畫面上却感受不到消沈冷寂、他的作品都是明麗光燦, 喜悅舒展, 展現其寬厚樂觀、心性光明的人生觀與藝術觀。

估價 :
HKD: 3, 200, 000 - 4, 500, 000
USD: 410, 300 - 576, 900

成交價:
HKD: --

上一件 拍品 27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