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雕
26 x 44 x 21 cm. 10 1/4 x 17 3/8 x 8 1/4 in.
款識
2/8(作品底部) 明(作品後下方)
版數:2/8
來源
臺北大趨勢畫廊
亞洲私人收藏
附
臺北大趨勢畫廊開立之作品證書
秉心明藝
熊秉明其人其藝
「牛和我們共同經歷過悲苦沉重的日子,在泥濘裏踏出了生命的希望。」
—熊秉明
在二十世紀一衆留法的華人藝術家中因各人際遇而命運不同,若說顔文梁、吳冠中等人向西方取經後,將其藝術的修行帶回本土,熊秉明則和趙無極、朱德群等人一起,將中國文化的種子撒在西方,在那裏生根發芽。
熊秉明1922年生於南京書香門第家庭,父親是著名留法數學家熊慶來,他1944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并於1947年赴法攻讀哲學博士。來到巴黎的熊秉明與吳冠中爲室友,吳冠中每天早出晚歸外出寫生,與其分享藝術上的新知識,觸動了他對藝術的愛好,二人也發展出了終生的友誼。在結識了法國雕塑家紀蒙(Marcel Gimond)之後,决心放弃哲學,進入紀蒙任教的法國美術學院修習雕塑。動物是熊秉明雕塑的主要題材,透過作品的姿態、造型與肌理,深刻傳達了萬物皆有靈、身處生命起伏之中不變的堅强意志。又因其哲學的學術背景,因而對雕塑語言的理解和傳達十分精准,爲作品增加深度。其個人回顧展曾展出於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以及臺北歷史博物館等地,作品爲巴黎賽努齊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收藏,是爲中國早期留法重要雕塑家代表。正如他曾說:「藝術并不只會說教,那會失去生命新鮮活潑的魅力。」在熊秉明看來,雕塑的終極意義是要表現存在的思想和事物,而哲學探求的正是終極的存在,將二者合一,使其作品理念獨具,爲東方藝術在國際藝壇上的發聲與閃耀作出具體的貢獻。
精誠所致,氣韵雄渾
摯友吳冠中曾說:「他的雕塑蘊藏著魯迅式的不屈精神,而他偏愛塑造牛,也是因爲其(蘊含)這樣一種精神。」漂泊在外的學子心系祖國的遭遇,使其特別認同魯迅所傳達的錚錚鐵骨般的民族精神,這樣的情感激蕩了熊秉明,從1961年開始創作一系列以「牛」爲主題的雕塑。完成於1965年的《直立牛》則爲個中經典,該年,熊秉明在正任教於瑞士頂尖的蘇黎世大學,并於蘇黎世波拉格畫廊、巴黎工藝美術館舉行了重要個展,藝術成就廣受矚目。《直立牛》其名,顧名思義地反映了藝術家備受認可的信心,及對祖國前程的希冀,他使用銅雕鑄出細瘦的四肢和昂起的頭顱,及弧形伸展的牛角,并以質地凹凸不平的脊做成爲抽象表達,建立牛厚實强健的身體,令人想到中國傳統文化中「金石爲開」的厚重與雄渾,仿若哲學世界中,堅不可摧的「存在」,傳遞出「牛」所代表的倔强而頑强的能量,從而直達精神之源。東方文化中,牛亦是最戀家的動物,它默默耕耘,辛勤付出,在某種意義上,亦成爲家的象徵。1947年赴法後,熊秉明决心留在此地學習、深造,并傳播東方思想及藝術,時隔25年後才有機會再次回國。或許,這期間創作的《直立牛》中,熊秉明得以完整的表達對祖國的思鄉之情及深切期許,作品成爲其對自身的寫照,藉助藝術的力量,使得遠行的自己在精神上得以回歸。
在中國現代雕塑史上,熊秉明以其自己的方式,寫下了重要的一頁,無論是在技法上還是理念上,都影響了無數後人。他曾自我總結道:「我好像在做一個實驗。我是一粒中國文化的種子,落在西方的土地上生了根、發了芽,誰也不知道會開出怎樣的花……到了生命的秋末,我把這果子擺在世人面前,我與藝術因愛之所以成,生命的意義就在這失敗與成功之外。」這話或許亦代表了這樣一批曾負笈西洋的中國藝術家,令人們記得在歷史的洪流中,曾有這樣一批人,不問過往、不懼未來的來到這裏,在泥濘裏踏出生命的希望,予後世無限勇氣與砥礪。
估價 :
HKD: 500,000 - 600,000
USD: 63,700 - 76,400
成交價:
HKD : 613,60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