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8 秋季拍賣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93
曾灶財 (1921-2007)
曾書(二〇〇 三年作)

壓克力彩 畫布

126.5 x 272 cm. 49 7/8 x 107 in.

款識
曾灶財(左下)
來源
現亞洲私人藏家直接得自藝術家本人

大筆揮灑 香江歲月
九龍皇帝曾灶財
「曾灶財生命力旺盛,自由自在,莫說什麽美學或藝術條框,就算是社會規範和法律都不能限制他以自己的方法創造自己的世界。他可能是香港貢獻給世界的最獨特、有最强創造力的一個心靈。」
―中國知名藝評家侯瀚如
從尖沙咀天星碼頭內的水泥圓石墩,到中環上海匯豐銀行總行門口路燈的狹窄表面,常見於街上當眼處并尤以路邊被漆以灰色巨型電箱爲首選,書以自然粗獷的黑色字迹,密密麻麻滿布四面,望之如前朝石碑的「曾氏族譜」,是70年到千禧一代的香港人與過客的共同記憶。
曾氏族譜之源
在香港知名度堪與英國塗鴉藝術家Banksy比肩,被稱以「九龍皇帝」的「曾氏族譜」創作者曾灶財,1921年生於廣東,後遷至香港。35歲時在整理其妻先祖遺物時,發現祖上曾在南宋時期獲賜九龍城一地爲食邑的有趣事迹。自此他以毛筆書寫漢字,以宗譜格式行文講述自己以及家族的過往事迹,在當年仍屬英屬殖民地的香港鬧市中以塗鴉「宣示」對「九龍的主權」,曆50年之久風雨無改。
曾灶財有近乎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 (Yayoi Kusama)的偏執狂特質。他的眼和手如同連上了超級電腦的精密計算程序,可以在第一眼看到任何物體後馬上於其上找到最佳比例與布局,下筆謄寫族譜。這種能力來自四十年毫不間斷的執行,以及他從不妥協的執念,他無時無刻都浸淫在自我的語意海洋。其創作讓人聯想到草間的大型裝置無限鏡屋 (Infinity Mirrored Room),但屋子裏的無限光點被强力有序的文字取代了。
什麽是藝術?
以撿破爛爲生,獨居於堆滿酸臭雜物的屋舍,畢生於街頭塗寫讓人不禁懷疑的族譜,并向政府討還屬地,甚偶有在族譜上把領地擴展至英格蘭的野心,一直到80年代末曾灶財一直被世人視爲瘋子,敬而遠之。直至90年代與千禧年間,正值全球從帝國主義邁向全球化經濟,以及香港主權移交回中國的磨合期之初,經濟動蕩、跨國企業的霸權以及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讓社會階層矛盾日益加劇,以往被視爲擾亂社會秩序的街頭藝術家,瞬間變成社會底層抗爭的先行者,爲貧苦大衆敲起革命鐘聲。
在「曾氏族譜」裏,曾灶財一直以被搶占土地的弱者身份,却仿如蔑視集經濟與權力於一身的政府,以非暴力手段抗爭。在自我認知迷茫的千禧年代,他以「九龍皇帝」之名開闢出一片自給自足的樂土。曾氏風格亦偶有「無厘頭」的香港特色用語,如稱呼英女皇爲「大姐」,讓他被本地塗鴉藝術家、法籍塗鴉藝術家Space Invader等奉爲前輩大師。
曾氏作品罕於在美術館以「藝術品」之姿展出,但他「局外人」的身份,却被藝術圈後輩以禮相見。同時他以和官方教科書內容大相徑庭的「曾氏族譜」爲長期抗爭依據,引伸出平民百姓的觀點是否能重新定義歷史的詰問,在2010年後公民革命風潮蔓延的情况下,曾灶財成爲一個民間傳奇,一個代表自我定義可能性的符號與希望。
《曾書》是他罕見的250公分大尺幅以壓克力彩於正統畫布上呈現的作品,擁有者爲香港藝術家西蒙(Simon Birch),作品背後飽含曾灶財50年塗鴉生涯的辛酸,與不爲人知的可愛一面。
無意而生之妙作
《曾書》作品中的布局爲其經典中國南方傳統家譜文檔格式,以記載族人中幾代人生卒、婚配、生平等資料。書寫與閱讀順序爲竪排從上到下,左至右,從輩分最低的開始,以一段落含括一代人。作品以書寫曾灶財本人歷史爲始,上有其自封的經典頭銜「國皇」二字。二字之上書以曾氏領土,「新中」」、「中英」、「北京」爲常見用字,而其原始封地「九龍城」與「香港政府」等字,則屬早期作品的用詞延續。而在行文間更驚現「孫中山」大名,此應指在其理想國中,國父與本家曾國藩同屬於同清同治年間人物,想必甚有淵源并願意證明曾氏領土所屬之公義。
以向其「大姐」,即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二世討還土地爲己任的曾灶財之作,以嚴格定義來說并不是塗鴉,而是在公共空間伸訟其訴狀。從不以藝術家自詡的他,從不主動在「非公共空間」動筆。而傳世作品多爲藝評人劉健威於1995年藝穗會與1997年歌德學院讓曾灶財首次以藝術家身份參展和首次舉辦個展之後,再爲其他藝術展覽所創作。除了少量用墨書於紙張之上外,作品載體多爲日常物品,如木板、雨傘、玻璃罐甚至摩托車。《曾書》是他罕有以正統藝術形式而作的作品,而此意外的創作過程,更顯作品之難能可貴。
作品創作由來是在2003年時藝術家西蒙想找有意思的人在自己的作品上進行再創作,因此他與好友說唱藝人MC仁在觀塘找到了曾灶財,并請他在一件小作品上題字,曾灶財不到三分鐘就把作品填滿,意猶未盡的他問西蒙「還有什麽可以讓我寫的?」剛巧後者還帶了卷畫布,曾灶財便信手拈來完成了《曾書》。據西蒙回憶:「寫完後曾灶財滿意地笑了。我很不好意思他花了那麽多時間在我身上,問他,是否有什麽我可以替他做的作爲回報?他想了一下,有點不好意思的說:『我餓了,你有吃的嗎』? 我們從他家裏找了一張紙條,曾灶財一面說,MC一邊寫下一個小清單,後我們分頭去買。我後來才知道他想吃的就是蛋撻、罐頭豆豉鯪魚……」此爲《曾書》創作的由來,而在過去18年來,作品一直由西蒙珍藏。
曾灶財作品的主體雖永恒不變,但他不受任何傳統書法字體的規範,書寫風格和筆意也因時間、空間、材質與心情而改變,從不墨守成規。他以書寫家族宗譜詮釋香港歷史,無意創造出一套藝術語彙,傳達出一種如傳統碑刻般的磅礡力量,立於社會與大衆文化的狹縫中,一個看似平凡的老百姓,用毛筆揮就了一種包含時代意識形態的字迹,成就了大衆文化中難以忘懷的記憶,使其作品別具深義。

估價 :
HKD: 300,000 - 400,000
USD: 38,200 - 51,000

成交價:
HKD : 354,000

上一件 拍品 93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