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cm. diam.
按呈色,常見宋代建盞一般爲青黑色地的窯變釉者,拍品式樣的醬褐色者十分少見。時宋人通稱其爲紫泥、紫甌、紫盞、紫玉等,這在宋代文人士大夫的詩文中不斷得到印證,如北宋蔡襄《北苑十咏》之六《試茶》,“兔毫紫甌新,蟹眼青泉煮”;梅堯臣《次韵和永叔嘗新茶雜言》,“兔毛紫盞自相稱,清泉不必求蝦蟆”;歐陽修《和梅公儀(梅摯)嘗茶》,“喜共紫甌吟且酌,羨君瀟灑有餘清”;蘇東坡 《游惠山幷序》,“明窗傾紫盞,色味兩奇絕”等,可知此類醬褐色茶盞名氣不小,頗受文人士大夫鍾愛。奇怪的是,昔日名品今人却少有論及。_x000D_
茶盞撇口,口沿舊包金屬扣。內外施醬色釉,泛柿紅色,釉裏閃黑。建窯醬釉與黑釉的差別除了含鐵量不同外,燒成溫度也不同,一般情况下,當溫度達到約1270度時,釉色呈現黑金,上升至約1295度時,釉色轉爲醬色。由于醬褐色釉的形成爲先黑後紅,故而更爲難得,且醬色僅止表層,裏層仍爲黑釉。_x000D_
配日本木盒_x000D_
_x000D_
參閱:_x000D_
Rose Kerr,《Song Dynasty Ceramics, V&A Museum• Far Eastern Series》,_x000D_
倫敦, 2004年, 頁116, 圖118
估價 :
HKD: 18,000 - 30,000
USD: 2,300 - 3,800
成交價:
HKD : 21,24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