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9 秋季拍賣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113
張曉剛 (b.1958)
血緣系列(一九九九年作)

鋼筆 彩墨 紙本

65 x 65 cm.25 3/5 x 25 3/5 in.

款識
張曉剛 1999 Zhang Xiaogang(右下)
來源
亞洲私人收藏

張曉剛的啟示錄

「也許有人認為生活本就是種無謂的消耗,也許生活本身自構成著一種豐厚而具體的語言。就這樣,隨著歲月變遷,我想用畫筆講述大家都不得不面臨的故事……」
—張曉剛

英國美術史學家史密斯(Edward Smith)曾言:「任何接觸過當代中國文化的人,都會被張曉剛的藝術創作所吸引」 。張曉剛在1982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後,便開展富探險性的藝術歷程。自1995年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其作品始被許多國際機構和畫廊主認可,並邀請其舉辦展覽,如1999年,巴黎法蘭西畫廊(Galerie de France)為他舉辦名為《同志》的個展,為該畫廊繼趙無極之後,罕見地與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合作,別具意義。2008年,張曉剛與全球頂級的佩斯畫廊簽約,為其所代理至今。其作曾為香港M+美術館、今日美術館、上 海美術館、澳洲昆士蘭美術館(Queensland Museum, Australia)及加州亞太博物館(California Pacific Museum)等公共機構收藏,為當今中國當代藝術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本次秋拍呈現的《血緣系列》為其完成於1999年的一幀佳品。

時代縮影,現世寓言
1999年對張曉剛來說是一特殊的年份,在千禧年即將來臨之際,41歲的他從成都遷居至北京,重新審視己身的創作、尋找新的靈感。《血緣系列》便誕生於一種「辭舊迎新」的氛圍之上。在畫面中,一削瘦的青年赤裸身體,眼睛望向一旁,迴避與觀者眼神上的交流。他的右臉印著一塊紅色的胎記,染紅了他的耳朵與面頰,若成為其記憶的聯結,述說未曾釋懷的過往。天空漂浮著如霧霾般的灰色塊,映射在地板上則愈發濃鬱。在構圖層面上來說,張曉剛自2002年開始在原本的「大家庭」系列之上拓展了「失憶與記憶」系列,該系列背景猶如夢境般漂浮閃爍的色塊,可推源自此《血緣系列》的構圖,這漂在空中、凝結於地上的灰色塊絕非藝術家興之所至的妙手偶得,而是體現了他對繪畫、社會與生活的思考。灰色塊在此亦可被視為他對中國經濟在97年高度騰飛後,社會、人心浮躁所牽引的一系列無解的問題,此並構成本作簡潔、寂寥的敘事基調。

回溯歷史,致敬未來
在造型上,主角細瘦的四肢一脈相承自其早期語彙,如1988年所創作的《生生不息之愛》,畫中人物刻意避開觀者的雙眼、修長的身軀、平眉和《血緣系列》十分近似,可視為藝術家在「辭舊迎新」之際對過往創作歷程的回望。而在過去二十年以來所上拍的張曉剛水彩作品數量非常少,僅有七件「血緣系列」之作,而當中完整描繪人物全身形象的創作唯有兩件,本作即為其一,並且氛圍的鋪陳具高度渲染力,其珍罕性不言而喻。

張曉剛在此作中展現了超越自身生活範疇的社會母題,以畫筆回溯歷史、並展現出對未來的關懷,承上啟下中可見其鮮明的繪畫語言,畫面簡單之餘卻直戳一代中國人共同記憶的痛點,並賦予作品深厚的歷史意義。正如新加坡知名藏家蔡斯民所言:「張曉剛有個人的修養和個性,是當代藝術中真正的文人」。他將思考融入創作,寓哲學於美學,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家中,最獨特、鮮明、也是最牽引人心的存在。

估價 :
HKD: 350,000 – 450,000
USD: 44,600 – 57,400

成交價:
HKD: --

上一件 拍品 113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