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9 秋季拍賣
洪氏藏明清古典家具集萃

998
黄花梨、黄楊木扶手躺椅(Early Qing Period)

142.2×74.9×80.6cm (56×29 1/2×31 3/4 in)

出版:《洪氏所藏木器百圖》(Chinese Furniture: One Hundred and Three Examples from the Mimi and Raymond Hung Collection),圖27,Privately Published•New York•1996,第95頁。
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 Essence of style: Chinese Furniture of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1998 , p.50.
文人坐具有清晰的脈絡,從憑几,養和,無腿的靠背式養和(“聽阮圖”),發展到醉床,扶手式躺椅(“飲中八仙歌圖卷”),可以說它們是由文人發展出的一種新穎別緻的家具。待客坐椅,家居坐榻,似乎是文人長期保留的一種習俗。家居獨處或讀書,文人更喜歡既可坐又可臥的榻,喜歡在家中經營一方完全屬於自己的天地,此中可以別無他物,而惟存一榻或一床(揚之水“唐宋家具尋微”)。南宋許棐“孫祺卿新居”“酒力半酣詩思倦,矮床相對白鷗眠“便充分表達了文人的詩意想往。在清代家具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它的餘韻,如本次的黃花梨,黃楊木扶手躺椅。
此件躺椅框架為黃花梨,靠背和扶手內的透雕草龍紋擋板則以整塊黃楊木雕刻而成,刀法純熟,圓轉自如,交尾草龍神采飛揚,炯炯有神。整器形制如同玫瑰椅,而扶手加長。坐面軟屜,邊抹底部壓一道利落的窄平線。座下三面安裝拼接成長方矩形透光的牙條,背面則是壼門牙子,空靈不笨重腿。間同安步步高趕棖,兩側面的橫棖下各安刀牙條,起到加固作用。
來源:何孔餘(祥)先生舊藏。
展覽: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1998。
深長的躺椅或床榻可謂絕無僅有的藝術珍品。其結構與通常的矮靠背玫瑰椅基本一致,即椅子後上截和椅圈均以格肩榫卯榫接於椅子大邊,而形成椅子的前後腿。有趣的是,遵循慣例,該椅的卯頭皆於椅邊矮扶手處露出,而該矮扶手實際上是躺椅的前後欄杆。羅鍋棖置於椅腿較上部且形成長方形盒狀,並起邊抹線腳,一如某些方桌或長方桌所常用的線腳。躺椅後背及兩側的欄杆十分引人注目。欄杆飾以纏繞的龍紋。每塊欄板均以勁健的雕工用整塊黃楊木雕成。該件躺椅大約曾置於戶外或遊廊,故腿足末端殘損並不得不後配了牙條,該躺椅很可能原有一個可挪動的曲狀藤製靠背,其曾鉤連於矮欄杆上,並曾與扶手牙條相鎖連,以使藤製靠背直立不移。
靠背和扶手的發展和運用,無疑使席地而居的生活更為舒適,並延用於椅類。在檀香山藝術學院所藏的一幅明代陳洪綬(1598年至1652年)所繪的手捲“陶淵明起居圖“中,一個文人正舒展雙腿,閒靠於一件獨立的靠背中(G. Ecke 1991,第71頁,圖11)。靠背用於椅類的例子還見於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手捲,傳為宋代劉松年(約1150 - 1225年後)所繪的“山水四景”圖中,一個文人正垂腿倚坐於一張類似的躺椅上,椅背附有一個由數段攢成及帶枕頭的靠背(Handler 1992b,第35頁,圖13)。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黑漆靠背,傳為雍正年間(1723-35)之物,飾以描金,為展現靠背用於炕上或其它平面之上的具體例子(朱家進1988,第38頁,圖11)。其基座無腿足,僅以三面透雕幾何紋的矮棖組成。靠背上部蒙以織品,整個靠背為一如畫架的兩條支腿斜撐),儘管照片中這件靠背看似較小,其實際尺寸與洪氏所藏躺椅,很接近,事實上,其寬度和進深還大於洪氏藏品,高:30 1/4英寸(78厘米);寬:32 1/4英寸( 82.4厘米);進深:60 5/8英寸(154厘米)(朱家進1988,第38頁,圖11)。
- 安思遠(“洪氏所藏木器百圖”)

估價 :
HKD: 3,800,000 - 6,000,000
USD: 484,700 - 765,000

成交價:
HKD: --

上一件 拍品 998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