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0 秋季拍賣
觀古II — 玉器金石文房藝術

900
銅鎏金嵌玉龍鳳紋十四方銙(唐)

The largest, 6.6 cm. (2 5/8 in.) wide


方銙一套共十四塊,銙有長方形、方形兩種,均為正面紋飾,背面素面。器外壁以銅胎鎏金,底托呈長方形,帶板內鑲玉,質地細膩,堅實縝密,光澤感較強。背部雕出玉質榫,用以嵌飾革帶。整組正面鏨刻龍鳳紋及纏枝花卉紋樣,其中:方形鳳紋帶板長方形七件,魚子地,鳳作昂首立姿,曲頸,雙目圓睜,彎喙長而尖,伸展雙翅,尾翎上揚,意欲騰空而翔,通身以細密陰刻線示羽紋,頸部有開光錦地點綴,形態舒展。長方形螭龍紋帶板一件,浮雕螭龍一條,螭龍作走地姿態,獨角長鬣,昂首前視,一前爪揚起,作張口怒吼之勢,鱗紋立體感強,五官清晰,身姿極具動感;方形卷草紋帶板六件,構圖疏密有致,枝葉蔓連翻卷,刻畫精細,底露玉石,金玉相映,分外華美;其中一件中心鑿有古眼。古眼的功能與九環蹀躞帶上的環相同,用來系掛物件。此套鎏金帶銙鎏金保存完好,色澤亮麗,紋飾極為精美,窮工殫巧,展現出唐代貴族階層之奢華生活,亦反映出當時工匠的高超技藝。雕刻刀工精細,碾琢有力,線條流暢自如,當為藏家珍視。
銙為帶銙,革帶上用以裝飾的片狀物,本由南北朝時期的蹀躞帶衍化而來,唐代以後遂成定制,可以其質地、形狀、數量和紋樣辨其等級。銅鎏金嵌玉石器及金玉合器是唐代玉器中出現的一種新氣象,雖然為數不多,但件件精品。它和金銀鈿工及銅鏨刻結合,金碧輝映,富麗堂皇,體現了唐代高超的玉雕技藝,它所具有的特殊含義,更體現了至高無上、至尊至寶之境界。
來源:集珍齋舊藏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著名考古學研究所教授Dr. John K. Fong (Fang Jinpei) 舊藏,1988年售讓予著名作家Marilyn G. Hamburger, 由現藏家保存至今
大唐盛世 天子威儀
—淺論重要收藏龍鳳紋鎏金嵌玉十四方銙
「環列從容蹀躞歸,光風駘蕩發紅薇。」—唐 權德輿
有唐一朝,經二十一帝,自隋末群雄並起,逐鹿中原,617年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至朱溫篡唐,歷二百八十九年。曾萬國來朝,雄冠於世,朝貢之國多達三百餘。 疆域遼闊空前,極盛時東起日本海、南據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貝加爾湖畔,是中國自秦以來第一個未修據胡長城的大一統王朝。其間青史留名者數不勝數,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白居易,顏真卿,吳道子,李龜年等,袖然舉首,風華絕代。而本品,便是來自那個曾經輝煌絕世,且歷經千餘年依舊存在於每個中國人記憶深處的偉大時代-唐。
唐朝尊貴的氣質,不僅僅體現在文化與內涵上,同樣存在於藝術與細節之中。中國古代衣著特點之—就是穿長衫,腰部需用絲帛或革帶束住,唐代的衣著制式很大程度上沿襲了隋代與北周。而分尊卑、明貴賤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對於帶銙的使用。《舊唐書·輿服志》:「衣裳有常服、公服、 朝服、祭服四等之制。」作為具有鮮活時代特徵的官員常服,其腰帶之制的逐步完善是對唐代官員服飾制度化的重要表現。銙,又稱胯等。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詩云:「通犀排帶胯,瑞鶴勘袍花。」銙為腰帶飾物,是釘綴在身後一段帶鞓上的片狀牌飾,其制最早源於胡族的鈎落帶,此帶除裝有金屬帶扣之外,有的還綴上一種牌飾,以金屬為之,上或鑄鏤空紋樣,通常作動物或幾何形,亦被稱為金鏤帶,而在金鏤帶的發展過程中又形成了蹀躞帶。在南北朝後期與隋代,最高級的蹀躞帶裝十三環。《周書·李賢傳》:「(高祖)降璽書勞賢,賜衣一襲及被褥,並御所服十三環金帶一要。」唐初開國功臣李靖就曾受賜十三環玉帶。《新唐書·李靖傳》:「(李)靖破蕭銑時,所賜於闐玉帶十三胯,七方六刓,胯各附環,以金固之,所以佩物者。」可見即便尊如李靖,也不過曾受賜十三銙,其中唯有七方。
《新唐書·車服志》:「(唐高祖朝)一品、二品銙以金,六品以上以犀,九品以上以銀,庶人以鐵。」又「(唐高宗朝)以紫為三品之服,金玉帶銙十三 ; 緋為四品之服,金帶銙十一;淺緋為五品之服,金帶銙十 ; 深綠為六品之服,淺綠為七品之服,皆銀帶銙九。」 唐代規定,官員著常服均用腰帶,其中三品 以上金玉並用,最重玉銙「唐制 : 五品以上皆金帶,至三品則兼金玉帶。《通鑒》,『明皇開元初, 敕百官所服帶,三品以上,聽飾以玉。』」可見當時,唯有三品以上的大員,才能享用到紫服,與金玉制之銙,不可逾越。《唐會要》卷三十一的「章服品第」條便提到:「(上元元年八月二十一日敕) 四品服深緋,金帶十一銙;五品服淺緋,金帶十銙。」可見有金至十一銙者,已然是四品之大員。李白《敘舊贈江陽宰陸調》 詩云:「腰間延陵劍,玉帶明珠袍。」玉銙之珍貴,可見一斑。本品為鎏金嵌玉十四方銙,並兼祥龍瑞鳳紋飾,其尊貴等級,不言而喻。王光庭詩「玉碾盤龍帶,金裝鳳頸驄。」所言便是如是。震驚世界的何家村窖藏於1970年就曾出土過十件帶銙,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那九環十四銙蹀躞玉銙,其中方銙九、柿蒂紋方銙二、有孔尖拱形銙三等,十分震撼。另有1992年於陝西長安南里王村竇皦墓(唐太宗之親戚)出土,現為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的鎏金嵌珠寶玉帶銙,上海博物館藏伎樂文玉帶亦只有十一件方銙。2000年八月在西安市西郊出土的一套帶銙,其中方銙4件,圓銙6件,等,亦是十分精彩。而唯一一套完整的十三環十四方銙蹀躞金玉帶則是於2013年出土於揚州隋煬帝楊廣墓,史書記載,南北朝至隋代,天子革帶附十三環,本文介紹的這套雖可從方銙中窺見供穿戴環之孔,惜千年之後,環均已失,唯余金玉帶。
此套方銙上的紋飾亦有十分有趣之處,相似造型之鸞鳳紋始見於漢代,沿至唐,於畫像磚上多有出現。而最為相似之例子,莫過於1971年西安市灞橋區郭家村出土的唐代金鳳,現存西安博物館。無論是造型、刻畫、細節與神態,與本品都是十分相似的。大英博物館藏鎏金鳳鳥紋銀盒,雖然稍顯簡略,其神態、造型與姿勢亦是十分相似的。而龍紋可參考例子亦多,如常州市金壇區博物館藏的唐代金投龍等。唐代的文獻曾載每副玉帶銙可售三千貫,當時長安城裡的一個小宅院也就值兩百貫左右。可見此套多達十四件的鎏金嵌玉方銙是何等的珍惜,而縱觀館藏與考古資料,類似數量的方銙依舊是十分罕見的。
此套鎏金嵌玉十四方銙原為集珍齋舊藏,經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著名考古學研究所教授:Dr. John K. Fong (Fang Jinpei) 所秘藏,曾著書《Symbols and Rebuses in Chinese Art》、《Treasures Of The Chinese Scholar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In Chinese Culture》等,此套方銙於1988年售讓予著名作家Marilyn G. Hamburger。由現藏家保存至今,傳承有序,實屬不易。

估價 :
HKD: 1,000,000 - 1,500,000
USD: 129,000 - 193,500

成交價:
HKD: --

上一件 拍品 900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