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x 6.5 cm. (3 5/8 ×2 1/2 in.)
中華古硯,以端硯、歙硯聲名最著,然有清一代,松花石硯品埒端歙,成為大清鼎盛時期帝王之最愛,且滑不拒墨,澀不滯筆,扣之如銅,清脆悅耳。因松花石品類繁多,諸如松江靜水、紫袍玉帶,紫雲煙、赤柏紋、金鑲玉,綠靜、龍眼、鳳眼、雙彩、朝霞等,所以雕琢成硯,亦色彩紛呈,各有其妙。
本品為方形綠色松花石硯,石質潤澤,全硯通體有深淺不同之綠色天然橫紋。硯面呈瓶形,硯緣內側起棱,硯池下凹,硯面留一較粗的圓形墨堂,尚稍留墨痕,餘皆打磨光滑。硯背起寬棱,中央下凹處陰刻行書銘“以靜為用,是以永年。”並陰刻二行四字篆體方印“康熙宸翰”,大有道家深意,也可看出康熙帝對漢文化之推崇。
硯盒為紫色方形硯盒,硯蓋與盒身均以橋頭石製成,籍由硯來扣合。盒身全紫色,呈光素,硯蓋則用紫黃二層色石琢製而成,蓋面紋飾為暗黃色,地子為紫色,浮雕一株老梅自硯面左端伸出,向右方生長,枝杆嶙峋,頗具雅意,梅花有的綻放爭春,有的含苞待放,枝枝竹葉搖曳其後,繾綣動人。其細微處刻勒之精道、緻密,處處體現其皇家貴氣。
《西清硯譜》和《格致鏡源》二書皆云,松花石被取用成硯,始於清聖祖康熙,康熙還為自己能發掘新材製硯而撰文以志其事。康熙帝不僅將此種材質製硯以於自身御用,而且恩賜群臣,欲籍以達籠絡、統禦之功。本品所用之硯銘,屬康熙首創,僅臺北故宮博物院就藏有近二十方使用此銘之松花石硯,且多琢於硯背。其用橋頭石質黃、綠、紫色重叠之特色,雕琢出與盒色不同之紋飾,也是從康熙朝開始,而後成為松花石硯盒常見的裝飾方式。本品硯盒上的竹、梅紋飾於康熙中後期出現,且此類梅竹圖題材,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之松花石硯盒上多次出現,紋飾都基本雷同。直至雍正帝也承前朝遺緒,亦以松花石硯為駕馭群臣之利器,且硯銘、紋飾也多有傳襲前朝,僅鈐印不同。由此可證,清宮造辦處的一份圖案設計稿可多次使用於不同之松花石硯,而不忌諱。也可從另一個側面證實,正是康熙奠定了松花石硯宮廷御用和賞賜之制式、風格及標準,雍正、乾隆雖有創新,但都以此為源,不越其宗。
此硯石質溫潤細潔,紋理自然清晰,形制規整嚴謹,紋樣精細傳神,落款工整大方,線條自然挺拔,打磨一絲不苟。造型之精準,色彩之明麗,非御用之品不可作。近幾年的拍賣市場上,本已寥若星辰的清宮綠松石硯多配木盒,本品為橋頭石原盒,品相完好,來源有序,更為少見,誠為康熙時期宮廷造辦處製作之御硯珍品。
來源:美國藏家舊藏
參閱:《品埒端歙:松花石硯特展》,臺北故宮博物院,2008年,第90-91頁,圖21、第132-135頁,圖42、圖43
估價 :
HKD: 1,250,000-2,250,000
USD: 161,100-290,000
成交價:
HKD: --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