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cm. high
「天」款
直口、豐肩、鼓腹,罐蓋直平,模仿明成化天字罐造型,通體用青花礬紅繪飾海獸圖,畫面仿永宣,先用青花繪出海獸紋以及蓋沿、口沿以及罐足部的裝飾紋飾,燒成後,用礬紅在留白處繪海浪紋,二次燒造而成。海獸形態各異,有火馬,有牛頭、虎爪、馬尾組成的瑞獸,有帶翼飛魚,或回首而望,或騰空飛翔。青花發色淡雅,與礬紅相互輝映,頗具特色。底部有青花雙圈「天」字款,為清雍正時期仿明之作。
清雍正 青花礬紅海獸圖罐賞析
天字罐創於明成化年間,由景德鎮御窯廠生產。尺寸相近,形制均為直口、短頸、豐肩圓腹,淺圈足,造型秀巧,胎體輕薄;外壁以鬥彩裝飾,常見海水雲龍紋、海獸紋、海馬紋、纏枝蓮紋、夔龍紋、纏枝瓜紋等;因底部有青花 「天」字楷書款而得名,堪稱一代絕品。
從康熙到道光各朝,清代窯廠都有模仿成化官窯鬥彩作品,俗稱官仿官(官窯模仿官窯)。雍正時期對成化鬥彩的模仿已臻於成熟,其繪飾更顯精細。據《清宮造辦處活計清檔》記載,雍正七年四月十三日,太監劉希文交來成窯五彩瓷罐一件,無蓋。雍正下旨「著做木樣呈覽」。二十日做得一件畫五彩木樣呈覽,雍正下旨燒造,並批復「將此罐交年希堯添一蓋,照此樣燒造幾件。原樣花紋不甚好,可說與年希堯往細裡改畫。」此處「五彩瓷罐」應為我們所討論的鬥彩瓷罐,可見雍正時期仿成化的鬥彩罐是在模仿的基礎上,結合當時的審美有所改良,其代表有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雍正鬥彩雲龍紋蓋罐、清雍正鬥彩團花菊蝶紋蓋罐、清雍正鬥彩花蝶紋蓋罐、清雍正鬥彩海水異獸紋蓋罐,均胎質瑩潔細膩,繪畫精工,是雍正官窯仿成化鬥彩之作,仿古創新,創一朝之美。
本拍品直口、豐肩、斂腹,罐蓋直平,造型端莊小巧。造型與清雍正鬥彩海水異獸紋蓋罐基本相同。但此拍品並非複製成化鬥彩的海獸天字罐, 而是在其基礎上改用青花礬紅為飾。青花礬紅始於明初宣德時期,是釉下青花同釉上紅彩(礬紅)相結合的一種彩繪工藝,經高溫、低溫二次燒製而成。常見圖案為海水行龍或海獸,先在釉下用青花描繪海水,留出行龍或海獸紋的空白地,高溫燒成後再在空白地上用礬紅彩繪,然後低溫二次燒成。以青花作海水波濤,礬紅描繪游龍、海獸,紋飾設計生動,色彩對比鮮明。青花礬紅海獸圖的品類不多,常見碗和高足杯/碗。 美國克利夫蘭藝術館藏青花礬紅高足碗,香港蘇富比2013年10月8日,編號3029,以及天民樓藏瓷中的明宣德青花紅彩海濤魚獸紋高足杯與本拍品基本一致,以礬紅繪海浪為地,以青花繪海獸為飾。上海博物館所藏高足碗與此相反, 外壁青花繪海浪,留白處以礬紅繪出海獸。拍品的紋飾遵循明宣德器構圖,唯海獸造型略有變化,繪飾更為精細,乃清代官窯慕古之作。
罐外壁以細膩的平行線條繪成波浪翻滾的紅色海面,線條均勻細膩,海浪中以青花繪各種海獸飛翔於海波之上。海獸形態各異,有火馬,有牛頭、虎爪、馬尾組成的飛獸,有飛翼魚身的怪獸,或回首而望,或騰空飛翔。罐口一周青花圓圈紋,肩部以變形蓮瓣紋過渡。青花發色淡雅,與礬紅相互輝映,頗具特色。罐底脛足承接仰蓮紋,紋飾設計層次分明而井然有序。罐蓋頂部亦是紅色波濤上一尾飛魚,與罐身圖案相互呼應。罐底部為雙圈「天」字楷書款。與明宣德時期的青花紅彩不同的是,雍正御窯廠之作更為細膩精巧,青花發色不似蘇麻離青之濃豔暈散,線條則顯得細密精緻。此拍品尤其在繪製海獸上,利用青花發色的濃淡,形成圖案的明暗對比,更具立體感,體現了時代特質。
清朝歷代的官窯裝飾,常用青花礬紅工藝,青花礬紅海獸圖常見於碗上,如瀋陽故宮博物院所藏清乾隆青花抹紅海水異獸大碗。此碗主體紋飾基本與拍品一致,海獸立於波浪之上,青花礬紅二色更為濃豔,對比鮮明,卻不如本拍品的清新淡雅。
拍品瓷質瑩潤、胎骨潔白堅致,繪製細膩精工,特別是以點彩的方式模仿永宣時期青花的鐵銹斑效果,將混水、點染等渲染技法綜合運用在青花彩繪上,而青花濃淡有致,採用明暗畫法凸顯海獸肌肉的立體感,帶復古之風,又具雍正朝內斂工致之美,十分難得。
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估價 :
HKD: 1,400,000 - 2,000,000
USD: 181,000 - 258,000
成交價:
HKD: --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