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1 春季拍賣
觀古II — 金石文房藝術

1023
銅彌勒佛立像

40.2 cm. (15 7/8 in.) high

「景明三年四月二十日」款
景明三年四月二十日,北林逢村弟子皇甫改慜,為亡過父母,見存夫妻,願家口平安,敬造佛像一軀,闔家大小常與三寶供養。 彌勒佛:亂世未來佛
銅彌勒佛立像,盡展北魏雕塑藝術之精粹,立姿造形受犍陀羅藝術風格影響,靈動有力,氣勢尊貴非凡,且沈穩碩大,乃現知私人收藏中尺寸最大者,品相幾近完美,焰形背光綴三佛,佛面慈笑,神聖威嚴。

背光銘供養文,紀年景明三年(502年)四月二十日,「北林逢村弟子皇甫改慜,為亡過父母,見存夫妻,願家口平安,敬造佛像一軀,闔家大小常與三寶供養。」
文中雖簡稱「造佛」,觀此像之儀軌,應屬彌勒佛,即未來佛。參考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著名造像,立姿相近,背光類同,刊錄於 Denise Patry Leidy 及 Donna Strahan,《Wisdom Embodied: Chinese Buddhist and Daoist Sculpture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紐黑文,2010年,編號7a,銘文紀年524年,中央造像為彌勒佛。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品與本例相似,彌勒佛體態穩重,覆以厚實袍服,屬六世紀洛陽宮廷風格,內袍之上綴長形披衣,飄帶結飾於前,衣褶垂墜飄逸二側。二品均作類同焰形背光,右手掌上舉,左手朝下,意謂阿彌陀佛自淨土下生,救助眾生,接引極樂世界。此二例造像,或為兜率天彌勒佛,而供養人皇甫改慜之祈願則為彌勒佛接引雙親,前往兜率天極樂世界。

拓跋氏出身中亞鮮卑族,建立北魏後,致力塑造其政權正統性,崇尚同為外來之佛教,佛教茁壯於當時政治動盪與社會流動文化劇變的背景下,造像藝術初受犍陀羅、中亞風格影響,漸得漢化,北魏孝文帝一朝(471-499年),漢化活動達到巔峰,並遷都大同至東漢舊都洛陽。

北魏孝文帝納漢服傳統於拓跋族衣著,此風尚並延續於繼任之宣武帝年間,即本像製作之時。本像斷代西元502年,藝術風格展現此中演變過程。造像身軀豐滿,姿態高貴,展現犍陀羅及中亞造像風格影響,大型火焰背光,以及佛面微笑,則更易為中國信眾所接受,兩者均屬五世紀早期特色。而佛像身形高挑,反映高度之重要性增加,而裙褶疊曲有序,背光火焰刻劃清晰,氣韻生動,神彩宛如書法揮毫。

佛像通肩式之外袍,自肩膀垂直而下,衣褶如波浪流動。其風格特徵,早見於四世紀末、五世紀初,被稱為烏仗那式(Udayana Style),烏仗那乃古巴基斯坦,斯瓦特穀一帶舊名,屬早期犍陀羅,風格源自高古犍陀羅造像與早期中亞文化,反映出古典希臘化藝術與古印度的深遠影響。此類袍服衣褶明顯之印度佛教造像,風行於此朝聖旅者不絕之地,如五世紀初法顯(399-416年)便曾造訪此地。也有印度佛教大師遠來東方,雕像風格或藉此傳入中國。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所藏一件極為重要的鎏金銅佛,便可見證此造像風格的傳播,經由銘記辨識其身份是彌勒菩薩,紀年486年,身著由雙肩下垂且帶有波浪衣褶之僧袍,錄於 Denise Patry Leidy 及 Donna Strahan,前述出處,編號4。

五世紀時,彌勒淨土宗盛行於中國北方,彌勒既為兜率淨土之菩薩,亦是成就人間淨土的未來佛。南北朝紛亂之際,戰事頻傳,百姓生活顛沛流離,遂而渴求心靈寄託,嚮往祥和淨土。此像脇伴三佛,或為過去佛,象徵三世佛或一切諸佛,救度眾生、往生淨土之成就願力。

來源:Nelly Chaulmontet先生舊藏,日內瓦
參閱:俄軍主編:《莊嚴妙相—甘肅佛教藝術展》,西安:三秦出版社,
2011年版,第56頁
Denise Patry Leidy 及 Donna Strahan,《Wisdom Embodied: Chinese Buddhist and Daoist Sculpture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紐黑文,2010年,編號7a

估價 :
HKD: 1,500,000 - 2,000,000
USD: 193,500 - 258,100

成交價:
HKD: 1,534,000

上一件 拍品 1023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