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1 春季拍賣
觀古I — 中國古代玉器

792
玉人三件一組

The largest, 7.7 cm. (3 in.) high


玉質細膩,呈灰白色,局部有鈣化沈積。圓雕玉人三件一組,玉人坐姿,頭部略顯大,梳發髻,戴冠束帶,粗眉三角眼,鼻子寬大呈三角形,顴骨高凸,咧嘴露齒,喜笑顏開,數條抬頭紋清晰的刻畫在額頭上,臉部淺浮雕出五官及面部肌理,頭部兩旁飾大耳,嘴角有對稱髭須,腦後以陰線刻出條理有序之發絲,身穿交領長袍,袍上以陰線飾出衣紋褶皺,袍袖寬大,露出手腕及小臂。三人動作各異,手部刻劃清晰,或手握、扶膝上,或手揚起於胸前,或手揮舞至肩上,表情幽默誇張,似進行諷誦、說唱或滑稽戲表演。整體以寫實技法雕琢,五官清晰,勾畫人物表情及動作十分細膩,細察紋飾間留有推磨痕跡,刀法簡潔利落,粗獷自然,線條流暢,生動可愛,表現出漢代玉雕人物工藝特徵。

漢代人的娛樂生活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史記·滑稽列傳》:「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諸如六博、投壺、蹴鞠、博煢、行酒令、俳優戲等,風尚遍布城鄉,其中「徘優戲」實際上就是滑稽戲與說唱表演,其風格詼諧風趣,大致以調謔、滑稽、諷刺為主,以搏得聽眾一笑。從文獻記載來看,兩漢時期無論民間還是宮廷,俳優說唱表演都非常流行,《漢書·霍光傳》:「擊鼓歌吹作俳倡」,顏師古注釋「俳優,諧戲也。」 它由先秦時期的優人諷諫發展而來,到漢代則逐步向專門引人發笑的滑稽表演,雖保持一定的寓意,但多是以娛樂表演成分為主。
漢代人在室內地面席地而坐,或使用床、榻、枰(小坐具) 就座時也需配合席使用,為避免席角捲起,席之四隅要置放鎮器。漢代鎮器常常以實用性與裝飾藝術巧妙地結合,多為銅質、玉石質,華貴者施以鎏金、錯金銀或鑲嵌玉貝工藝,器形常製成盤伏的瑞獸、禽鳥、龜蛇或人坐姿等,重心較低不易倒伏,造型豐富,為當時單調的室內佈置增添活潑、華美的裝飾色彩。《九歌·湘夫人》:「白玉兮為鎮。」注「以白玉鎮坐席也」。從此組玉人形製來看,應為鎮器無疑。

與本品相似例證可見河北博物院藏「西漢中期說唱俑」,兩俑一對,臉部突出袒胸露腹,衣紋錯金,臉部顴骨突出,表情滑稽,一手五指張開上舉至耳部,一手置於膝上,這些銅鎮均為俳優藝人說唱的形象。有一些在形製、尺寸、裝飾工藝上完全相同,故有學者推測此類貴重材質的鎮器可能由朝廷統一頒賜。

世界知名文物保護專家John Twilley 2003年於美國做的科技檢測報告對此組說唱玉人,做出過較為權威的玉石材質鑒定:其玉料呈灰黃色,打光局部泛黃綠色,為蛇紋石玉類,質地較軟易於雕琢,外有氧化鐵包裹層。玉人頭部有鈣化痕跡,身體底部因礦物溶解及磨泐呈現粗糙化器表,局部露出原生玉石的帶狀紋理,裂處呈淡綠色澤;從刻工細節分析,製作者似應以平口刀具雕琢,並砣磨曲面至光滑。從表面的顆粒代表性沈積物來看,沒有發現任何現代或人造磨料成分,鑒定其材質與其漢代特徵的刻工來源一致,屬於同一時期。從前例來看,此三件玉人很可能與英國東亞博物館所藏的一件形製、紋飾相同的玉人為一套四件,流傳過程中散佚兩處,可資參閱。

整組人物一組三件,造型穩重,周身打磨光滑,雕工粗中見細,人物刻畫神形兼備,尤其對人物面部表情塑造到位,笑容可掬,生動再現了漢代說唱藝人表演的瞬間,頗富生趣。也反應了這一時期物質生活的豐裕和精神世界活動的寬廣,成組保存,十分難得,可稱漢鎮中的珍品。

來源:美國藏家舊藏,2001年購於紐約Walter Randel Gallery
附世界知名文物保護專家John Twilley 2003年於美國做的科技檢測報告

參閱:《The Museum Of East Asian Art: Jades From China》(Bath England), Angus Forsyth & Brian McElney, 1994年, 第242頁, 圖版134
《中國青銅器全集12秦漢》,文物出版社,1993-1998年,第43頁,圖132

估價 :
HKD: 1,800,000 - 2,200,000
USD: 232,300 - 283,900

成交價:
HKD: --

上一件 拍品 792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