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1 春季拍賣
觀古I — 中國古代玉器

923
18-19世紀
黃玉印三方一組

The largest, 2.7 cm. (1 1/8 in.) wide

印文「與和氣游」「斂福宜民」「含經味道」
黃玉質,色青黃,玉質溫潤如脂,瑩潔細膩,局部巧有褐色斑沁,為黃玉中之佼佼者。印三方,瓦形鈕,其中兩印為正方形,一印較小為長方,形制簡潔,鼻鈕中間掏空,印體切割規矩,上部作覆鬥式,覆鬥較小。印文篆書:「與和氣游」「斂福宜民」「含經味道」,文字篆法流暢,筆划圓整秀逸,均勻而有力度,顯示出製作者相當精湛的琢玉技術。整器雕琢和拋光都極為精細,風格簡捷素雅。其中「與和氣游」一枚為長方,應屬引首章,其餘兩枚正方形屬於壓腳章。印承以原裝硬木束腰鏤雕卷草花卉紋印幾,四足,幾面上有印池,以璽印大小而作。玉印材質溫潤,色澤純潔,印材小巧,但材料極其優良,體態規整,鈕式古樸典雅,刻工嫻熟沈穩,造型方正渾厚,具有沈靜安詳之美,可謂小器大樣,三件一組更添貴氣。其印文都分別在《清代帝後璽印譜·乾隆卷》中有明確著錄,清代用寶制度嚴格,寶璽形制、篆文亦有嚴格法度,從它們的形狀鈕雕和內容判斷,應該是一組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用璽印。無論是組璽的組合方式還是印文內容都顯示出乾隆皇帝璽印的一些特徵,以及乾隆皇帝的內心世界和為政情懷。

清代皇帝的寶璽,絕大部分得以保存至今,種類齊全,體系完備,從不同側面勾勒出清代皇帝自身的性格特點、生活情趣、文化修養,成為難得的宮廷史研究資料,而其中乾隆皇帝的御用璽印可以說非常具有代表性。郭福祥認為乾隆皇帝的御用璽印中有「相當數量的由一方引首章和兩方壓腳章組成的三方一組的組璽。這種組璽又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引首為宮殿璽,兩方壓腳為詩文警句璽,用以說明殿名璽中殿名的含義及來歷,可以稱之為宮殿組璽;一是引首和壓腳都是成語璽,在內容上可以相互註解,可以稱之為成語組璽。」此套組璽它們印文內容更為特殊,它們既是乾隆生平所喜詩文警句,又是他親題之宮殿匾額,設計者將「斂福宜民」「與和氣游」「含經味道」放在同一組璽之中,決非隨意而為,結合清宮重要建築的營建、重大政治歷史事件變遷及弘歷本人起居、行跡來考察,才能明瞭這種印文組合之中所展現出來的帝王心跡,亦可追尋往昔的御園勝景。

「斂福宜民」為內廷建福宮內撫辰殿中乾隆題額,據養心殿造辦處檔案記載:乾隆十四年十月十五奉旨製作「斂福宜民匾一面,對一副,著掛在撫宸殿」,並「於乾隆十六年四月初一日將匾對等俱掛訖」。建福宮位於內廷西路西六宮西側,清乾隆七年(1742)利用乾西五所之西四所及其以南的狹長地段修建而成,於嘉慶七年(1802)重修。院落從建福門起,門內居中為撫辰殿,殿內乾隆御筆額曰:「斂福宜民」,聯曰:「生機對物觀奇妙,義府因心獲所寧。」建福宮是紫禁城建築室內裝修的代表作,初建時擬為乾隆皇帝「備慈壽萬年之後居此守制」之用,後因故未行。乾隆帝十分喜愛建福宮,時常到建福宮花園遊憩,吟詠也頗多,還將他最鍾愛的珍奇文物、書畫收藏於此。另外,乾隆亦在頤和園等多處使用此印:宜芸館南壁上有乾隆臨摹米元章(米芾)書法石刻,上鈐印篆印兩枚,其一即「斂福宜民」;清漪園清華軒碑廷中有乾隆御製《西師詩》碑(1758), 其上亦鈐有此印,說明乾隆對此印之喜愛。

「含經味道」,典出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至若齒危發秀之老,含經味道之生。」意指心中時時以儒家正道規範言行,體味其中的精義哲理,為瀛台涵元殿東室匾額。瀛台四面環水,只有北面一橋與岸邊相連。涵元殿是瀛台的正殿,殿坐北面南,殿原名為香扆殿,乾隆六年改題殿名。殿東室額為「含經味道」下有楹聯:「四面波光動襟袖,三山煙靄護壺洲。」西室聯曰:「於此間得少佳趣,亦足以暢敘幽情」,均為乾隆親筆御書。涵元殿是清代皇室在瀛台遊覽、休息和筵宴的主要場所。康熙、乾隆時,經常在這裡賞宴王公宗室、大臣權貴,君臣一起飲酒作樂,聯句賦詩,場面隆重,熱鬧非常。乾隆十八年(1753)秋八月,乾隆大宴皇室及大臣150多人,乾隆心花怒放,高興之余命畫院繪圖於涵元殿壁間,以紀其勝。為其殿題額此四字,展示出乾隆皇帝著意於遊樂筵飲之地自我警省,自我鞭策,自有其會心之處。

「與和氣游」,語出《漢書·王褒傳》:「恩從祥風翱,德與和氣游。」意為時刻保持心態平和,不急不躁、不偏不倚。原為圓明園長春園之蒨園乾隆親題匾額,下承楹聯:「是處暢觀頗役目,此間閟景足澄心」,於乾隆十七年(1752)七月十五日安掛,今已不存。紫禁城寧壽宮樂壽堂仙樓今亦存有乾隆御題的此匾,《北京宮苑圖考》:「養性殿後,為樂壽堂。……樂壽堂樓上,匾曰‘與和氣游’;後樓上下,北向皆有對聯;堂後,門內南向匾曰「樂壽堂」。此堂乾隆嘗寢居之,乾隆以後,慈禧後亦嘗居焉。」乾隆皇帝以此堂為退位後的寢宮,御題「座右圖書娛畫景」聯句,故此堂亦稱寧壽宮讀書堂。現西藏博物館藏、乾隆皇帝御筆《寫壽娑羅樹並贊》(又稱《祈壽長椿圖》),是1780年乾隆皇帝為六世班禪壽辰延壽祈福而親筆繪作,圖中的娑羅樹四周及枝杈間鈐有四枚印,其中一枚方形篆印「與和氣游」,可供參考比較。

瓦鈕為鼻鈕的一種,印體上端突起成拱形,中間有穿孔,為戰國至明清各期璽印中常見鈕式。早期印體上鑄成環狀的印鼻,戰國至秦的鼻鈕狹而低,漢以後漸趨高聳,鈕面亦增寬,類似覆瓦稱瓦鈕。明清時期文人士大夫之間有雅好蓄印賞玩的風氣,仿古鈕式的大量出現。一部分私印以恢復古制為尚,秦漢時期各種鈕形成為此期銅印、玉印借鑒仿作的基本模式,瓦鈕印以其典雅古樸、方正挺拔之美成為清宮仿古印紐之代表。此套組璽應該是乾隆皇帝常用的一組小璽,在清宮所藏的書畫作品、重要碑刻上可以見到其鈐用的痕跡,只不過三方小璽並未同時出現在同一幅作品上,似用來分開鈐蓋的。其鈕及印體形制皆仿漢朝制式,形制方正,用材規矩,不琢細工,器形上圓下方,稜角整齊分明,印體素面無紋。印文篆書書寫氣韻內斂,端嚴躬謹,與印體相互呼應,篆刻刀工精湛,起承轉合間婉轉自如,印文皆意蘊深厚,具有皇家氣度。

來源:英國倫敦馬錢特舊藏

參閱:故宮博物院編、郭福祥主編,《清代帝後璽印譜(第5冊):乾隆卷1》,北京:故宮出版社, 2013年,第24、25、82頁
郭福祥:《明清帝後璽印》,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第169頁
張榮選編,《養心殿造辦處史料輯覽(第4輯)乾隆朝》,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5年,第232頁
朱偰:《北京宮苑圖考》,大象出版社,2018年,第209頁
故宮博物院,《圓明園匾額楹聯通解》,故宮出版社,2017年,第365-366頁
李文君編著,《西苑三海楹聯匾額通解》,岳麓書社,2013年,第5頁

估價 :
HKD: 200,000 - 300,000
USD: 25,800 - 38,700

成交價:
HKD: 531,000

上一件 拍品 923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