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彩 畫布
97 × 162 cm. 38 1/4 × 63 3/4 in.
款識
Mathieu 79(右下)
出版
2003年,《喬治・馬修:匠心50年》,赫瓦斯出版社,巴黎,第321頁
展覽
1979年5月9日至6月1日,「喬治・馬修:油畫及水粉近作展」,維登斯坦畫廊,紐約
來源
紐約維登斯坦畫廊
亞洲私人收藏
凝東方靈想,奏宇宙強音
巔峰經典致敬抒情抽象大師馬修百年誕辰
法國知名雕塑家羅丹(Auguste Rodin)曾言:「一個規定的線通貫著大宇宙,賦予了一切被創造物。如果他們在這線裡面運行著,而自覺著自由自在,那是不會產出任何醜陋的東西來的。希臘人因此深入研究了自然,他們的完美是從這裡來的,不是從一個抽象的『理念』來的。低能的藝術家很少具有這膽量單獨強調出那要緊的線,這需要一種決斷力,僅有少數人才具有。」一語道破貫通古今、連接東西「藝術美」的命門所在。
在羅丹過世後的第4年,那個如其所言具備能力的「少數人」,誕生於法國布洛涅(Boulogne-sur-Mer),並成為西方戰後藝術體系中一個特出的存在——在1940年代他前所未有地從東方文化中尋找到對當時西方風行的理性幾何抽象主義的革新及突破點,以獨步全球的抒情抽象表現,成為歷史上首位將東方書法融入抽象繪畫的西方藝術家,用線條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在西方掀起一場美學革命,他便是歐洲抒情抽象主義的奠基人——喬治・馬修(Georges Mathieu)!
抒情狂草的序章
成長於輝煌與落魄並存的二戰期間,家世顯赫的馬修於里爾大學(University of Lile)攻讀法律,卻對文學及哲學尤感興趣,在大量閱讀積累與自省中,前人偉大的思想深刻其心胸,將他引進了藝術的大門,亦成為其日後創作中高度精神性之殷實基礎。1945年,馬修恢弘壯闊的藝術生涯正式拉開帷幕:他開行為藝術先河,以實驗性的「滴流」技法創作作品《消逝》,比美國抽象主義大師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47年首次使用的「滴畫法」更早兩年。很快他又自創「導管主義」(Tubism)——直接從罐裝顏料擠出條狀色料作畫,並在創作中一反枯澀冷漠的「幾何抽象」形式桎梏,提出「符號可以先於其意味」的顛覆主張,強調藝術的「自發性」及「爆發力」,將東方書法中的速度美學轉化為一種近乎原始能量與直覺的表現,為西方抽象主義帶來具有超現實主義式的想像空間及行動繪畫意識,成為戰後巴黎「不定性藝術」(Art Informal)運動的關鍵人物。
正是在對行動繪畫的探索中,馬修逐漸認識到了「書寫的力量」,他在50年代便結識同在巴黎的旅法華人抽象巨擘趙無極,並和蘇拉吉(Pierre Soulages)、哈同(Hans Hartung)等人一樣將東方藝術的線性特質視作指導創作的重要理念,藉助「行動派繪畫的自由」使作品內蘊一種爆炸式的力量,從而連接起歐亞大陸的兩端,被批評家格林伯格譽為「大西洋兩岸最受推崇的創作者」。線條構建的文字魅力喚醒了馬修對於文學的執念,使其「描繪出一個充滿回憶和速度的世界」。馬修一生曾舉辦逾200場個展及四次大型回顧展, 作品獲近100間國際博物館收藏,如紐約現代美術館、古根漢美術館、龐畢度藝術中心、東京現代美術館等,不僅與日本具體派、當代書法運動密切互動,更在交往中與趙無極、朱德群、謝景蘭等人並行。呈現出一個形色交織、「圖文共生」的無我之境。
摘榮耀桂冠,屹天地人生
70年代鉅作《寧靜致遠》首次現身
「彩虹一弓
艷絕天地
我欲造一句之詩
表現人生」
——宗白華《彩虹》
1978年,巴黎大皇宮為馬修舉辦大型回顧展,馬修為此特別創作多件宏偉的重要代表作,其一被法國國立現代藝術博物館及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收藏,標誌了他藝術生涯的巔峰。經過60年代對於幾何變化和應用藝術的實驗,馬修代表性的抒情抽象風格臻於成熟,他將自身對於書法、禪宗與道家思想的積累和認識訴諸筆端,使作品沈穩與激情並存、媒介與形色共生,創造出一個嶄新的感官世界,一度令法國文化部長馬樂侯(André Malraux)高呼「我們終於有了一位西方書法家」,成為戰後歐洲開創性的藝術前鋒。
《寧靜致遠》(拍品編號58)完成於馬修藝術生涯輝煌鼎盛的1979年,作品完成後旋即亮相紐約維登斯坦畫廊(Wildenstein Gallery)的「馬修近作展」。在長達1.6米的宏大畫幅中,大地般端莊靜穆的深褐色徐徐鋪展,構成一如穿過歷史長河的雄偉古都,或博覽萬物的智者,散發沉穩堅實的雄健氣韻,最大程度地反襯出中央物象的「爆發力」,此既與馬修的諸多經典代表作如《憶哈布斯堡王朝》相呼應,又非比尋常地帶有同期創作罕有的獨特「啞光」視覺感,此內斂而華貴的氣質,受蓬皮杜等重量級博物館的青睞。
靜故群動,空納萬境
畫面中央,馬修以大筆掃出的棕黃色筆觸毫無後期創作的厚重感,而是在沈穩的背景上彰顯出一種堅毅的生命力量,帶動藍白色的氣流,在後方投下深重的陰影,使其帶有1950年代硬邊藝術的視覺特質,一如史蒂拉(Frank Stella)的雕塑或繪畫,以色彩的明暗對比、立體的畫面效果,彰顯出一種張弛有度、圖底合一的非凡特色。正是這種立體的邊界感,使《寧靜致遠》的主體猶如屹立宇宙中心的一座「高堂廟宇」,緊密地包裹著柔軟、跳動的奔騰色彩,以勃勃生機鑄成萬物之源,密集交錯的線條組織成放射狀的骨架,堅韌有力的勾勒出生命自靜默中吐露的熠熠光輝。
畫面左側,一條筆直的白色線條宛如一道耀眼的榮光,和文字狀的白色紋樣一同,為其中的物質注入能量,營造出如蘇東坡詩中所云「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極具爆發力的紅色筆觸如血液般噴湧而出,瞬間模糊在飛速旋轉的白色細線當中,以明亮深淺的漸層與透明度營造空間感,在勾勒抽象圖形的同時賦予畫面延伸的視覺意象,一展中國書法中「下筆便有凹凸之形」的筆力氣勢,構建東方意境中「靈的空間」,將風華絕代的王者氣魄、堅韌炙熱的精神意志凝固封存!
噴湧的情感,醒世的箴言
「狂野時期」的激情經典《擴張之路》
「我熱愛以畫中呈現的狂暴,對抗猛烈的颱風和颶風,我也喜歡作品中的奇形怪狀與斑斕色彩,描繪偉大豐盛且不同凡響的大自然力量。」
——馬修
自1985年起,馬修的創作變得更具爆發力,他不再拘泥於中心構圖,使畫面充盈著對比鮮明的色彩、噴薄而出的激情猶如星體碰撞催生出新的物質和能量,不僅形成了「宇宙化」的重要開端,更標誌著馬修「狂野時期」的來臨;他於1989年在法國梅斯文化館成立20週年之際舉辦個展,被稱作「當代繪畫的神聖奇獸」,創作事業再登輝煌大境。即使如此,他始終保持著孤立和專注,以「更加豪邁的力量、噴薄的潑灑、強烈的色彩和深邃的背景」,展現出一個個淵博的三度空間,正如日本前衛畫家吉原治良在《具體宣言》中所言,其創作「體現了物質、顏料和瓷器的吶喊」,以狂喜的心態、迅疾的速度,賦予作品以無法比擬的精神高度——「精微穿溟滓,飛動摧霹靂」。
骨氣奇偉 動若神契
如果說《寧靜致遠》是一段軀體與靈魂的共鳴,那麼完成於1990年的《擴張之路》(拍品編號59)則是一場理智與情感的對抗。從圖像上看,它延續了前者畫面中的經典符號,卻將之置於充滿衝突和對立的高度戲劇性情境,如同多方力量博弈的視覺場,激發出不可預料的視覺驚喜:作品上半與下半部充滿反差的用色,如同展現一個陰陽相生的世界,當中,火焰般的紅色筆觸在上方炸裂,充滿熱情與烈焰,下半部以許多自動性潑灑滴流的技法營造出若水氣蒸蒸、大雪紛飛的境地,在那裡,棕、綠相間的朦朧氤氳景象又如同一個充滿詩意的夢之空間。當中那些寬闊的黑色筆觸猶如疾風迴旋,席捲天地,使觀者彷彿親眼見證了一個神跡,大地創生時的天地激情,又或一展個體與生存環境間的激烈較量——「藝術是在最高的城垛上戰鬥,在那裡,大地在天空中伸展著它的金銀絲」。
在畫面中,這些形與色的擴張和交錯,與趙無極所建立的抽象結構如出一轍,展現出東西宗哲的交相輝映,但在馬修的作品中,有力的白色線條如同信筆書寫的「狂草」,為上述難以言表的壯闊之景作出「註解」,它們與圖像緊密交織,如同拜占庭聖像中寫在聖人唇側的話語在廣袤無垠的黑暗中,向智者傳遞醒世箴言。而畫中那炙熱鮮紅的火花恰如馬修生命的寫照,憑藉著畫布上「圖與文的互動」,這位「戰後的貴族」在形色之間,迴旋出噴湧的情感、高唱著一段進擊的人生!
估價 :
HKD: 1,900,000 - 2,500,000
USD: 244,100 - 321,200
成交價:
HKD: 2,280,00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