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1 秋季拍賣
玄禮四方 — 中國古代玉器

1136
白玉雙龍銜環紋出廓璧

26.8 cm. (10 1/2 in.) high


來源:台北一言堂珍藏
出版:《大觀》,雅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灣,2011年4月19日,封二

玉璧中的王者
—西漢白玉雙龍銜環紋出廓璧賞析
白玉質,玉質溫潤,縝密似栗,蠟脂光澤強烈。受白色及褐色沁,沁色由淺至深,色澤複雜且變化過渡有序,受沁處迎光不透,滲入玉石肌理。玉璧呈片狀,中間有一孔,璧上端出廓鏤雕螭龍紋,整體琢磨細緻,拋光精細,有極為動人的玻璃光澤。玉璧飾以減地陽紋乳釘紋,整體排列密實有規律性,地子平整,迎光晃動觀察依稀可見明顯橘皮紋地,為解玉砂拋光所留痕跡。乳釘顆粒突出,飽滿規整。出廓紋飾呈中軸對稱布局,主體雕飾螭龍紋,雙龍對稱,龍首向內相對,張口露齒,雙眼圓睜,威猛獰厲,側首分別張口以齒噬咬一虺紋玉環,龍身軀豐滿健碩,頭頂出雙角,角端向上翻卷,頸部與身體彎轉成S形,四足交錯作行走姿態,下承勾雲紋,頭、肩背之上亦繚繞雲氣。背上生短羽翼,翼尖上揚,通身裝飾多種羽紋、鱗紋、鬣毛、雲紋、節紋及小圓圈紋等,龍紋及勾雲紋皆出廓鏤雕,螭龍長尾及獨角皆裝飾絞絲紋,足趾鋒利。螭龍紋刻畫線條運用嫻熟流暢,並利用凹弧面所產生的飽合張力,表現其張力十足的肌肉輪廓、S形優美的體形——紋樣正中呈現兩螭龍籠罩祥雲之中,共噬一環,似在爭鬥;刻工通過刻畫雙龍頭頸部誇張地扭轉,後足奮力蹬地等姿態,對螭龍處於撕咬狀態中、鋒利而排列緊密地牙齒細緻入微的描繪,成功營造出「雙龍爭環」這種劍拔弩張的緊張氛圍,更添生動之感。玉璧整體較厚,全身滿工,用料奢侈,做工細膩精湛,一絲不苟,集合了淺浮雕、鏤空、出廓、減地陽文、雙陰線、平地打窪等多種技法,其中龍身及雲紋中填飾陰刻平行短陰線,稱「卯頭刀」,為漢代典型琢玉技藝。如此繁縟華美,良材精工,應為漢代帝君或諸侯王等具有極高身份地位的人所擁有。
漢代玉器是在戰國晚期基礎上發展而成,在造形、紋飾及製作工藝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其風格中最重要的特點是大氣磅礴、靈動飛揚,出現了許多以往難得一見的較大形器,並廣泛見諸於陳設、禮儀、喪葬、日常用玉中。另一方面,西漢中期鑿通西域後,和闐玉大量輸入內地,玉料來源大為豐富,憑藉治玉工具的進步,玉器製作開始走向全面變革。玉工除了利用器表線紋來營造立體美感之外,還善於將鏤空融入造型之中,提升整體造型的動感,平面立體化的動物紋與高低浮雕動物紋大量興起,從附屬性的地位躍升為視覺美感上的主角,展現出立體化紋飾最成熟的風貌,西漢中期以後大型精品玉璧的製作便是此鼎盛時期之絕佳寫照。其中漢代的出廓玉璧其社會功能與作為禮玉的傳統玉璧也不盡相同,出廓玉璧幾乎囊括了當時最高的設計和雕刻水平,有透雕、圓雕和線雕等,多數飾以排列整齊的谷紋,透雕的附飾造型優美,紋飾流暢生動,工藝技術遠遠超過圓形圓孔的傳統玉璧。
玉璧廓外有紋飾,戰國時已有之,例如美國Nelson Gallery所藏金村出土的玉璧(圖1),廓外有虎紋、雲龍紋(《古玉鑑裁》,第32頁、圖版32),這種風氣至漢代更盛,製作愈精美。傳世大型出廓璧中,與本品製作工藝、構圖和表現技巧最為相近且年代相同的,有兩例:上海震旦藝術博物館藏、東漢雙龍啣環紋璧(圖2:高24.5、璧直徑18、厚0.7厘米)(《漢代玉器》,圖版8),此件玉璧璧身與本器一樣使用乳釘紋裝飾;出廓鏤空部分的紋樣與本器相近,都使用了「雙龍爭環」母題:雙龍側面正視一圓環,龍口大張,試圖從兩面咬住環璧。兩螭龍局部並不完全對稱,左側龍略高於右側螭龍,兩螭尾部及背上勾雲紋略有不同,螭龍身軀上的裝飾紋樣不如本器繁複,氣勢略遜於本件玉璧。龍足下踏於璧外緣相接,勾連雲紋僅在龍背作點綴,「雖整體仍略顯平面化,但透過相同的雲氣和足尾,仍暗示出立體空間的特徵」。另一件震旦藝術博物館藏、西漢晚期龍紋璧(圖3:高22.6、璧直徑15.2、厚0.8厘米)(《漢代玉器》,圖版6),此璧同樣為出廓鏤空的乳釘紋玉璧形制,出廓部分設計成一螭龍「口銜雲氣,憑虛御風的構圖形式」,蔡慶良認為此出廓璧特點在於「瑞氣同時和雲氣化的身軀各部互相借用,藉此龍母題行將隱沒在似有似無的雲霞當中」。仔細觀察、比照可以發現:雖然這件出廓璧並未使用「雙龍銜環」的母題,但其描繪螭龍形體扭轉姿態、面部五官、羽紋裝飾、身體姿態及「雲氣化」細節與本器近乎雷同,尤其是吻部呲牙噬咬的動作與本器完全相同。可以說,兩器至少在螭龍紋設計上,共用同一「粉本」,對多視點組合形式、立體化技巧的運用都非常嫻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本件玉璧取材精良,形制碩大,質地瑩潤堅實,器身以乳釘紋為主題紋飾,出廓以雲龍紋為主體,上下皆刻畫細膩,細節交待清晰明了,紋飾雖繁複而不亂,顯然在雕琢前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和布局。璧上浮雕乳釘紋的製作延續了春秋戰國以來經典的「幾何式」樣式,乳釘飽滿勻稱,每顆皆可與周邊乳釘連成一條直線,呈現出一種井然有序的寧靜感,將規律之美展示至極致。出廓部分則施以鏤空及淺浮雕等技藝——龍身及祥雲周邊的鏤空以小型管具鑽磨的圓孔,勾勒出龍嘴、下巴及鬣毛與足爪的勾轉處,復以金屬線具拉切,使龍形、雲紋勾轉處皆呈圓卷狀,營造出御風而行、毛髮翻飛的動感體態;另一方面,龍身表面用凹線區隔身體,以弧面表現身體各個部位,每個部位都是不同角度下的成像:頭部為頂面,頸部為背面,胸部為左前方,身軀為側面,臀部則為左後方,整個龍紋即在多角度的形體變化中,呈現出「歪頭、扭頸、轉身、擺尾」的視覺扭轉,與璧身乳釘紋一動一靜,可謂相得益彰。總之,利用凹弧面、多角度取像和鏤空技法,漢代玉匠依料施工,突破傳統,將規律性紋飾與立體化紋飾巧做糅合,在這件平面片雕器上呈現出獨特的立體化風格,凝聚出強烈的動態,其使作品整體同時呈現出華貴端莊、遒勁飄逸這兩種藝術特徵。當轉動器身,光線變換,玲瓏剔透,熠熠生輝,這種「實」與「幻」之間的藝術表現力,足以引人入勝,嘆為觀止。
此件玉璧由台北一言堂珍藏。一言堂主人吳棠海先生作為著名鑑定與投資研究專家,幾十年來潛心研究玉器,形成自己一套獨特的鑑賞古玉的方法體系,他擔任震旦博物館館長期間,承擔起建立館藏重任,擔任總顧問專家,其撰寫《認識古玉――古代玉器製作與形制》、《中國古代玉器》等著作從料、工、形、紋等角度解讀古玉,成為古玉研究必讀書目。

估價 :
HKD: 6,000,000 - 8,000,000
USD: 770,800 - 1,027,700

成交價:
HKD: 23,550,000

上一件 拍品 1136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