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cm. (12 3/4 in.) high
此淨瓶為銅質鑄成。細小唇口,幼頸長束,無把手,頸部中段設有一扁圓盤狀凸稜,增強線條美感之外,亦能免於執握時滑落。
溜肩,肩側設漏斗形流,朝上彎曲,上接一活蓋。腹部徐徐弧收,底足外撇。整體造型別緻,纖纖秀美,銅質滋潤純淨,光亮素雅,因年代久遠,通體生銅綠色斑,色澤自然雅觀。
淨瓶,又稱水瓶、軍持,在《釋氏要覽》中曰:「淨瓶,梵語軍持,此雲瓶。常貯水,隨身用以淨手。」淨瓶是佛教法器之一,多為菩薩手持,尤其常見於觀音菩薩手中,盛載滴滴甘露,同時淨瓶亦為比丘十八物之一,是信徒用來洗手之物,用以儲水,供飲用或洗濯,亦可作為佛教僧侶遠遊時隨身攜帶的盛水器。與水壺及茶壺等普通盛水器不同,用者會從淨瓶身肩的漏斗形口注入清水,再從頂部的細長瓶口直接吸飲或倒出水注,用法頗為特殊。
淨瓶之形制傳自印度,後隨佛教傳入中國,再廣傳至日本、朝鮮及南洋群島諸國。此器形在中原時流行於唐、宋、遼時期,元、明以後形制始有變,器身多為扁圓,頸較短,流更肥碩。入清以後,逐漸演變為圓身斂腹,下方圈足更高,外撇如傘般張開。
淨瓶在西方多為金屬製造,隨佛教傳入中國後,由於中國在陶瓷技術表現優越,自唐代始陶瓷窯口都有淨瓶的燒造,故銅質的軍持在中國傳世及出土的數量都不多。其他銅軍持的例子可參考1977 年河北易縣遼天慶五年(1115 年)淨覺寺舍利塔地宮出土的二件銅軍持,形制與此品相同;1983 年河南洛陽唐永泰元年(765 年)神會和尚身塔塔基出土一件銅軍持。如今此唐代響銅淨瓶品相完整,實屬難得,通觀瓶身點點綠斑,恰似佛妝麗人,為淨瓶添高潔古色。
出版:《中國佛教寺廟寶藏──散華聚念》,2014 年,頁156-159,展品28
展覽:《中國佛教寺廟寶藏──散華聚念》,台北,2014年12月26日至2015年1月17日
估價 :
HKD: 150,000 - 200,000
USD: 19,300 - 25,700
成交價:
HKD: 180,00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