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中國嘉德香港2022秋季十週年慶典拍賣會
玄禮四方-暫集軒珍藏中國古代玉器

1578
白玉內出廓行龍紋璧

7.5 cm diam.

白玉因年代久遠,呈淡淡秋葵黄色,細潤透亮。有霜樣白斑,器緣有深褐色沁蝕。器圓形,體扁平,中部對鑽大圓孔,肉倍於好,邊緣及孔壁修磨規整,兩面紋飾相同,璧面肉部飾浮雕谷紋,穀粒小而圓,較高凸起,上以陰線勾出渦紋,排列有序。剔地乾淨利落,地子經打磨拋光,內外緣均有斜面凸棱。外弦線內以上、下、左、右四分點對鑽四個穿繫孔。好內透雕一螭龍,昂首挺胸,做奔騰狀,側身側視,螭龍張口露齒,吻端較平直,上唇長寬,下唇似斧且短小;橢圓形目,雙睛剔刻深邃,眼眶及眼角以粗陰線勾出一如意形延長線,末端彎曲上翹,顯得炯炯有神;腦頂至頸之間生出一角狀長鬣,向後飛揚飄拂,胸前亦有一組飾有節紋且內外卷彎的角形飾;腹及耳後有撮毛紋,身軀主體飾以捲曲地單陰線、雙陰線如意雲紋,線條深淺不一,皆遒勁自然;四爪足如虎足,或伸或蹬,利爪以節紋勾勒,長尾上翹內卷並飾絞絲紋。整體呈S形健壯有力,造型優美,頗具韻律感和節奏感,為漢代螭龍的典型代表。整體比例和諧勻稱,造型流暢簡潔,刻繪突出強調高舉的龍首,身軀邊緣施以斜刀強調輪廓,更顯婉轉有力,局部剔地隱起描繪身軀隆起肌肉的線條起伏,長陰線以游刀雕就,卷舒自然,從尾部裝飾效果來看,凹凸線的運用尤為成功,多種雕刻技法的嫻熟搭配,使得表現主題突出、層次分明,而當此器置於光線照射之下,玉石自身之晶瑩剔透,光影反轉造成紋飾之明暗變化,又使其呈現出變幻無窮之美,具有令人驚嘆之意趣。玉璧保存完好,玉質上乘,氣韻靈動,巧奪天工,是持有者身份地位之象徵,為漢代玉器瑰寶。
漢代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是玉器發展史上的一個黃金時代,而西漢早期(漢高祖元年至漢武帝元狩五年,即公元前206-前118年)又是漢代玉器發展的高峰時期,尤其值得關注。同先秦時期相比,傳統禮儀用玉在漢代已大為簡化,但裝飾用玉卻出現了不少新品種,玉質容器明顯增多,其用玉數量之多是相當驚人的。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以後,漢人的足跡已至中亞和西亞,極大地拓展了人們的視野。另外,因漢代開始運用鐵質琢玉工具,使玉器加工工藝、雕琢水平有了空前提高。有漢一代,玉璧出土及傳世至多,器型、紋飾之豐富,製作之精美,為各代之冠。
戰國時期龍紋璧與本品相近器型及紋飾者,可以參見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森藝術博物館藏、戰國晚期到西漢早期龍璧(圖1),這件璧肉部稍窄,器型近似於玉瑗,其上以單陰線刻繪連續不斷的雲紋一周,雲紋上下斜向相對,螭身較瘦削,以平面線刻線條為主要裝飾手法,簡約別致。另外可參見湖北荊州熊家冢北側發現一件玉璧(熊北M2:28)(圖2:外徑5.2、內徑2.4、厚0.45厘米),璧中間鏤雕一龍,龍體仿虎形,頸部較短,無本拍品引頸之態,而是伏身騰躍狀,肉部局部留有琢紋前的稿樣,已粗具谷紋輪廓,可知這是一件未完成的玉作,製作年代定在戰國中期前端,也能窺見此類玉璧在漢代以前的一些早期形態與製作過程。另外有一件傳世戰國玉螭紋出廓璧(圖3),璧孔內局部螭龍紋與璧身谷紋的搭配,與本品非常相似,龍身也較纖細,頸部環繞索紋為裝飾,從整個鏤雕螭龍身處理技法上來看,其立體感已較前兩件更強,而與本品更接近。
與本品相同的西漢玉璧,2016年11月30日佳士得香港「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拍出「漢玉龍鳳璧」一件(Lot3204)(圖4:長11厘米),來源為香港私人收藏、1995年入藏,其谷紋地與好內透雕形制與本品裝飾主題相近, 所不同之處為此璧其龍頸後減去一足而璧外廓附飾有鳳紋,觀其出廓鳳紋體量及其刻繪精緻程度及可知:位於好內的螭龍紋可能並非主體紋飾,僅為陪襯。另參考一件發現於廣州市象崗南越王墓,現藏於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的透雕遊龍渦紋璧(D157)(圖5-6:直徑8.8、好徑4.3、厚0.4厘米),整體紋飾及形制與本品非常相似,其肉部琢刻所謂「浮凸渦紋」即是本品相同形制的裝飾有陰線渦紋的浮雕谷紋;它與一件透雕龍鳳紋重環佩同出於南越王趙眜身披的玉衣之面罩上,另外南越王趙眜雙腳下還踏着一件雙聯玉璧——顯然,這幾件環、璧都是為了配合這位身份尊貴的南越王趙眜通身各部位裝飾而特別製作的。南越王墓發現的這一批異形玉璧,它們突破經典、常規造型,主要見於組玉佩中所用的玉璧,其或在中孔、或在璧面、或在外廓透雕紋樣,極富裝飾意味,使整套組玉佩顯得更加優美靈動,與戰國時期的楚系玉器有明顯的繼承關係。通過與這件南越王墓透雕璧的對比,就能對本品的功能、形制、藝術風格有更為清晰的判定。
螭,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龍屬或又稱龍所生九子之一。鑒於螭是神話傳說而非現實生活中的動物,故其傳說、形態並無有一定的固定樣式,關於它的浪漫想象及解釋也很多。《說文》:「螭,若龍而黃。」《漢書司馬相如傳》有「蛟龍、赤螭」之載。其中對「赤螭」一詞文穎注釋稱「螭,為龍子。」從文獻資料來看,有關螭的記述,最晚在戰國時已開始。至於它的來歷,有說是「龍屬」,有說為「龍子」或「雌龍」,其先為「山林異氣所生」,色黃,「或雲無角」,獸形,是「山神」之精靈。其名稱有時為蟠螭,有時稱螭虎、螭龍等。唯《說文》所稱「或雲無角」與實物相違。戰國是迄今所知最早在玉器上最早出現螭的時期。在一些公私諸藏中可見戰國至漢代螭紋的各種造型。所飾之螭基本上形式相似, 唯大小形態略異, 見者有琢飾在玉瑗或玉璧上者,有為玉璜或玉珩之飾,亦有作沖牙之形者及其他玉器上的螭紋。 玉器上螭形象的出現時間,正好與文獻記述中最早出現「螭」之記錄時段——戰國時期相吻合。在此後的漢魏間,乃至元、明、清以降一直有延續,唯唐宋間略少見,這一時期也是螭形在玉器上出現的低潮期。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玉器上的螭龍之形態,雖各有差異,均有一些共同點:其一,此時期螭的整體造型,皆作扁平形而未見有立雕或半立雕器,通體除特定的器物,如沖牙等外,均呈S形彎曲的行走狀,側身側視,多鏤雕而為。其二,此時期螭龍均作張口露齒,梳形目,頭頂有較長且分叉的角和較短角並呈後飄上揚耳, 四爪足,尾上翹內卷並飾扭絲紋,形雖如虎或龍,但均無虎斑和龍體的鱗紋。 其三,此時期玉螭上各露於體外的器官之末端和身上的飾紋等,皆呈C字形尖卷。最後,此期玉螭紋本身或作玉器造型的一部分,或作玉器的輔助紋用。其藝術風格與審美取向、設計理念上也基本一致。
在古代,璧是一種重要玉器,使用年代之長、品種之多是其他玉器無法比擬的。作為禮器,周禮有「以蒼璧禮天」之說;作為佩玉,古稱系璧,以璧為佩飾早在戰國至漢代就普遍風行,多用作禮儀饋贈用品。 這件透雕璧玉質上乘, 迎光透亮有光澤,熠熠生輝,刀工鋒利挺拔,匠工在出廓鏤雕部分以螭龍為紋飾主體,構圖主次分明,疏密得宜,運用洗鍊的線條表現出超乎想象的曲線之美,在技法上線刻和鏤雕配合運用,使螭龍軀體的邊緣分減,中部隱隱凸起,表現出肌理之遒勁,富於彈性,在平面中獲得了立體之美,又通過龍身表面及龍身器官抽象化雲紋的裝飾、璧身谷紋幾何式充滿韻律感的烘托,表現出螭龍飛騰空間的浩渺、廣闊與神秘,將螭龍這種想象中的瑞獸之精神風貌及威猛豪邁之氣質描繪的栩栩如生,表現了漢代持有玉璧的貴族們希冀通過玉璧使靈魂得以隨瑞獸飛升騰躍,達致極樂與永恆之境,是一件難得的漢代出廓鏤雕玉璧經典之作。
參閱:
1. 荊州博物館:《荊州楚王陵園出土玉器精粹》,眾志美術出版社,2015年,第268頁,圖129 「璧 熊北(M2:28)」
2. 周南泉:《中國古玉斷代與辨偽2:古玉動物與神異獸類》, 台南:文沛美術圖書出版社,1994年,第305頁,圖版507「戰國 玉螭紋出廓璧局部」
3.《南越王墓玉器》,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1991年,圖42
4. 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南越王墓玉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求知雅集、兩木出版社,1991年,圖42「D157透雕游龍渦紋璧」
論文、論著:
1.吳沫:《廣東西漢早期墓葬出土玉器述要》,北京藝術博物館、徐州博物館:《龍飛鳳舞:徐州漢代楚王墓出土玉器》,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 2016年,第146-175頁
2. 劉雲輝:《氣韻豪放 巧奪天工:陝西出土漢代玉器精品》,《收藏》2010年第6期
3. 李銀德:《中國玉器通史(秦漢卷)》,海天出版社,2014年
4.高峰:《戰國漢代玉璧賞析》,《華夏美術》2014年第1輯,第27-29頁
來源:暫集軒珍藏,台北,入藏於1999年以前

估價 :
HKD: 800,000 - 1,200,000
USD: 102,300 - 153,500

成交價:
HKD: 9,159,000

上一件 拍品 1578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