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卷 水墨紙本;設色紙本
書法21.5×250 cm. 8 1/2×98 3/8 in. 約4.8平尺 引首: 25.5×39 cm. 10 ×15 3/8 in. 約0.9平尺 後紙: 25×14 cm. 9 7/8×5 1/2 in. 約0.3平尺
鈐印:溥儒、得自在禪、萃錦園
題識:丁丑夏六月,溥儒臨。
簽條:溥心畬臨裴休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卷。鈐印:壽同金石、靜盦
出版:《文物選集》,第54頁,廣州市文物總店,1990年。
說明:卷首《禮佛圖》、卷尾《韋陀造像》,為金協中所作。鈐印:協中(二次)
溥心畬的身份有很多。
他是皇族。
本姓愛新覺羅,出身恭王一脈,身屬貴胄,地位更是「親貴」。
他是逸士。
辛亥後避居戒台再不出仕,不鑽營官場,也不經營名聲,讀書寫字,畫畫課徒,歷史上少了個白駒過隙的「王爺」,多了個灑然一生的藝家。
他是文人。
自幼接受正統皇族教育,安心讀書,一生作文寫詩無數,人評他「小令有唐、五代之風,中調也在宋二晏之間,拿清代來說,也在納蘭性德和蔣鹿潭之間」。
他是饕客。
溥心畬好吃,亦懂吃,在吃上卻不矯情、不做作。碰上適口的精緻宴席,他總要吃到吃不下為之;油條豆漿這種尋常吃食,也吃的不亦樂乎。
他是畫家。
溥心畬畫畫並無師承,最早得力於一卷無款宋人山水,以此卷奠基,又研臨馬、夏,兼習吳門面貌,再借南宗之筆,骨肉豐腴。後人以傳統宗師,又或「文人畫最後一筆」贊之。
他是書家。
十二歲習大字,以增腕力,並習雙鈎古帖,以練提筆,加以家藏晉唐宋元墨跡,日夕吟習,雙鈎數十百本,未嘗間斷,以達善篆隸草行楷各體,尤以「嚴謹精妙」之楷書,近世幾無人能出其右。
他是也孝子。
溥儒年少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的溥心畬認為其一生造詣與節操,得之於母教,對項太夫人充滿了敬仰和恭孝。1937年項太夫人辭世,溥心畬十分悲慟,為給母親依祖禮治喪,他不惜將珍藏半生的《平復帖》賣於張伯駒,並刺臂出血,以此為墨敬寫《心經》,為母祈禱。
本季秋拍,我們敬呈溥心畬書於丁丑夏六月之《心經》一卷於拍場。是卷以中楷行文,以晚唐裴休於大中九年十月十五日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本,全文計二百九十二字。
溥心畬書法得力於家藏熏陶,恭王府舊藏陸機《平復帖》、唐摹王羲之《游目帖》、懷素《苦筍帖》、米芾書札卷、吳說游絲書等等均為溥心畬習書之師。具體來說,溥書有唐碑柳公權、裴休的基礎,有成親王的家傳影響,亦受僧友永光的習染。用力臨寫過王升草書《千字文》和孫過庭《書譜》,米趙帖臨寫幾可亂真,中年以後好作成王歐體。寫字腕力極強,喜用小狼毫,運筆靈活挺拔,亦不失圓轉。啓功評價溥心畬書法的功力要深過繪畫,說他「畫的成就天分多,書的成就人力多」。
是卷以裴休書《心經》為本,裴休為晚唐名相,工書擅畫,書以歐柳為宗,而風格更加遒媚勁健、清勁瀟灑。溥心畬於裴休書體有過認真的研究,裴字也是溥字體貌的來源基礎之一。於唐碑,溥心畬最早接觸的是柳公權《玄秘塔碑》,繼而再臨裴休的《圭峰碑》,從得力處看其於後者用力最多。其字時見刀斬斧齊的筆畫,內緊外松的結字都是從《圭峰碑》中而來。
以此卷來看,其楷法道媚,極盡清暉方整之至,融裴休與歐、柳為一體,又有成親王的筆勢,而空靈文韻則更勝前賢。細觀是卷,在空間的布白,行筆的撇捺,行距間的控制,都維持一個穩定平衡的明顯特徵,不斷地強化自己的風格,每字骨力挺拔,剛健遒美,秀逸出塵,輕重疾徐,起伏頓挫,極富變化。字裡行間特別有一種清逸絕塵、蕭散飄逸的氣韻,是不可多得的舊王孫楷書神品。
值得注意的是,此卷《心經》首尾有徐燕孫弟子金協中作佛像畫。金協中,字和父,又作和甫、赫斧,號雙藤居士、雙藤館主,其深得燕孫先生真傳,是北方工筆人物畫群的重要參與者。此卷卷首為金氏作“釋迦牟尼說法圖”,卷尾為“韋陀菩薩護法圖”,兩圖與佛經共同構成了中國佛經抄寫的標準制式。
1949年溥氏渡海,此卷《心經》未隨其赴台,機緣下歸現藏家購得庋藏。1990年廣州文物店成立三十周年之際,此卷被文物商店選入《文物選集》中編印出版。忽忽又過三十二載,此卷方於中國嘉德香港十周年慶典秋拍中亮相。佛言精要,王孫敬書,八十五載時光悠然,而此卷面容一如昨日新妝,洵為難得之佛事藝事。
估價 :
HKD: 1,200,000 - 2,200,000
USD: 152,900 - 280,300
成交價:
HKD: 3,720,00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