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4 春季拍賣 > 瓷器工藝品
大巧若拙——竹月堂藏瓷

570
清雍正
墨彩「杜甫遊春」圖筆筒

16.4 cm diam.

「著墨」繪萬象
——清雍正 墨彩「杜甫遊春」圖筆筒
此件墨彩「杜甫遊春」圖筆筒,畫意清雅,空靈飄逸,以瓷器材質完美展現了水墨國畫的精髓,意韻無窮,為雍正時期案頭之佳器,殊為難得。
筆筒口底尺寸相若,直筒造型,底部一圈無釉,可見胎體厚重堅硬,胎質細潔堅致,釉質光潤,觸手柔膩。筆筒內壁光素,外壁以墨彩描繪「杜甫遊春」圖,其中所繪兩位高士頭戴鬥笠,騎驢行於水中,其中一人執鞭持韁,回頭探望,另一學士仿佛酒醉之態,小心跟隨。身後一侍從,肩負雨傘,躬身挽褲腿,疑似探路。水間石磯突兀,沉穩又不失秀潤,松樹枝虯葉茂,間生草葉。全器主題紋飾以墨彩為之,臉部細節以淡刷紅彩點染,惟妙惟肖,宛如在宣紙上以墨筆作畫,筆觸自然輕靈,圖畫構圖疏朗,景致錯落有致,甚是絕妙。底心青花書「大清雍正年製」六字楷書款。
高士出行是古代器物常表現的內容,元明清時期的瓷器、琺瑯器、金銀器、漆器常有刻繪,但大多紋樣所示元素大同小異,所以留與後人判定其原型出處的線索少之又少,更加不易追索圖飾主人公身份。
1979年江西寧都曾發現一批元代青釉印花瓷器,其中有一瓷碗殘片標本,內壁刻繪一騎驢高士,執鞭前行,前一僕從戴笠帽,肩扛竿,後隨兩僕,身著短衣,一人扛物,一人挑物。圖案空隙處刻繪「杜甫遊春」四字(附圖1)。另外1985年7月16日江西省德興市虎頭嶺山麓一處銀器窖藏,發現一對元代鎏金鏨刻人物花卉紋獅鈕蓋銀瓶(附圖2),其中一件銀瓶腹部開光內刻一高士騎驢執鞭持韁,前後僕從持竿挑擔,整體畫面與寧都瓷片中的圖案極為相似,皆為「杜甫遊春」圖。此件筆筒所繪高士身著圓領袍服,戴鬥笠。穿著與上述兩件相似。其坐騎短肢小軀、長耳長尾的外貌體征大致可判定為驢,且畫面表述與人物行為動作皆符合「杜甫遊春」圖之特點。
宋元時期,以「杜甫遊春」為主題的繪畫頗為盛行,當時的文人均有詩作稱贊。如南宋學者何夢桂有組詩《嶽帥降筆命作畫屏四景詩》,其第三首《工部遊春》雲: 「飯山吟得兩肩臒,破帽東風白發微。好是春衣都典卻,醉來騎得蹇驢歸。」元代詩人李祁《題杜甫遊春圖》雲:「草屋容欹枕,茅亭可振衣,如何驢背客,日晏尚忘歸。」從上述題畫詩來看,「杜甫遊春」圖所畫內容大抵是酒醉的「詩聖」杜甫騎驢賞春,與拍品外壁所飾內容相同。
英國維多利亞及阿爾伯特博物館藏有一件雍正時期仿木紋釉粉彩「杜甫遊春」圖筆筒(附圖3),其外壁以粉彩繪「杜甫遊春」圖,筆工靈妙,畫中有一人騎白驢行進,觀賞春季的湖光山色,後跟一童僕負荷物件。題材與拍品相同,主人公亦騎驢,且底款書寫方式、字體結構與拍品極為相似,與拍品應為同時期作品。另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有一件康熙時期五彩「杜甫遊春」圖筆筒(附圖4),題材相同,畫意相近,亦可對比參考之。
墨彩為陶瓷釉上彩品種之一,它與傳統黑彩不同,是以黑色為主,兼用礬紅、本金等彩料,在瓷器上繪畫,再經800℃左右的低溫彩爐烘燒而成。始見於康熙時期,盛行於雍正、乾隆及光緒時期。馮先銘在其著作《中國古陶瓷圖典》中稱:「彩料亦深亦淺,可濃可淡,所以又稱『彩水墨』、『琺瑯墨彩』」①。墨彩在陶瓷裝飾工藝中,最初只是輔助工序,用於勾勒紋飾輪廓。雍正時期創燒的墨彩瓷畫,使之成為陶瓷裝飾彩繪藝術的主角。此時的墨彩色調變化自然,顏色淺淡輕薄,一些作品在描繪人物的臉及手部時略施淡紅色,還有一些作品與玻璃白料相配合描繪雪景圖,這類瓷器多屬於官窯上等精品。
康熙晚期琺瑯彩傳入宮廷以後,雍正年間迅速發展起來。據造辦處史料記載,瓷用琺瑯彩料從依賴進口料到造辦處琺瑯作配料成功,數年間取得可喜的成果。雍正十三年(1735年)冬月唐英撰《陶成紀事》,記錄了當時禦窯廠燒造的主要品種計57種,其中有「新製彩水墨器皿」。景德鎮陶瓷行業把色彩裝飾的瓷器稱為彩瓷,如五彩、粉彩、素三彩、新彩等,彩即是一種彩料,所謂「新製彩水墨」是指當時禦窯廠新配製的一種黑料,用琺瑯彩工藝製作的創新品種。使用琺瑯瓷工藝的墨彩與五彩中的黑彩不同,因其顏料中含有砷和硼,在燒製過程中,顏料能粉化而形成色階,而這種藝術效果,恰恰與中國水墨畫中「墨分五彩」的藝術追求相吻合。同時在繪製手法上,琺瑯瓷的繪製更接近油畫技法,在油膜的幫助下,顏料得以在光滑的陶瓷表面細致的展開。
雍正十年四月二十九日《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中《造辦處活計庫記事雜錄》贊墨彩瓷道:「……水墨琺瑯甚好,將畫畫人戴恒、湯振基伊二人著畫琺瑯活計,其進之畫持出,再唐岱所進之畫亦持出,其餘活計俱好,著留下,欽此。……畫畫人(戴恒、湯振基)二人改畫琺瑯訖」(附圖5)。另「於九月初八日燒造得:……畫琺瑯白地水墨菊花三寸磁碟一對……」;「於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做得:……水墨竹子茶碗一對……」。以上造辦處檔案結合相對應的傳世品可知,墨彩都由琺瑯黑料繪製而成,這也是墨彩又名「琺瑯墨彩」的得名原因。真正將白與黑的水墨藝術發揮於瓷器上,使墨彩具有了類似紙絹水墨畫的墨趣神韻,這極為符合雍正的審美要求,甚得帝王歡心。
拍品此類筆筒數量極少,傳世品大多與仿木紋搭配,描繪山水高士圖,如拍品僅利用墨彩繪製人物場景者,寥若晨星,視覺效果宛若一副山水畫。相類器參考故宮博物院珍藏一例(附圖6),圖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文玩》頁98,編號68,其款識寫法與拍品一致。同館另藏一件無款,定年為雍正的筆筒(附圖7),仿木紋釉裝飾內壁,外壁以墨彩繪山景攜琴訪友圖,見《故宮經典-文房清供》,頁46。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藏有一件雍正款墨彩山水人物圖筆筒(附圖8),紋飾風格與本品相似,載於《世界陶磁全書》卷15,圖版73。
香港佳士得2016年6月1日售出一件雍正仿木紋釉墨彩高士策杖圖筆筒(附圖9),編號3213,曾著錄於《香港蘇富比三十周年》,編號164,裝飾手法相似,當時成交價為3484萬港幣。此外,另見一對雍正六字款墨彩獨釣觀瀑圖小杯(附圖10),外壁紋飾風格與拍品相近,可資比較,售於香港蘇富比2017年4月5日,編號3105,當時成交價為250萬港幣。
此件拍品胎釉俱佳,繪製精巧,題材罕見。以瓷器精緻且獨特的材質,完美詮釋了水墨國畫的意境與神韻,氣息樸茂清新,意韻無窮,設於案頭,珍而賞之,實為難得上品。雍正禦瓷中頗多具丹青神韻的上乘之作,而是次拍賣的筆筒誠為最佳寫照。
來源:香港佳士得,1998年4月26日,拍品編號544
香港竹月堂珍藏

「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三行楷書款

估價 :
HKD:3,500,000 - 5,500,000
USD:447,000 - 702,400

成交價:
HKD: 10,329,000

上一件 拍品 570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