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4 秋季拍賣 > 瓷器工藝品
觀古I——玉器金石文房藝術 | 雜項

915
銅錯銀壺

28 cm (11 in) high

青銅壺用作酒器,自商代早期出現,一直延續到漢代乃至更晚。自春秋中晚期,青銅器開始採用錯紅銅或錯金銀工藝裝飾,即預先在銅器上鑄好紋飾線槽,填以紅銅、金銀,利用金銀銅的延展性錘打入槽,再打磨平整。此件形制為圓壺,壺口外侈,有加厚的唇邊。頸部粗壯,微微內收,向下轉為溜肩圓鼓腹。肩腹對稱兩個環耳。腹下內斂,底承外撇高圈足。通體採用錯銀工藝裝飾,器身以弦紋分口沿、頸肩、上腹、下腹、圈足五個紋飾帶,裝飾填充勾雲紋、蕉葉紋、獸面紋等紋飾。紋飾粗細搭配,渦旋交織,方折串連,互為映襯,華美驚豔,盡顯貴氣。
來源:新加坡私人收藏

西漢早期•銅錯銀壺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 井中偉 撰稿
圓體,小口微侈,束頸較長,鼓腹圓弧,上腹部置對稱的兩個小半環耳,小平底,高圈足。壺身紋飾均錯銀,自上而下分為七組:口沿、頸下和腹中部各錯一組銀帶,每組均由中間寬、上下窄的三周條帶組成,形似釦箍狀;頸部飾一周倒三角形變體蟬紋組成的花紋帶;腹部的兩組花紋帶上下對稱,均由四條一首雙身的蟠龍相互盤繞,龍身綴以捲雲紋,似在雲間飛舞;圈足亦飾雲紋帶。通體紋飾銀光閃閃,絢麗奪目。
這種形態的圓壺流行於戰國秦漢時期,有的自名為「鍾」。該壺所飾變形蟬紋、一首雙身蟠龍紋與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公元前154~前113年在位)墓所發現的蟠龍紋銅壺(M1:5014)上的同類紋飾風格非常相似[1] 年代可定在西漢早期。
錯銀裝飾是這件銅壺的最大亮點,核心工藝在於「錯」。眾所周知的錯紅銅、錯金銀工藝,都是通過先嵌後錯的技術手段將青銅器與紅銅、金、銀等裝飾材料有機整合在一起,使器物自身的顏色與嵌錯金屬本色交相輝映且富於變化,形成強烈的色彩反差而顯得絢麗多彩,以達到視覺上的美觀效果。古代文獻所載的「金錯」器物多為日常用品,如金錯蜀杯(《鹽鐵論•散不足》)、金錯碗(《藝文類聚》)、金錯刀(《東觀漢記》卷九)、金錯鈎佩(《東觀漢記》卷十七)等。所謂「金錯,以金間錯其文(紋)」(《後漢書•楊震傳》注),即用黃金錯紋裝飾。此外,也有錯銀之器,如《北堂書鈔》卷一三六引曹操《上雜物疏》:「皇后雜物用純銀錯七寸鐵鏡四枚。」《詩•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為錯。」「錯」本寫作「厝」,礪石也。古人常以礪石打磨新鑄銅器表面,使之光潔。
從考古發現看,嵌錯工藝源遠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距今約6500—4500年)的骨雕品、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000年)的漆器上先後出現了鑲嵌玉石的裝飾工藝。到了青銅時代,綠松石鑲嵌技術傳承有序,經久不衰。在此基礎上出現的紅銅嵌錯工藝,於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盛極一時。戰國中晚期以後,銅器上嵌錯的紅銅逐漸被金、銀取代,錯金銀銅器開始普遍流行,甚至有些還鑲嵌寶石,這種追求絢麗色彩的風尚,一直持續到兩漢。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金部》:「錯,金塗也。」段玉裁注:「塗,俗作塗,又或作搽,謂以金措其上也。或借為措字,措者,置也。或借為摩厝字,厝者,厲石也。」史樹青先生指出,所謂「金塗」即後世的「鎏金」,段玉裁誤將鎏金解釋為錯金了[2] 。根據考古發現的漢代工官紀年銘文器物可知,當時「錯」和「塗」分屬不同的工種,分別對應嵌錯和鎏金,這兩種工藝有著明確的界定和分工[3] 。通常認為,錯金銀銅器的製作工序主要分為四步:首先作母範預刻凹槽,其次銅器鑄成後,凹槽還需加工鏨鑿,然後在凹槽內嵌入金、銀的絲、片並加以錘揲,最後錯磨修整,使其與銅器表面嚴絲合縫,渾然一體。
總之,這件銅壺是傳統鑄造與鏨刻、錯嵌工藝相結合的高端產物,紫紅色的素地與銀白色的嵌錯圖案彼此映襯,造型莊重典雅,紋飾簡潔大方,尤其蟠龍紋主題虛幻詭譎,充滿了浪漫主義的唯美色彩。它是西漢銅器中十分難得的藝術瑰寶,具有重要的收藏價值。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滿城漢墓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41-42頁。
[2] 史樹青:《我國古代的金錯工藝》,《文物》1973年第6期。
[3] 劉艷、楊軍昌、譚盼盼:《「錯金銀」新論》,《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第31卷第4期,2019年8月。

估價 :
HKD: 500,000-700,000
USD: 64,100-89,700

成交價:
HKD: -

上一件 拍品 915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