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4 秋季拍賣 >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35
丁衍庸 (1902 – 1978)
在水中央(一九七一年作)

油彩 纖維板

30.8×45.8 cm. 12 1/8×18 in.

款識
Y.Y.TING 2/10.71(左下)

出版
2003年,《意象之美:丁衍庸的繪畫藝術》,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第136頁
2020年,《丁衍庸油畫全集》,衣淑凡編,立青文教基金會,台北,第383頁
展覽
2003年8月5日至9月21日,「意象之美:丁衍庸的繪畫藝術」,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

來源
1998年4月19日,台北蘇富比春季拍賣會,拍品編號78
台灣國巨基金會收藏
2005年5月29日,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會,拍品編號218
2009年10月6日,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拍品編號558
2011年5月22日,北京誠軒春季拍賣會,拍品編號845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勁筆寫神,一碧千里
丁衍庸風景油畫至臻代表

「歷經1950年代中到1960年代初六年的空白期後,丁衍庸重拾油畫創作,不止專意營造以古文字為靈感的主題,同時在作品注入從傳統中國山水畫中借用的抒情形象,這些風景畫很接近,或說幾乎可以直接類比他的水墨畫…明確證實了丁衍庸融合東西方雙重取向的能力。這種能力在1971年的作品《在水中央》臻於巔峰,這幅畫雖然囊括丁衍庸的視覺語彙,古文字、書法線條、強烈的色彩、簡潔的構圖,但卻隱約含蓄,因此達到一種高度發展又獨特的折衷主義。」

——立青基金會創辦人衣淑凡《丁衍庸油畫全集》

二十世紀中國藝壇上的一代宗師、推動中國藝術現代化的「洋畫運動」之中流砥柱、水
墨與油畫兼修、書法和篆刻並重的著名藝術家、教育家丁衍庸無疑是一顆閃耀在藝術史長河中的明星。在風起雲湧的20世紀初,丁衍庸懷有以藝術救國的滿腔熱血,於1921年考入東京美術學校。隔年在參觀第一屆法蘭西現代美術展覽會時,被印象派、野獸派等新興美術思潮啟發。22歲時,他憑藉油畫《食桌之上》獲選《中央美術》雜誌舉辦的第五屆日本中央美術社展覽,從兩千五百件參賽作品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唯一一位入選的中國藝術家,名震藝壇。

1925年歸國後,丁衍庸在研究線條時接觸到中國水墨,意識到:中國古代藝術「神似」的內核值得重視,而彼時領銜歐洲藝壇的野獸派創始人馬蒂斯(Henri Matisse)、及其後的畢加索(Pablo Picasso)等人也無不受到原始藝術或是東方線條的影響。他頓覺找尋到了藝術革新的良藥,如獲至寶地自述:「我從狹小的範圍裡,逃跑了出來,轉向中國藝術的體系和中國固有文化精神方面去找尋新的知識和技法」。他經常以中國的毛筆來創作油畫,並將東方的線條融入進去,風格獨樹一幟。

縱觀可考資料,丁公的油畫僅不逾350件,當中可概分為人物、靜物、風景、文字、宗教五大主題,而風景主題之作在其中僅只23件,是最為精罕的一環;而其中有13件均具「遊人泛舟」的題材,突顯其偏愛。而是次上拍,完成於其爐火純青的70年代,曾被衣淑凡譽為丁公風景油畫「臻於巔峰」的《在水中央》,即為箇中代表。並為該題材第3大尺幅者。作品由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悉心珍藏逾十年甫現拍場,必為識者之珍!

妙造自然,生機勃發

「一幅純粹的畫自有其本身的藝術價值,你看著它時,只會令你情神向上,它非常純粹,一如一杯陳年的白蘭地一樣;它的價值非常高,完全沒有雜質,就像你忽然看到了好天色,天朗氣清,令你的精神為之一振。」
——丁衍庸

少時開始,丁衍庸對風景創作便具獨到理念。1925年他在蔡元培邀請下,和陳抱一等成立中華藝術大學,投身美術教育,一次帶領學生赴杭州寫生時,丁公發現學生多以名勝古跡為題,直言應:「去找那水邊的情趣和自然美妙的景色,寫生旅行絕非描寫古蹟名勝來做紀念品」。宏偉的建築、歷史古蹟並非他關心的主題,他更在意的是「與自然、生趣對話」,其風景主題油畫傳承了古代文人寫意山水清新自然的意旨,又融入野獸派一般瀟灑豪放的絢麗用色。作品呈現單純拙稚的形式,而飽含廣闊精深的內涵,曾被媒體讚譽:「超出國內洋畫界特有的風格,丁衍庸用鮮明的色調、沉毅的筆觸,雄渾地把情緒像萬花筒般飛射出來,毫不加以修飾…作品中隱著美的生命」。

《在水中央》中,他以沾滿碧綠色彩的勁筆橫掃,畫出帶有微妙弧度的線條,形塑飽漲而滿溢的湖水,如若一塊晶瑩的翡翠,在中心呈現深邃的碧色,而周邊以對比的橘色彩映襯,若展現夕照下燦爛的赭紅海浪,而遠景以富有動勢的筆觸畫出山巒。豪放渾厚的墨色綿延,由重至輕飄向遠方,若現中國山水畫中雲霧環繞般的山勢濃淡變化,又如潑墨狂草的書法,留下瀟灑不羈的飛白。而金色的光芒在天邊閃爍,又如一條瀑布從空中往右側流溢,煥發出浪漫的勃勃生機。

古為今用,以形表意之新創

而因1929年起就任廣州市立博物院美術部主任近十年的契機,丁衍庸得以鑒賞豐富的中國古代文物藏品。其中,他特別感興趣甲骨文、秦漢璽印,深入研究並將之轉化為創作靈感,自1960年代起,他便經常以古拙、剛勁的甲骨文符號入畫。古文字符號和寫意線條的使用,使其創作從早期的印象派格調轉變為兼具「民族性、時代性和個性」的油畫,開闢了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以今日眼光視之,仍倍感卓爾不俗。而展現在《在水中央》, 丁公同樣巧妙地融入了古文字。他以白色油彩豪放地一筆繪就中央小船,而簡化船底、船身等冗贅部分。船的造型由甲骨文的「舟」字轉變而來,將漢字「以形表意」的本質發揮至極,展現丁公多年來對藝術本源的探尋,又為作品增加一分純真幽默,令人莞爾。

情景交融,動人心弦的詩意風韻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從之,道阻且長。
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詩經《蒹葭》

在丁公的風景主題作品中,人物往往作為場景的點綴,以極簡之筆觸勾勒,旨在意會人跡所至。然而《在水中央》中,罕見地見到了更多的細節,前景中心可見一撐著橘色陽傘,身著藍衣而烏髮盤起的優雅女子,獨自靜坐於小舟上。其面容被傘身遮掩,宛若詩經中求之不得的神秘女郎,隱蔽在薄霧般的面紗之後,引人好奇。而其身後的紅色小船上,見一人正奮力划槳。令人不禁對二者的身份萌生浪漫的猜想,而兩艘船豎起桅桿,卻並不懸掛船帆,亦不指明方向。丁公創造一如舞台的人生場景,開放式地將情節交由觀者定奪,平添一絲迷離的餘韻和隱喻。回顧創作此作時,丁公已年近古稀,他漂泊半生、在晚年依然遺憾地未能和家人團聚,此作或亦帶有對故人、故土的懷想,增加了作品的深意。

在丁衍庸的生動畫境中,他以不羈的筆觸以形寫神,跳脫輪廓線的束縛,憑藉色彩的張力鋪設湖光山色,展現「八大無此狂,石濤無此膽」的氣魄;他以象形文字和水墨筆勢在西畫媒材中自由揮灑、來去自如,留下一個神秘而迷人的場景,如一塊靜靜陳列在時光中、優雅而深邃的古玉,只待觀者細細品味。

估價 :
HKD 1,200,000 – 1,800,000
USD 153,800 – 230,800

成交價:
HKD: 1,440,000

上一件 拍品 35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