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4 秋季拍賣 > 中國書畫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II

586
齊白石 (1864-1957)
螃蟹美人蕉(庚申(1920年)作)

立軸 設色紙本

145×37.5 cm. 57 1/8×14 3/4 in. 約4.9平尺

鈐印:齊大
題識:如山宗兄先生之雅請正之。庚申六月居京師。弟璜。
上款:「如山宗兄」或為齊如山(1875-1962)。齊如山為戲曲理論家。二人之交遊可見於附文。

本幅《螃蟹美人蕉》的上款「如山」應為齊如山,河北高陽人,出身於書香門第,十九歲入同文館習德、法諸文,庚子之變後棄學從商。他喜好戲曲,多次歐遊,得以接觸西方戲劇,更激發其改良國劇之理想,遂致力於中國戲劇創作與研究。齊如山在上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間,活躍于北京藝文界,尤其是他與梅蘭芳的藝術合作更為後人津津樂道。
根據《白石老人自傳》記載,齊白石在一九二○年九月與梅蘭芳相識,第一次見面在南城北蘆草園梅家,當時就是齊如山約他同去的。另由齊白石於一九一九年畫贈齊如山的水墨花鳥草蟲四屏(圖1,現藏北京市文物公司)可知,二人相交往應在一九一九年。一九二○年齊白石畫給齊如山一幅繁茂的《紫藤圖》(圖2),題曰:「如山宗兄與余不相識即喜余畫,見於廠肆之畫即購之,可謂知余者。」從前一年所繪四條屏的上款「如山同宗先生」到「如山宗兄」,可見二人的關係已密切了許多。兩人的交往從上世紀二十年代一直延續到四十年代末,至今,我們能見到二人唯一的一張合影,是一九四七年刊登在《北平日報周年紀念畫刊》上,齊如山與齊白石共同參加北平舉辦的一次擷英雅集,二人並坐一起的照片(圖3),雅集的具體時間是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八日。
一九二○年春,齊白石攜三子良琨、長孫秉靈赴京,先後居住於法源寺、龍泉寺等處,並在帥府園郭葆蓀家小住。 此幅《螃蟹美人蕉》畫於該年六月,所題上款「如山宗兄」與其同年所繪的《紫藤圖》一致,應為先後所畫。畫中螃蟹爬行之中揮舞雙螯,生動有趣。齊白石筆下的蝦、蟹等水族題材,到其晚年可謂爐火純青,不僅常畫,而且成了他的一項「絕活」。畫家賀天健曾說:「他的水族與昆蟲可說是神妙無比,......是幾百年來所未有,真是了不得。」白石老人畫蟹與其畫蝦一樣,經歷了數十年的蛻變才獲大成。齊白石最初畫蟹,完全遵循著恩師胡沁園的筆法與造型,中國美術館收藏有一幅齊白石二十余歲時畫的《菊花螃蟹》(圖4),不僅墨色死板、蟹腿及雙螯也無動感。而在遼寧省博物館藏收藏的一幅齊白石約在五十歲之前畫給胡沁園的《蘆蟹圖》(圖5),比較起來,二十多年後齊白石筆下的螃蟹已經活靈活現、生趣盎然了。首都博物館藏有齊白石一九一七年畫贈楊潛庵的八開冊頁,其中一開《墨蟹圖》(圖6)上也題道:「借山館後有石井,井外嘗有蟹橫行於綠苔上,餘細觀九年,始知得蟹足行有規矩,左右有步法,古畫此者不能知」。兩幅螃蟹的造型與筆墨極為接近,唯冊頁所題更加說明了對於螃蟹的行走,作者細心觀察了九年之久!我們由此也能看出:畫家只有這樣長期觀察生活,才能產生生動的藝術作品。再觀一九二○年的這幅《螃蟹美人蕉》,齊白石較之以往的畫法有了一個明顯區別:他運用赭墨顏色畫蟹,除保留了蟹腿與雙螯的動感之外,將蟹殼凹凸不平的質感刻畫得更為淋漓盡致了,亦或許是畫贈給「宗兄」齊如山,作者在揮毫之前頗費了一番心思。
如今,我們在藝術品市場中見到的齊白石螃蟹,多為老人七十歲後的作品,而他早期畫蟹原本流傳數量就少的一些作品,大都被收藏於各大博物館中。由此,這幅《螃蟹美人蕉》就更顯得彌足珍貴了。
——節錄自藏家撰文《從二齊之誼淺析齊白石早期畫蟹》

估價 :
HKD: 350,000-550,000
USD: 44,900-70,500

成交價:
HKD: 420,000

上一件 拍品 586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