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 cm high
瓶侈口束頸,頸部中央飾凸弦紋一周,豐肩,肩下弧線內收,至脛部以下外撇,下承淺圈足。瓶體修長,線條流暢,為典型觀音尊造型。器身施白釉,釉質清亮,光明如鏡。瓶身通體以青花描繪花鳥山石圖,畫面中,一只孔雀棲息於玲瓏山石之上,回首收翅,恰好落地的瞬間,神態悠然,氣度不凡。周圍牡丹與木蘭花枝綻放,繁花似錦。其中幾枝牡丹花瓣還隱約向兩側分開,這顯然受到了清初「雙犄牡丹」畫法的影響。另有喜鵲飛翔空中,平添意趣。整體有「平步青雲,錦上添花」之美好寓意。
觀音瓶流行於清代康熙至乾隆時期,器型高大古樸,典雅而不失清秀俊俏,如一美人亭亭玉立。瓶腹平緩開闊,適宜展示瓷畫之美,其上可繪通景圖案,題材豐富繁多,故而後世多有推崇。本器青花發色青翠明快,為康熙朝青花發色最佳之「翠毛藍」。另外畫工在表現山石樹木之時,充分利用青花的不同色澤及濃淡,將山石之紋理、樹木繁茂之程度,表現得淋漓盡緻,斧劈皴繪製技法更顯山石嶙峋,實為一件典型康熙朝青花佳作。
來源:
倫敦蘇富比,2010年5月12日,拍品編號120
藝德堂,香港
「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書款
估價 :
HKD: 70,000-90,000
USD: 8,974-11,538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