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cm diam.
玉呈墨綠色,端有沁。器身琢磨光潔,但環形不夠規整,以小塊玉材分製三璜,一端鑽一孔,另一端鑽二孔,均為一面鑽,三璜綴合為環。
這種分製數璜,繫綴成璧環的作法首見於陝西延安龍山文化遺址,於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亦有發現,有二璜合環1,一端一孔,另一端二孔,均一面鑽;三璜合環2,兩端均一面鑽一孔。總之,此為小材大做的有力例證,分則為璜,聯則成環(璧、瑷),可分可合,亦璜亦瑷,亦可稱為聯璜環(璧、瑷)。(楊伯達)
來源:
香港沐文堂珍藏,購於1994年以前
出版:
《關氏所藏中國古玉》,楊伯達,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94年,編號67
展覽: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關氏所藏中國古玉》,1994年7月16日至10月9日
估價 :
HK$40,000-60,000
US$5,100-7,70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