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5 春季拍賣 > 瓷器工藝品
宗器.歸來——海外遺金集萃專場

1262
戰國晚期
雲龍紋銅編鐘

尺寸:高28厘米,寬18厘米

雲龍紋鈕鐘,垂直懸挂在鏤空雕花木架上,通過木槌敲擊仍能發出「咚咚」清脆雄渾的鳴響,彷彿天籟之音。此鐘頂端為帶圈鈕的設計,其上飾蟠螭紋。鐘體扁圓渾厚,銑棱中部外鼓呈弧形,鉦飾勾連雲紋,繁複精細,兩側有三排乳丁,篆帶亦飾雲龍紋。鼓上飾分體龍紋,均以細密雲雷紋為地,流綫狀的紋飾氣韻生動,訴説著當時皇家工匠的技藝與巧思。後代文人以此鐘配上一精緻雕花如意瓶造型的古木架座,穩固端莊,散發出樸素而高雅之氣質,增添了幾分金石的雅致。
編鐘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擊鳴樂器,通常成套懸掛於架上,透過合瓦形的中空器身發出音響。以編鐘為核心的禮樂制度,盛行於西周至漢代,用於宮廷演奏,在民間很少流傳,每逢征戰、朝見或祭祀等活動時,都要演奏編鐘。它是上層社會專用的樂器,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徵。隨著時代的演變,鐘式由西周的筆直造型,到戰國晚期增添了弧曲圓融之美,紋飾亦由雄勁綫條漸變爲秀麗繁縟的細密綫條。
形制、紋飾幾近相同而尺寸較小的一件傳世鈕鐘,可以參考容庚《頌齋吉金續錄》(1936年)第121號,容庚對該鐘斷代作西漢,而日本學者林巳奈夫則認為該鐘屬秦代,見《春秋戰國時代青銅器之研究》,東京,1989年,頁193,鐘74。類似形制的合瓦形鈕鐘,可以參考丹麥國立博物館藏戰國雲龍紋鈕鐘,圖片收錄於林巳奈夫《春秋戰國時代青銅器之研究》,頁192,鐘71;戰國青銅鈕鐘(ZCK:3),收錄於《厝墓——戰國中山國國王之墓》,北京,1996年,上冊頁291,圖134,下冊圖版208.3;日本泉屋博古館藏秦代金錯螭文鐘,見《泉屋博古:中國古銅器編》,京都,2002年,頁136,第159號。
來源:法籍收藏家勒皮勒爾先生舊藏(見70年代藏家及編鐘照片)

估價 :
HKD: 300,000-330,000
USD: 38,500-42,300

上一件 拍品 1262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