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5 春季拍賣 > 瓷器工藝品
宗器.歸來——海外遺金集萃專場

1264
戰國時期
錯金銀龍紋承弓器一對

尺寸:通長20.8厘米

此對為戰國時期承弓用器,周身寬細錯金銀,柄正面長方型主體紋樣為雙龍相互纏繞,周邊裝飾雲氣紋,龍紋矯健蒼勁,似穿梭在雲中,頭部為豹首,獸目鑲嵌錘揲金片,目中留白炯炯有神,頸後錯雲氣紋,側面錯金圈狀豹紋,頸細長呈S型,頸下端採用鎏金的方式裝飾,凸顯異常華麗,柄側窄面裝飾雙螭龍紋,呈兩向飛馳狀,動感十足。此器典雅華貴,為戰漢時期此類器物中所稀見品。
此對器物形狀和大小相同,後部為一個中空的長方筒,與馬車上的榫頭插接套合,並用銅釘固定。承弓器從戰國到漢一直都有使用,且在各個公私收藏領域基本都是成對出現。由於其功能性原因,目前所見到的承弓器造型基本相似,均為「S」型長頸、長方形口含、上唇較短、下唇很長,斜向上彎曲,末端呈小獸首向前平伸。不同期的承弓器,差別之處主要體現在器首的造型及裝飾細節上,器首的刻畫、頸部上翹的角度和口含部分的細節處理不同。戰國時期的金銀錯裝飾圖案,主要以雲紋、菱紋、三角紋、雷紋、勾連紋等幾何圖案為主。另外,動物紋、狩獵紋以及各種動物造型的眼、眉、鼻、嘴、爪、毛、羽的描畫,在技藝手法上窮極工巧,在圖案紋飾上極盡精緻。通過兩種不同的金屬交相輝映,讓整件器物都熠熠生輝,這是金銀錯工藝的迷人之處。此對承弓器器身主要紋飾為龍紋,在方寸之間,共計十二條龍紋,以成組出線,相互纏繞,或對視,或反方向前行,與周邊的雲氣紋相得益彰,更加凸顯龍姿態的靈動之感,體現了戰國時期精美絕倫的審美情趣。
承弓器,其實就是配弩戰車上的專屬物件,作為戰車行進時安放弓弩的固定支架,因為一件弓弩有兩個淵部,所以承弓器都是成雙成對的出現,一般設置在戰車的左側。《左傳•宣公十二年》「樂伯曰『吾聞致師者,左射以鼓』」,反映了戰車甲士前主禦,左主射,右主擊刺的武器配備和分工情況。這點後來考古有所證明。此物據秦始皇陵一號銅馬車材料可知古名為「弩輒」。承弩器的位置就在車中轅偏左,洛陽中州路戰國車馬坑的承弩器也是出自車內左側前橫木附近,也說明戰國至秦代「車左」位置是戰車上的弩弓手,「車右」則可能主執戈、矛、戟等類長兵器,馭手禦車。其具體位置成對安裝在戰車車廂前外側的,用於擱置弩,既不佔用輿內空間又方便取用,使用時射手只需讓此物鉤住弩弓的駙部,拉動弓弦,就能很方便地將弩張開,是古代戰車上的必備器具。
來源:台灣藏家舊藏,購於20世紀90年代 中國嘉德(香港)
參閱:
1.《海外中國青銅器圖錄》,陳夢家,中華書局,2017年,頁204-205
2.《中國古兵集成》,沈融,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頁603
3.《漢代王車の輝き》,京都府京都文化博物館,京都,2001年,編號22-3
4. 河北省博物院藏 中山靖王錯金銀銅承弓器

估價 :
HKD: 600,000-660,000
USD: 76,900-84,600

上一件 拍品 1264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