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 122 × 52.5cm (83 1/2 × 48 × 20 5/8 in.)
此榻全身光素,為經典的明式傢具造型,鼓腿澎牙,腿和牙板圓角相接,用材壯碩,紫檀大料難求,此為不惜工本之作。榻又稱「獨睡床」,在明清文人雅居中頗為流行,珍貴木材傳世少見。
來源:新加坡魯班莊珍藏
我的傢具收藏菲利普Lots 818-821
小時候,我住在新加坡,那時的新加坡連電腦都沒有。為了打發時間,找點樂子,我們會玩各種遊戲,比如玩彈球、打兒童棒球、放風箏,打蜘蛛,還會在屋子裏追來追去,玩捉迷藏。當我躲到椅子背後、桌子和床下的時候,注意到了那些深色木質傢具,它們有著精雕細刻的面板和構件。後來,這些傢具慢慢被現代的沙發和扶手椅取代。面對這種變化,我們一開始還蠻興奮的,並沒預見有一天我們會如此懷念這些老傢具,甚至不惜花費巨大財力,將類似的傢具買回家。兒時的老傢具都不復存在了,回頭想想頗為感傷。但是,它們精緻的做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成了家。有了自己的房子後,就著手買了一些類似記憶中的老傢具。當然,那時並未開始真正收藏傢具。
我的收藏生涯始於收集郵票,接著是錢幣、瓷器、書畫,最後才是傢具。最初收藏的很多藏品我現在依然珍藏著,它們時不時地能給我帶來愉悅。我對中國古典傢具的興趣始於在台灣、香港工作的時候。20世紀80年代,香港成了中國古典傢具的集散地。一到週末,我妻子就去銅鑼灣逛商店,而我則專挑古董商店逛,看到了很多很多古典傢具,讓我受益良多。漸漸地,我喜歡上了那些簡約素雅的黃花梨傢具。於是家裡那些精工細作的黑木傢具就換成了素雅簡潔、紋理細密的黃花梨傢具。
中國古典傢具中精巧的榫卯結構讓人著迷,不用膠水、釘子卻能做到結構穩固,百年不敗,其中蘊含的創意和技術成就讓人嘆為觀止。但是對我而言,每根木件自身蘊含的色澤紋理之美與設計的完美結合,才是最讓我驚嘆的。事實上,這樣的設計也為現代傢具的設計提供了靈感。
我收藏傢具後,發現不同的木質,無論是硬木還是軟木,都有著一樣的美感和力度。傢具之美並非只來自於材質,更多來自於線條和結構。當然木質固有的硬度、色澤和紋理會極大地提升傢具整體的美感。因而,我收集的傢具多種多樣,不僅木材不同,而且造型各異。直到如今,我依然對收藏傢具、學習相關知識充滿熱情。
我希望所有的藏家都能和我一樣,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藝術品類,從收藏中獲得大量的樂趣。
估價 :
HKD: 450,000-550,000
USD: 57,700-70,50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