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5 春季拍賣 >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18
丁衍庸 (1902-1978)
清游遐覽(一九七五年作)

彩墨 紙本

37.7×691.5 cm. 14 7/8×272 1/4 in.

款識
饒宗頤題引首:清游遐覽,選堂,饒宗頤鈐印
縱能避雪壓,不免被魚吞,徐天池詩意,為行方女弟作,乙卯,丁衍庸 藝術家鈐印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孟浩然詩意,為行方畫,乙卯,丁衍庸 藝術家鈐印
古松參天畫本多,壽帶長春人不老,行方女弟,乙卯秋日,丁衍庸 藝術家鈐印
乙卯九月,為行方女弟清賞,丁衍庸,藝術家鈐印
蜀葵
田家風味
白鷺一雙
屈大夫逐去,徒悅椒蘭
相思鳥,湘妃竹,為何終日看不足。相思鳥,相思豆,今朝為君歌一曲,乙卯九月,為行方女弟作,丁衍庸,藝術家鈐印
來源
丁衍庸弟子趙行方直接獲贈自藝術家本人
2017年6月25日,上海朵雲軒春季拍賣會,拍品編號90
2022年5月29日,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會,拍品編號1058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註:饒宗頤為香港著名學者,大紫荊勳賢;趙行方,1973至1976年旅居香港時期受教於丁衍庸,其為台灣玉衡畫會創始人,1993年曾獲選登入《世界婦女名人錄》

妙墨華彩,以形寫神
丁衍庸來源有序精品聚現

「中國藝術因其形而上的表現方式,沒有任何束縛,具有無限的發揮空間,反而顯得更為優越。」
——丁衍庸

二十世紀初,中國知識分子掀起留洋浪潮,通過學習西洋技藝以圖救國,也極大影響了藝術思想的開放和革新。丁衍庸和林風眠、關良並稱「廣東三傑」,於1920年赴日留學,先後入川端畫學校與東京美術學院,被野獸派和印象派的自由大膽所影響,尤擅於用色,並掙脫了具體形象的束縛。1926年他回到上海投身中國藝術和教育,如倪貽德形容的,像「藝術界新飛來的一隻燕子」,為彼時藝壇注入現代新風。

1929年,因籌備廣州市立博物院(今廣州博物館),丁衍庸接觸到了大量書畫和金石藝術,開啟了一扇嶄新的靈感之窗。他尤愛八大山人以極簡用筆便生動展露表象背後的精神。除油畫創作外,他潛心往水墨深探,其水墨融合野獸派的狂放和大膽用色,畫出原始天真的神韻,為世人所稱道,吸引多人慕名而來學畫、求畫,他往往不吝筆墨,在教育界德高望重、育才無數。是次隆重呈現尺幅磅礴、長近七米的長卷《清游遐覽》(拍品編號18)即為其弟子、台灣著名藝術家趙行方舊藏,卷頭並具香港著名學者、大紫荊勳賢饒宗頤題詞。在丁衍庸逾四十年的拍賣紀錄中,超過6米的長卷僅只出現不逾12件,而其中《動物花蟲》更以四百餘萬港元的成交價創下丁公世界拍賣紀錄第二名,足見長卷的炙手可熱及珍稀性。而《將軍一怒為紅顏》(拍品編號20)、《驚艷》(拍品編號19)則同為丁公經典的戲劇人物主題作品,前者屬丁公弟子張玲麟舊藏,其為香港著名女演員,藝名「鍾情」,曾出演多部電影主角。是次三件精品來源有序,為有識者購藏之良機。

包羅萬象的集大成經典

「西方的藝術著重形式,東方的藝術著重精神,二者不可兼得,則我捨形式而取精神。」
——丁衍庸

《清游游覽》由9個水墨主題構成長卷並均附題詞,其中囊括了丁公各色經典:有文人墨客偏愛的花鳥魚蟲、三君子梅蘭竹,也有趣味生動的大嘴白鷺、生活中尋常的蔬菜蘑菇,包羅萬象地突顯了丁公瀟灑風趣的性格和在各種題材上輕鬆自如的駕馭力,雅俗共賞、蔚為大觀。

作品由饒宗頤所題的「清游遐覽」徐徐展開,首現眼簾的是一幅梅花魚鳥圖,丁公以濃厚雄渾的一筆墨色,奇絕地揮灑出粗壯遒勁的梅枝,向下徐徐生長後陡然升騰,化作細嫩的枝條躍出水面。極簡的墨線以幾筆流暢的曲線、墨點勾勒出水鳥和遊魚;緊接著見黃色水仙和粉色芙蓉相互映襯,其以濃重的墨筆點出厚實而富柔韌曲線的葉片,僅在黑白用色之間,植物煥發出徐徐生氣;其後以澀筆皴擦而出的松樹和樹上棲息的鳥兒組成了一個圓滿的圓形,攜題詞「古松參天畫本多,壽帶長春人不老」,訴述老驥伏櫪的雄心鬥志。

畫卷後半部分以大面積和單墨線畫出了題詞中所言說的湘妃竹以及屈原所愛、象徵「堅貞不渝」的蘭草,一展文人氣息。但見丁衍庸在此轉換筆法,以柔韌的中鋒用筆將那纖細卻有力的蘭草葉片優雅的垂墜感畫得栩栩如生;而用淡色勾勒出竹幹結合一筆筆胸有成竹地點出的濃色竹葉,極為清麗趣意,富有生命力,雅緻飄逸的文人氣息在訴說古今的詩句之中蕩漾開來。而竹與蘭之中有兩隻具八大山人意趣的白鷺白眼望天,其誇張的巨嘴造型令人忍俊不禁。其後一顆落著蟋蟀的大白菜又領人回到了尋常百姓的衣食起居,令人聯想到淡泊寧靜的鄉村生活、與世無爭的陶淵明式田園詩。作品如一高潮迭起的韻譜引人入勝,而在那雅俗結合之間,凝結的是丁公的幽默和風趣、遊戲古今的膽魄,魅力十足。

此外,在此長卷中可見丁公的墨色淋漓痛快,濃墨、潑墨、焦墨、枯筆、擦筆、飛白等技法交融,用筆勁中求拙、雄渾大氣,線條奇絕;而每一幀題字的筆勢奔走如雷電馳騁,隨心所至、無拘無束,展現他高度的書法素養。全卷以字入畫、以書入詩、洋洋灑灑,令人大飽眼福!

好戲上演,生動鮮活

丁衍庸喜歡看中國戲曲,幼時看戲後,即樂此不疲地塗畫劇中片段,以童真視角探索藝術的純粹。後期在人物主題的水墨創作時,他經常以歷史、民間傳說和傳統戲曲故事入畫。《將軍一怒為紅顏》中,他生動地透過自信流暢的墨線在畫面中心勾勒出一個怒髮衝冠、身披金甲、耀武揚威的大將軍。他怒目圓睜,以誇張手法放大的身軀如同山峰般偉岸。他手執銳利寶劍,微曲膝蓋呈壓倒之姿,正在蓄積向右側發起猛烈攻擊的動勢。而其身下是一位踡著手臂和雙足,呈退縮之勢的敵將。他瞪大雙眼,面孔青黑,有著極具異域風情的紅色鬍鬚,正勉力以紅纓槍抵擋攻擊。他較小的身姿和向斜下方移動的姿態已然昭示著潰敗,令這場戰鬥的勝負已經分曉。將軍身後穿紅著綠的女子,因受保護而展現出泰然自若的神色,紅粉的色彩畫出她們嬌美的面容,勁道的墨線僅以一筆即勾出勺形的髮髻。幾筆之間,就把剛強和柔弱、勇敢和畏懼之間以造型和色彩展現出鮮明對比,極簡而生趣十足。

斷橋邂逅,情思不絕

而另一件《驚艷》則援引《白蛇傳》的經典橋段,描繪許仙和白娘子的邂逅。畫中右側的許仙著書生打扮,丁公以粗獷的筆觸畫出文人瀟灑的寬袍大袖。許仙向白素貞拱手作揖,低頭不敢唐突佳人,然而那因驚艷而睜大的雙目和微微揚起的嘴角早已洩露愛慕之心。白娘子則身穿淡藍白袍,端莊地以扇覆蓋嘴唇,手撫髮髻,眼神飄向左側,表露女子心動的羞澀,二人眼神和動作的張力之間,自然萌生朦朧含蓄的縷縷情思。而二人之間的青蛇則身穿象徵性格直率的紅色衣裙,她初化為人,仍不識人間禮法,卻也多出一份真摯豪爽。她直視許仙,嘴角含笑,一手指他而貼近姐姐,似在用姐妹之間的悄悄話以這位小生打趣兒,也像是二位怦然心動的愛侶之間的橋樑,為畫面增添了活潑的生氣,也正契合丁公的性格:嬉笑怒罵,皆為文章。丁衍庸在極簡幾筆之間即刻抓住人物精髓,以生動而婉轉的筆觸表達一見鍾情的浪漫邂逅,作品同時一展中國古典詩詞戲劇的婉約和雋永,撩人心弦!

估價 :
HKD 10,000 - 20,000
USD 1,300 - 2,600

上一件 拍品 18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