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5 春季拍賣 >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68
李青 (b.1981)
大家來找茬之二(雙聯作)(二〇〇五年作)

油彩 畫布

97 × 75 cm. × 2 38 1/4×29 1/2 in.× 2

款識
L.Qing 2005.4(右件右下)

出版
2006年,《大家來找茬:李青作品展》,F2畫廊,北京,第53頁
2008年,《重影:李青2005-2008》,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北京,第52至53頁
2009年,《李青:帷幕》,漢雅軒,香港,第45至47頁
展覽
2006年9月9日至10月9日,「大家來找茬:李青作品展」,F2畫廊,北京
2008年11月29日至2009年1月18日,「重影:李青2005-2008」,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北京
2009年4月17日至5月3日,「重影:李青2005-2008」,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上海
2009年5月14日至6月6日,「李青:帷幕」,漢雅軒,香港

來源
香港漢雅軒
亞洲私人收藏

流變與永恆的時代思辨
李青的視覺遊戲

「大家來找茬系列,以兩幀作品比對呈現,靈感源自訓練視覺反應的遊戲。相比原來單純的具象繪畫,這一作品希望能帶出一種全新的對話方式,希望邀請觀眾進入作品中,並且與他們產生互動。因此我選擇了一些大家比較熟悉的人物或者形象,透過共同的視覺經驗、共同的社會經驗從而產生共鳴。而畫面也如同鏡子一般,讓觀眾能夠進行自我觀照。」
——李青

80後藝術家李青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現為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他成長於社會飛速變革、都市迅速發展的改革開放三十年。其作品核心探討了消費主義下產生的茫然和超現實感、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疏離等時代回憶,飽受好評和共鳴。作品曾被如德意志銀行、瓦倫西亞現代藝術博物館、上海龍美術館、上海余德耀美術館、巴黎DSL基金會、首爾阿拉里奧美術館、南京四方當代美術館等納入收藏。其並於2017年入選法國巴黎「Jean-Francois Prat獎」、2023年入選福布斯「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影響力榜單」。

李青的「大家來找茬」系列最早生發於2005年,靈感來自於大眾化的「找不同」遊戲。此系列作品由兩幅相似的畫面組成,往往以充斥消費品的生活圖景和政治宣傳畫面為主題,令人聯想到沃荷(Andy Warhol)一幀幀相似而不相同的名人肖像、金寶湯罐。他以鏡像的對立、遊戲化的手法,挑戰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思維慣性,喚起對於所處時代的思辨。

妙趣橫生的「找茬」

「人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兩次。」
——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大家來找茬之二》反映中國八九十年代活潑大膽的配色風格:花樣繁多的床單以高飽和度的粉紅、藍、綠等霓虹色彩挑動著觀者的視覺神經,不羈的青年穿著彼時最為潮流的牛仔褲、露臍裝放鬆地躺在床上,凝視牆上貼著的明星海報、照片和文字報。而剝落的牆紙和泛綠褪色的照片,又若指涉另一時空,記錄了時間的一瞬和對變遷的緬懷。

在李青這場「找茬」遊戲的邀請下,觀者會自然地搜尋二作之間的差異。兩幅畫之中明顯的「不同」在於:右上方女子海報的置換、右畫電燈開關右側的紙條、以及主角手部動作的差異等。而若以辯證思考審視,那每一筆具體的筆觸道道都不同,塑造出兩個孿生卻迥異的世界。藝術家以手繪直面充斥著數碼複製的、具體而無限的現實,指向真實和虛擬之間矛盾而可置換的關係,不免令人產生對於「相似」、和「永恆」的終極哲學思考,如古希臘經典的思辨:人是否能踏入相同的河流兩次?實際上人生如奔流的時間之河,無法重來。

正如藝術批評家呂鵬所說︰「李青的藝術哲學在這個階段裡加入了更為直接的命題:如何用一種『遊戲』化的方式來對抗『麻木』性的美學與普遍觀念。」李青在數碼媒體發達的當代,以手繪出近似於複製黏貼的對稱圖像,又以趣味性的細節差異處處昭示二者的不同。他企圖模糊繪畫性和可量化的遊戲圖像間的疆界,通過描繪大眾化的生活碎片帶來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密感。這些如夢境一般重疊的影像,激發觀者對於現實和虛幻、流變與恆長之間複雜關係的思考,令人回味悠長。

估價 :
HKD 100,000 - 150,000
USD 12,800 – 17,900

上一件 拍品 68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