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筆 蠟筆 紙本
66.7 × 100.9 cm. × 4 26 1/4×39 3/4 in. × 4
款識
Phaneendra(第四聯右下)
來源
2008年3月13日,孟買薩伏隆春季拍賣會,拍品編號115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追尋返璞歸真
夏特瓦帝的當代寓言
納施・夏特瓦帝(Phaneendra Nath Chaturvedi)1981年出生於印度瓦拉納西,在2005年獲拉克瑙大學碩士學位,其藝術表現傑出,曾榮獲2004年全印度美術與工藝協會獎、2006年印度政府文化部全國獎等,作品在印度、香港、韓國等地廣泛展出。其以強烈的視覺衝擊與社會批判著稱,提出對於科技高速發展下人類定位的反思。他經常描繪穿著鮮艷服飾的擬人化生物,以怪誕的仿生感和機械感,揭示人性的複雜。「多聯作」是他最為經典的語言,如拼圖般組合出具戲劇張力的構圖,一如是次呈現的《稻草人》。
科技與人性的碰撞反思
在本作中,藝術家巧妙運用鮮豔的色彩和誇張的形象,將同時富有機械感與骨骼感的人體與無生命的稻草人並置,營造出一種超現實氛圍。人物雖穿著鮮豔的日常服飾,卻骨骼外露,由貼片、螺絲拼湊而成,言說其機械人的身份;另一主角稻草人不改擬人化的性格,其身體微傾,如具個人意識與情感般,輕鬆地迎風舞動,給予觀者強烈的視覺衝擊,引人深思科技與人性的關係。
此作完成於全球科技飛速發展、人工智能方興日盛的2007年。藝術家自小在貝拿勒斯和勒克瑙長大,過著親近自然的生活,而現代科技使其同時感受到便利與對人的精神異化。畫中機械人體的冷峻,象徵人類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面臨的精神空虛與身份迷失;而作為傳統農耕社會的象徵,稻草人的簡單與隨性,如若對返璞歸真的渴求。其以物化的人體與擬人化的物件,製造出直擊人心的雙重顛覆,由此向觀者發出邀請:在科技與人性中找到平衡,保持對自我的認知與對情感的關懷。而四聯作之手法,不僅增添視覺趣味,更猶如藝術家在碎片化的信息時代中,尋找「完整自我」的挑戰。
估價 :
無底價
No Reserve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