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頁(共四冊 共209開) 設色紙本、水墨紙本
尺寸不一,約32×20.5cm. 12 5/8×8 1/8in. 約 0.6 平尺 (每開)
正冊 箕裘願學圖
共三十九開(畫二開,書三十七開)
作者:
浦文球、張國華、錢慧安、王承基、馮祖寅、郭汝棟、陶福炤、徐基德、程惠青、張家俊、趙璜、葉駿、張承柏、袁康竹、魯邦煥、曹槱甫、楊霖初、裕泰、馬之驥、陳銘壽、施遂初、葛家善、陸樹滋、徐駿、蔡錫增、秦履和、汪人驥、沈守洮、江承桂、黃宗起、陸應樞、秦鴻翔、袁瓚、黃世鎬、吳懋功、張雲襄、徐多鉁、沈嵩齡等,共約38人
創作年代:癸酉(1873年)至己卯(1879年)
後冊第一冊 箕裘願學後圖
四十七開(畫八開,書三十九開)
作者:
浦文球、朱梓、寶龢、蔣壽、黃恕、陳光豫、章濤、周梓、楊德鑅、楊逸、馬瑞熙、戈朋雲、李瑞清、孫乃延、王運長、汪永思、曹驤、徐復盦、沈其光、李樵、楊承基、徐元芳、李然昌、李味青、王宗毅、賈豐芸、朱文熊、徐公修、王枚功、鄭永詒、桂坫、張紹价、袁康、李鳴進、蕭彤勳、王在宣、徐公輔、左孝同、方家瑞等,共約54人
創作年代:辛亥(1911年)至己未(1919年)
後冊第二冊 箕裘願學後圖
共五十開(畫七開,書四十三開)
作者:
喻長霖、曾熙、沈嚴、張謇、趙雲壑、沈塘、嚴良志、戈脩、顏元、呂景端、金夢石、康有為、蔡元培、郁葆青、陳德清、武鑫、張鴻翥、趙黻鴻、張元濟、喻長霖、周文炯、陳小翠、程宗浩、黃希憲、張樂韶、錢淦、王慶平、毛恆遇、黃文琛、孫宗達、徐泗寅、陳壽宸、唐祖瀛、潘宗傅、蔣作樊、徐士琛、邵師孟、胡調元、王宗海、徐正鈞、章梫、卲瑞彭、徐良模、盧文炳、王慶芝、王竹君、屠長林、黃協塤、李宗鄴、言家鼐 ,共約52人
創作年代:丁巳(1917年)至己未(1919年)
後冊第三冊 箕裘願學後圖
共七十三開(畫六十六開,書八開)
作者:
蕭退闇、朱士林、馮篙叟、蕭嫻、陶蘇、莊閒、吳湖淵、鄭永詒、沈嚴、何汝穆、桑祖欽、汪洛、宗士福、王傳燾、汪琨、沈銘、潘欽、呂萬、趙鼎奎、葉經、范冬青、徐锜、陳懷古、李震、鄧春澍、金蓉鏡、文萍、何積勛、孫瓊華、沈義、沈立之、閔湘、顧則正、陸伯龍、姚彥、姚鍾藩、畢心粹、樓辛壺、馬野樵、錢辛、袁培基、梅孤芳、汪峻、顧青瑤、吳衡、俞法、金榕、陶鑒、李逸春、吳逃禪、潘琪、周曦、汪沈潛、朱福駪、俞斯乾、徐林、彭壽年、潘振節、陸伯龍、宋洛、孫繼、王亦民、汪超、鐵橋等,共約80人
創作年代:庚申(1920年)至甲子(1924年)
說明:《箕裘願學圖》與《箕裘願學後圖》系列冊頁共計四冊,總二百零九開,丁厚甫、子裘父子二人,於五十年間,遍邀滬上名家二百餘,共襄此舉。其中,《箕裘願學圖》一冊(簡稱:正冊),寫贈厚甫先生;《箕裘願學後圖》三冊(簡稱:後冊)寫贈厚甫先生之子,子裘先生。
《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意謂子弟由於耳濡目染,往往繼承父兄之業。是組以「箕裘願學」為題,創作的時間跨度逾五十年(約1874至1924年),囊括滬上大小名家約200人,如錢慧安、康有為、張謇、曾熙、喻長霖、蔡元培、張元濟、趙雲壑、陳小翠、章梫等,可謂群星璀璨。規模極宏大,內容極豐富。
從冊頁內容來看,有畫作80餘幅,書法約120幀,除《箕裘願學圖》有厚甫先生五十造像外,絕大多數為山水、人物,風格各異,皆以「願學」為母題,各馳擅場,無一敷衍,蔚為大觀。其中,可以看到畫家之不斷破題,如冊一中,錢慧安甲戌(1874年)所作《箕裘願學》,是詞之原解,孔穎達疏:「積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見其父兄世業鋾鑄金鐵,使之柔合以補治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學為袍裘,補續獸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為弓之家,使幹角撓屈調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覩其父兄世業,仍學取柳和軟撓之成箕也。」圖中一人縫袍,一人製箕,合「箕裘」之意。而此後的創作,如陳光豫、趙雲壑無論是蕉林夜讀,還是梅花書屋,均以課子,為《箕裘願學圖》之演繹。也有金夢石、鐵橋不拘一格,以茶爐入畫,題曰「虬角冰心入畫圖,挑燈煮茗夜圍爐。鄰雞唱徹三更月,知有高人讀漢書。」亦切題。可見此冊面貌之可觀。而諸多名賢之題字,則更為此冊增色。如李瑞清、左孝同、桂坫、康有爲、蔡元培、張謇、曾熙、章梫、張元济等。
厚甫先生為何人,至今資料稀缺,但我們可自正冊收錄厚甫先生五十寫真,窺其容貌,關於他的生平,此四冊中沈嵩齡所記為最詳,摘錄於此:「厚甫仁兄大人,滬上大善人也。隱於世。性仁厚,質直而好義,不慕榮利,見善勇爲,常若不及。如夏施醫藥、冬施棉米,以及放生助棺、矜孤恤寡,義塾鄉約等舉,靡不踊躍從公,其好善之誠,雖由天性,而實則尊翁老伯大人之家學淵源也。」可見厚甫先生樂善好施,為滬上所稱道。
丁子裘「以新圖續父志」,遍邀滬上名家,再作《箕裘願學》,為有別於前故稱《箕裘願學後圖》, 據一九一九年《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校友會滙刊》所載,署名「植甫」,撰有〈題上海丁子裘先生箕裘願學後圖〉一文,與此冊相呼應。此外,香港蘇富比曾於2021年曾於釋出一冊《箕裘願學圖》,從裝潢到內容,皆於是組相若,可知應自此散佚。
《箕裘願學》,子承父志,遍尋滬上名家,歷時五十載,終成此巨冊。蔚為大觀。
估價 :
HKD: 300,000-500,000 (209)
USD: 38,500-64,100 (209)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