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cm. long(15 in.)
這件臂擱,背面全素,正面以“留青”法雕刻一派空壑幽居圖,民居旁探出的梅花,以及楓樹,蘭草,怪石,使得村舍的環境格外清幽,別致,更顯山谷之幽深。民居右側,藝術家留以大片空白,不做點綴,讓人深感空曠。只見民居前一老翁捕魚歸來,似正在提魚詢問。房屋內似正是文人在書案旁苦讀,村舍中窗戶內可見書籍,應是隱居之高士。右上方刻“空穀幽居”四字,落“北如刻竹”款。_x000D_
“留青”法是竹雕的一種工藝,其以明清時期爲巔峰。其手法是利用竹子表面薄薄的一層外皮,即“青筠”,做文章。工藝高超者可以在這層外皮上刻劃花鳥魚蟲,山水亭台,人物走獸。其所刻出的圖畫,有淺淺的浮雕感,更與去掉外皮露出竹纖維的部分産生色調上的對比。這件作品巧妙地利用留青法,表現了一幅非常有古意的山水人物畫。_x000D_
張北如_x000D_
1940年生于香港,祖籍廣東新會;後隨父輩避亂香港,從此落地生根。八歲從師北方技師龐再生學習木雕,因感構圖未能盡善,再隨嶺南七子容漱石習國畫,更因機緣得書法及篆刻大家陳秉昌先生收于門下。傳統藝術在香港細水長流,未曾間斷,張氏遂受各家熏陶,融匯貫通,共冶一爐,自謔爲「一品窩」。上世紀90年代初,以「筀柘軒」之名自立門戶,意謂竹、土、木、石各物兼備;幷于香港上環嚤囉街設店「雜家者流」。出品之擺件、器物,匠心獨運,構圖嚴謹,具文人氣。_x000D_
隱世大師_x000D_
大隱隱于市,現年75歲的張北如先生,十年如一日,坐鎮嚤囉街小店「雜家者流」,操刀雕刻。先生習慣早起,除了到各地搜尋物料外,總是埋頭苦幹,直至深宵。「雜家者流」于九十年代初成立時,曾兼收售古董,但逐漸被張先生的作品取代,閘門虛掩,謝絕過門生客,只有懂得的熟客,才得進門。慢慢店面成了「筀柘軒」的作坊,竹、土、木、石各種物料與初具造型的成品與半成品,塞的塞挂的挂,擠得水泄不通,都給蓋著一層灰塵。僅可容身的通道和張先生的工作桌,都在方尺之間,前面隨便懸吊著一個用紙卷成的電燈罩,方便聚焦雕刻。張先生看上去只像六十多歲,目光銳利,快人快語:「現在的人們老是談退休是不對的。人只要還有能力,就應繼續幹活,現在我還很有創作的衝動!」零亂的案頭,擱著幾十把親自鍛磨的刻刀,手不停在物料上比劃,端詳如何精益求精、物盡其用。_x000D_
大江南北 兼收幷蓄_x000D_
近年中國傳統文化大有復蘇之勢,但體制與傳統之間仍是有所距離:「國內曾經文革浩劫,香港却剛好漂遙海外──文化承傳未曾中斷,佷多藝術的奧妙均都能延續。」在戰亂期間,南北名師避亂香江,先生自少經常與之交往,所曾從學者,不下三、四十位,包括嶺南七子之一容漱石先生和書法篆刻大家陳秉昌先生。_x000D_
容漱石(1907-1996)爲廣東中山人,是嶺南派高其峰弟子。嶺南派技法,兼善花鳥、人物、山水。容氏認爲藝術應以服務大衆,帶人來歡樂爲目的,不應孤芳自賞。故張先生喜從生活取材,表現主題之外,還夾帶一些小趣味,如風傷破損,以喻人生應百折不朽,跌得越低、越要爬起來。先生從學于陳秉昌(1921-1999)時,主要爲深化國學素養。陳氏認爲張先生應把已經學有所成的技藝加以保持,故明令禁止他把時間耗費在文字學之上。張先生的店「雜家者流」爲陳秉昌命名,典出《漢書‧藝文志》,意謂「九流十家,兼二者爲雜家 」。張先生雖不鑽研治印,也不多寫書畫,却深得嶺南派兼收幷蓄精神,爲名符其實之「雜家」也。_x000D_
傳藝須留器留人_x000D_
很多人授徒時,總是留有一手,怕「教懂徒弟無師父」,因爲作爲老師的也只懂皮毛,怕被迎頭趕上。但張先生認爲:「其實只有狀元學生,哪有狀元老師?被學生超越是好事,而且文學、技藝,都是民族的優良傳統,個人就是有一點新發現,也是從傳統中來。所以一定要繼往開來,不可以說帶走便帶走。要真正做到持續發展,就唯有靠耐性、靠堅持。」_x000D_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張先生說從前學藝,未習雕刻,先教造刀,工具都要親自鍛造。方法是把油鋼燒熱,剪出一條,再在同樣是燒熱了的麻鋼枝上剪開叉口,把油鋼插在叉口上,反復鍛煉,令到兩者二合爲一,再鍛到軟硬適中。否則刀鋒過軟會容易崩壞,過硬則常常「卷刀」。當經年累月反復使用,令油鋼耗盡後,就得從頭再來。幸好今日科技昌明,現時的刻刀,均已改用鋒鋼裁成,省去鍛煉的工序,只需把鋼片裁成所需形狀,再經打磨,便可曆久常新。粗、細、橫、直;圓、方、斜、平、三角、四棱……先生手伴幾十把刻刀,每一枝都有不同的專門用途。像「留青」退地用的刻刀,形狀扁平,與別不同,鋒向與執刀方法,都只此一家。而材質軟硬各有不同,質地柔韌的葫蘆,便不能使用鋼刀,而需改用瑪瑙刀,運刀連雕帶壓。_x000D_
承先啓後_x000D_
隨北平故宮博物院遷台的文博專家那志良曾斷言「留青陽文」「久己不傳」。張先生憑存世舊物反復推敲,才得以重新繼承絕技。而且因爲科技進步,刻刀比從前鋒利,刻工遂可精益求精。像先生的得意之作Lot534竹刻萬字紋臂擱,每個萬字紋僅有幾毫米大小,連綿不斷環環相扣,心思稍有不慎,便會「搭錯綫」。推陳出新,張先生想到把「留青」技法挪用在瓷雕臂擱之上。像Lot547粉彩花鳥鳴春圖臂擱,造法是瓷片造成竹片弧度,在素胚上層層刻劃,進窑燒制後,才再施彩。這不單令畫面更有立體感,亦突破了「留青」無法施彩的限制。還有只此一家的「五族共和」纏枝瓜果,像Lot551黃楊木雕五族共和圖香爐及Lot553 竹木制廣式鈕絲紋鳥籠即將此紋飾運用得活靈活現。細看之下,其紋飾實乃一株纏枝生六瓜,以南瓜、苦瓜、甜瓜、葫蘆瓜、絲瓜代表五族,再加上黃瓜作爲衆多少數民族的代表,此謂之「五族共和」,由此可見張先生對于民族能凝聚大統、和諧發力之期盼。_x000D_
年逾古稀,舊事重提,張先生所曾經歷的奇人奇事,儘是曲折離奇。早年習藝,本來只爲興趣:「當時只是純粹爲藝術追求。如果是爲了生計,那會這樣不惜功本?」豈料種瓜得豆,嗜好變成專業,還肩負起傳亡繼絕的重任。現時張先生除于香港設有店鋪及工作坊外,足迹更遍于大江南北;在江西景德鎮,有「筀柘軒」專屬作坊。但大師爲人低調,不拘小節,仍一如既往。_x000D_
材料與技法略述_x000D_
是次選拍作品,以竹雕「留青」爲亮點,富于文人意趣。亦兼若干木雕、葫蘆、瓷雕及石雕器物及擺件,皆貴精不貴多。_x000D_
竹_x000D_
竹雕文房,于明、清期間同受民間與宮庭追捧。竹在中國原是尋常植物,但由根到幹,從外到內,紋理曲直,變化多端。新物色澤淡雅,而久玩之後,則呈瑪瑙紅。加上中通外直,早爲文人咏嘆對像。_x000D_
然而,植物之中,亦以竹最難克服。纖維粗細夾雜、外硬內軟,加上弧度限制,均增加了取材與造型的難度。而合于竹雕之用的材料,更要精挑細選。張先生謂,竹可分爲叢竹與單叢竹兩大類,前者生長形態密集,單叢竹則以從地下走鞭爲主,品種以楠竹、黑毛牛竹、觀音竹、剛竹、西樵山四方竹爲代表。張先生往往在廣東一帶就地取材,秋深時節,率衆上山。宜于雕刻之竹材,以長出地面三年者爲佳。竹太老,纖維粗糙,成品會表現出不必要綫條;若竹太嫩,甜味易招蟲蛀。漫山遍野,單是選可用之竹已是一整天的功夫。故采竹的第二天,須帶同器具及條凳上山,分工合作,一邊斬竹,一邊扶著竹幹避免斷折時觸碰地面受傷,隨即橫置在條凳上,趕緊削去枝葉,避免竹身失水過急引致爆裂。接著,更决定不同部份用途,當場鋸成細件,逐一用玉扣紙包好,放入帆布袋下山。_x000D_
下山之後,立即起爐煮竹,以除去竹所含不宜于雕刻及保存的成份,既可防蟲,也爲清理表層天然竹蠟。最後一度工序就是曬竹。但曬竹也不能任由陽光直接照射,只能貼著陰影的近陽處,隨日影移動,邊曬邊搬。慢功出細貨,這一曬便是三個月。張先生笑言:「曬好便剛好趕及過年,可以稍事休息。」_x000D_
竹雕技法,有深有淺、有立體有平面,幷以「留青」最爲精妙。所謂「留青」,實乃保留竹幹表面稱作「竹筠」之薄皮,在如紙般薄的表面上加以雕刻,完全是鬼斧神功。刻劃完成後,更要把題材之外的竹筠刮去退地,以色澤較深的竹肌爲地,讓主題顯得層次分明。「留青」把竹的裏裏外外物盡其用,黃底白皮,素身層次一如水墨,難怪文人情有獨鍾。張先生的「留青」作品,還有花鳥、山水、書法。像題爲“秋山行旅、翠穀山莊”之雙面插屏Lot541,方寸之中,布局高遠;拓本層次分明,重現水墨濃淡幹濕意趣。_x000D_
除文房之外,裝飾與實用幷重者,當數鳥籠。張先生對南北各派均有涉獵,造工精湛。是次選拍之Lot553 竹木制廣式鈕絲紋鳥籠,沿用傳統榫卯法,構件以竹爲主、輔以黃楊及挑木底抽和配件,外施薄漆。杯、檔、鼎、企搭、蜢籠、杯耳、罩心、花件、挂鈎等等木、瓷、銅制配件,全部均由「筀柘軒」一手包辦。除飾以「五族共和」外,每面11枝鈕絲,亦大有學問。「鈕絲」技法,工序繁複:先以刀器拉竹成幼絲,謂之「拉絲」;再以火水燈加熱令其變軟,利用竹獨有之彈性,反復鈕成規律均等的鈕紋。而雕飾鳥籠,更須先把整個結構組裝完成,然後拆件雕刻,再重新組裝。如榫卯構件稍有差池,便無法復原。_x000D_
張先生雖是廣東人,但取材不限于南方。是次選拍作品中還包括幾件在北方較爲盛行的葫蘆器。與上山下鄉搜尋竹、土、木、石不同,葫蘆講究的是養功。把葫蘆藏在黃楊木雕成的範模裏等一年時間,能不能準確成型,得靠自然造化。而張先生的葫蘆器,先範後刻。葫蘆必須用瑪瑙刀以壓刻的方法來刻劃,絕對不可傷其表面。是次拍品Lot542匏制金玉滿堂圖茶葉罐罐蓋,內層以紫檀造成,旋緊後留出一度紫啡色圓環,更是錦上添花。_x000D_
陶瓷_x000D_
學理上陶瓷的土質成份及燒成溫度各有不同,瓷泥以高嶺土等質堅而剔透的土質爲主,燒成溫度一般在1360度以上;而陶土則夾雜泥砂,燒成溫度一般在1220度以下。但張先生不同意這種說法:「其實陶瓷不用分別。一般以爲純的叫瓷;摻雜了的叫陶。瓷的可塑性低;陶的可塑性高。但現在高溫陶也可以燒到1700度,所以我不作嚴格分別──你給我陶土抑或瓷泥,我都可以造。暫時沒有物料能欺負我!」有別于竹、木、石等受生物及地質條件所限制的硬材料,張先生喜愛陶瓷不易破損、不受拘束的特點:「只要你有能力,從一粒微塵到一間房子,都能用陶瓷燒制出來。」爲了向高難度挑戰,張先生的陶瓷技藝,亦多以雕代塑,在成型以後才加以刻劃。各種泥質與技法之中,最令他著迷的還有澄泥。一般以爲瓷土比陶泥「矜貴」,但從河裏經年累月澄出來的細土,比起高純度的瓷土其實更爲變化多端。各種礦物成份遇上窑內不同氣氛,産生種種意外效果,令色澤與質感每一件都獨一無二。但因爲雜質無法預料,窑變氣氛也不易控制,故此燒成率低,技法幾乎失傳。
估價 :
HKD:15,000-25,000
USD:1,900-3,200
成交價:
HKD : 17,70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