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4 春季拍賣
觀古—瓷器珍玩

696
清康熙 (1662-1722)
郎窯紅釉蓮瓣瓶

21 cm. (8 1/4 in.) high

瓶撇口直頸,腹部塑造成蓮瓣形,圈足外撇,瓶形小巧精緻。瓶通體施寶石紅釉,釉色濃艶,釉質晶瑩,玻璃質感強,瓶口及蓮瓣邊緣因釉汁流淌露出白色胎體,平添意趣。瓶底呈蘋果綠色,為康熙郎窯紅釉器之典型特徵。帶有日本包裝。
郎窯紅釉器為清代康熙時期江西巡撫郎廷極督窯時所燒的瓷器名品,它恢復幷發展了元明以來的高溫銅紅釉工藝,為康熙時期仿明代宣德寶石紅釉的創新品種,色如初凝之牛血般鮮紅濃艶。乾隆皇帝就曾對其讚美有加,曾賦詩贊曰:“世上朱砂非所擬,西方寶石致難同。插花應使花羞色,比盡翻嗤畫是空。”
流傳於日本的宜興茶器

中國的吃茶風習,在宋元時期用茶團,流行於文人雅士及禪林寺社。到了明代,逐漸改飲茶葉,以煎煮方式吃茶。特別是晚明,江南一帶文人墨客在飲茶之際相互吟詩作畫,聯誼交友,蔚然成風。而宜興窯紫砂茶器溫潤素雅,可賞可用,甚得珍愛。
風潮東漸,明末清初,黃檗宗僧人將煎茶文化傳至日本,結合明清的文人書畫,煎茶之風從長崎至京都鬥風靡開來,隨之也通過貿易方式舶來為數可觀的宜興窯茶壺雅玩。而煎茶之風一直盛行到大正昭和時期,至今猶存。
晚清期金士恒的作品亦屬文人壺系,他師承瞿子冶,於光緒三年(1877)應邀赴日,後在愛知縣常滑傳授制陶技法,明治四十五年一月(1912)編纂出版的《常滑陶器志》記載其名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估價 :
HKD: 80,000-120,000
USD: 10,300-15,500        

成交價:
HKD: 161,000

上一件 拍品 696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