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4 春季拍賣
觀古—瓷器珍玩

817
清乾隆 (1736-1795)
碧玉山水人物圖筆筒

17 cm. (6 3/4 in.) diam. 16 cm. (6 3/8 in.) high

此碧玉筆筒通景浮雕,與同時期之竹雕、牙雕、木雕之工藝有異曲同工之處,層次之豐富,通景圖案之連貫等諸多時代特徵盡顯無遺。其題材、佈局、雕工均融以書畫之意,如竹雕一般必先有畫,其後入刀,觀之如卷軸畫般意趣盎然,正是乾隆帝倍加推崇的“畫意玉器”。畫意玉器多數以文人逸事或山水名勝為主題,幷將其表現于平片狀的插屏、圓柱狀的筆筒或不規則形的山子之上。不論宮廷造辦處抑或是蘇、揚玉作,製作玉器皆首重畫樣與選料工夫。畫意玉器之稿樣,往往取材自內府收藏之畫作,或是由宮廷畫家參與繪製,故一些畫意玉器可追源畫本。
此筆筒直筒形,平底,下均設五足。外壁壑深林密,壽石浮雲,細涓溪流,飛亭簷柱,庭院深深,高士或手捧瑞物,攜童子行于山徑,或獨坐山林,童子于一旁侍奉,或持果於手,與山間仙鶴嬉玩。碧玉色沉,恰如其分,鬱鬱蔥蔥似展眼前,溪淙鳥鳴縈繞耳邊,觀之如臨其境,心曠神怡。其選材精緻,製作謹嚴,構圖繁密,氣韻恢弘,層次清晰,雕刻生動,集文人品味與宮廷風格於一身,為乾隆朝碧玉筆筒之佳作。
文房用具成熟于宋代,到明代,文人之審美已普及於世。清高宗乾隆皇帝在其諸多詩文當中,屢屢流露出他對於王羲之、陶淵明、蘇東坡等文士的追慕與敬仰,正因此文人思想之熏受,他在對於玉器的品味方面也以傳襲古典、表現畫意為雅。
此類乾隆朝碧玉筆筒之裝飾題材多雕以文人雅事、仙侶人物,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與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中即有西園雅集、竹溪六逸、竹林七賢、石室藏書等故事的碧玉筆筒,與此件雖紋飾內容不同,但於做工、風格等十分相似,可資品鑒。另,1935年至1936年,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主辦的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上,展示幷著錄了一件為J·布坎南—渣甸爵士收藏的類似碧玉筆筒,亦可論較相玩。
來源:法國私人舊藏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9·清》,故宮博物院,2011年,第28-31頁,圖7-8
《宮廷之雅·清代仿古及畫意玉器特展圖錄》,臺北故宮博物院,1997年1月,第172—175,圖55、56

估價 :
HKD: 1,200,000-2,200,000
USD: 154,800-283,900        

成交價:
HKD: 1,495,000

上一件 拍品 817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