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軸 設色紙本
131.5 x 79 cm. 51 3/4 x 31 1/8 in. 約9.3平尺
鈐印:悲鴻、真宰上訴
題識:秋風萬里頻回首,認識當年舊戰場。廿五年夏日與曉明弟同來廣西,曉明且躬與抗日之役,多詠謌八桂健兒,熱烈情緒之作,寫此貽之,聊助他年回憶也。悲鴻。
上款:
徐曉明,別名徐飛白。1911年出生於湖北大冶城關鎮,曾為民革成員。1936年赴廣西南寧,在第四軍團政訓處任上尉組訓科科長,後於1938年被任命為廣西省府諮議,先後派往省教育廳編審室、新聞播音室工作。
一洗萬古凡馬空:
徐悲鴻1936年作《秋風立馬圖》
1928年徐悲鴻歸國,至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抗戰爆發的十年,是其一生繪畫藝術最具成就、最多產的十年。此幅1936年作《秋風立馬圖》正是這個創作的高峰期的作品之一。畫中先生題“秋風萬里頻回首,認識當年舊戰場”,以奔馬寫志,抒發了他心中希冀如奔馬般的勇士馳騁戰場,奮勇擊退敵人的風采。後一句“多咏謌八桂健兒,熱烈情緒之作”,希望藉此振奮桂系勇士抵禦外強,為國家雪恥。而中間“廿五(1936年)夏日,與曉明弟同來廣西,曉明且躬與抗日之役”敘說了先生和得意門生曉明的一段故事。
37年正值抗日危難之際,東北淪陷、華北遭掠,南京國民政府的消極抵抗策略,令與國家共患難的徐悲鴻實不苟同。廣西是徐悲鴻一生中創作靈感之地,除了情系桂林灕江的自然風光,廣西愛國志士的熱血之心更激起了他強烈的愛國,救國之情。1935年,徐悲鴻先生廣西遊學,居桂林陽朔,先生將賣畫和展覽所得收益悉數捐贈當地機構,用於救助難民。出身桂系主張抗日的李宗仁得知他對抗日的赤膽之心,便贈送一處寓所與他,以方便創作。本幅的上款人曉明,人稱徐飛白,民革成員,任職於第四集團軍政治部(由桂系軍隊發展而成),任上尉組訓科科長,1938年被任命為廣西省府諮議,先後在省教育廳編審室、新聞播音室工作。1936年夏,因時局不穩,悲鴻先生再赴廣西,希望和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一起,以繪畫撰文的方式,譴責國民政府將東北河山拱手讓人,鼓勵廣西人民反抗日本的侵略。另外,先生也想將心平日辛苦收藏的書畫文物精華遠離戰火,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於是,徐飛白當年曾協助運送徐悲鴻大量平生所作所藏到廣西。之後徐飛白在桂林高中執教,周末即到“獨秀峰”下的工作室隨徐悲鴻習畫、評畫。雖然徐悲鴻比其年長16嵗 ,但先生除授畫之外,亦和這位望門弟子無所不談。兩人共賞其收藏的珍品,也論書法、詩文、美學,甚至逸聞趣事、個人生活情趣等。在兩位多年於廣西的交遊中,徐悲鴻曾贈弟子徐飛白三幅畫,即本幅《秋風立馬圖》、《榕樹雙牛圖》和《揚柳喜鵲圖》。其中《榕樹雙牛圖》於1991年香港蘇富比5月2日近現代書畫拍賣中,以126萬港幣的高價成交,刷新了當年悲鴻作品成交的紀錄。兩幅作品《秋風立馬圖》、《榕樹雙牛圖》歷經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的被劫,後失而復得,再由徐飛白收藏,突顯其歷史文化價值的彌足珍貴,以及悲鴻贈馬以激勵後輩的情意。
著錄:徐飛白,《徐悲鴻先生與桂林》,文見《文史通訊》,第37-39頁,1981年第3期,全國政協文史辦公室編。
估價 :
HKD: 18,000,000 - 25,000,000
USD: 2,322,600 - 3,225,800
成交價:
HKD : --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