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6 春季拍賣
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1217
陳達青 (1936-1977)
素描人物:男子/女子(1961年作(下))

碳筆 紙本

39.2 x 27.3 cm. 15 3/8 x 10 3/4 in.(upper);39.6 x 27 cm. 15 5/8 x 10 5/8 in.(lower)

簽名:藝術家鈐印一枚於右下(上);1961.11.2 藝術家鈐印一枚 於畫中(下)
發表:2011年7月,《陳達青油畫作品集》,卡門藝術中心有限公司,台北,台灣,第86頁
來源:亞洲私人收藏

陳達青
(1936 - 1977)
「你可知道你是我的偶像?我多麽想成為和你一樣。
我如能賽蒼鷹翺翔高空,只因你是托著我翼的風。」
我頭一次聽到這首歌時,馬上就想到一個人。他在我心中有同樣的地位。那就是我的老同學陳達青。
——鄭勝天
早逝才子,藝壇之憾
陳達青1936年出生於浙江嵊縣,年少時即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上海創辦的行知藝術師範學校,後因繪畫能力出眾,被保送至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即早年的杭州國立藝專,今天的中國美術學院。陳達青1958年畢業後繼續留美院油畫系任教,1960年羅馬尼亞油畫家博巴來杭州授課時,在其博巴主持的油畫訓練班深造兩年。「博巴油畫班」主張像歐洲一些古典學院一般紮實地學習素描、油畫和創作,教導學員必須具備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精神,並在學習中提倡中國民族風格,對於中國架上油畫朝向多元化的過程發揮了重要意義;陳達青有機會師從博巴,是促成他藝術完整實現的巧妙安排。他的繪畫本就不同於流行的「蘇聯派」,博巴的指導使陳達青的藝術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藝術創作從此更入佳境,從而在60年代創作了一批非常優秀的作品,其中包括他為中國革命博物館創作的歷史畫《五卅運動》。令人扼腕的是1977年病故於杭州,英年早逝,成為藝壇一大憾事。
以簡馭繁,由內部結構牽動整體
在1960年代,從美院畢業到「文化大革命」開始前的八年,是陳達青藝術生涯的成熟期,存留下的精彩遺作都是在這段時間完成的。「素描」是對物件結構推敲與整理的過程;由表及裡的觀察、分析、研究物件的結構,並綜合的表現出來,是繪畫訓練的基礎和核心,也是需要高度感知力、直探藝術家創作本質的藝術類型。
陳達青的繪畫強調通過簡練、概括的線條去表現,捨去過多煩瑣的細節,是故他的畫面中有嚴謹的結構與輪廓,線條簡練而充滿力度。他強調在人體素描研究的過程中要像做手術一樣,揭開表皮找到內部的結構:「一切外面的東西都是由其內部的位置決定的。」,「從看不見的開始,到看得見的結束。」。陳達青在分析的過程中運用幾何概念,強調正確的骨骼與肌肉結構關係,以此深入地進行本質性的研究。在高度把握結構的同時,陳達青強調克制暗面的使用,僅使用少量的筆觸帶出物件的中間色與暗部,用全域的觀點確定明暗的總調子,使得人物整體紮實明晰,主賓分明 。
拙實濃重,畫如其人
溫哥華藝術館亞洲館館長,國際知名學者鄭勝天先生是陳達青在美術學院的同學,對於陳達青的藝術與修為甚為推崇,追憶文中提及:「陳達青初出道就有了自己的面貌。即使寫生他也很有主見。無論是靜物、風景或人物,造型都比較拙實,色彩鮮明而濃重。這種實而不華的風格在早期作品中已漸形成。以後幾十年並沒有變化,只是隨著技巧的嫺熟,越見豐厚沈穩,猶如他的人品。」陳達青以其短暫的一生,用心記錄下他所生活的水鄉,描繪他的妻兒朋友以及周圍樸實的鄉親父老和鄰家稚童,每一筆畫都傾注了他對生活的體會,無不令人感受到真摯的生活氣息,值得珍藏品味。
2016年適逢陳達青先生八十歲誕辰,本場拍賣特別規畫陳達青的人物作品專題,包含一幅描繪藝術家兒子的油畫作品《我叫阿諾》以及十餘幅素描,多為藝術家六○年代的佳作,以此紀念並讓藏家重新認識陳達青——這位在中國美術史節點上記錄時代軌跡,忠實保留時代記憶的藝術家。藉由他溫暖樸實的素描作品,呈現半世紀前中國本土在特殊政治背景下,中西交融發展出的獨特藝術風貌。

估價 :
HKD:40,000 - 60,000
USD:5,200 - 7,700

成交價:
HKD: --

上一件 拍品 1217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