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7-08-02

【五周年回顧系列之十五】回首2016中國書畫精彩時刻

5年前,中國嘉德(香港)在香江之畔首次舉槌,在廣大藏家的見証下,揭開完美的序幕。適逢今年為中國嘉德(香港)五周年暨「嘉德」年,中國嘉德香港2017秋季五周年慶典拍賣會將移師到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一連串徵集活動亦已拉開帷幕。

中國嘉德(香港)優秀的專家團隊,將徵集更多精彩作品,以回饋藏家們一直以來的鼎力支持。在此期間,我們整理出一系列五周年精彩回顧,與藏家們共同回味中國嘉德(香港)的成長歷程中的難忘時刻。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2016 春季拍賣會

2016年度,中國嘉德(香港)中國書畫部分,繼續領銜香港書畫市場,年度總成交額4.78億港元。2016年的春天,共推出三大專場:“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專場、“觀想──中國古代書畫”專場及“謫仙館藏大千自存舊紙”專場。拍賣當天,拍賣場上高潮迭起,一幅來自吳昌碩的《花卉清供冊》以2875萬港元成交,成績令人振奮。

 

 

吳昌碩《花卉清供冊》


Lot 200
吳昌碩 
花卉清供冊
冊頁十二開 設色紙本
Wu Changshuo
Flowers
Album leaves;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41.5 x 43 cm. 約1.6平尺(每幅)
估價 HKD: 20,000,000 - 30,000,000 (12)
成交價 HKD : 28,750,000 

 

老缶自言學畫較晚,但在書法金石的根基紥實上,復得師友之間的任伯年點撥,其畫勢具後來居上之勢。本冊寫於1905年,在昌碩書畫創作歷程中,或可歸入初踏成熟期的作品。較諸晚歲之老辣恣放,如鐵筆刻鑿之剛猛遒勁,則大異其趣。若論用筆之明快流暢,敷色之秀潤鮮麗,隱然可見任伯年影響之痕跡,惟縱放豪邁之氣度則過之。其表現重點非全然置於追求狀物逼真,而更著眼於自然神韻的捕捉,從中流露了個性感情的抒發。

冊中十二開,設色為主,水墨居輔,分取牡丹、蘭花、枇杷蒲草、荷花葦草、桃實,茶壺幽蘭、竹石、芍藥、菊石、荔枝、白菜、杏花入畫,未有連貫性或季節性順序編排,全是信手拈來,可謂興到筆隨,毫無刻露的設計擺佈。故構圖佈局簡約清雅,無冗贅繁瑣,純率性而為,極得飄逸之韻致,恰好是畫家文人本質的流露。題跋中多配詩詠物為之,偶有提及前人,如張鏐,如陳鴻壽,無論是朱漕帥,又或張十三峰,畢竟全是缶老融匯前人技法下的自我面貌呈現。用筆靈活流轉,色墨渲染光潤剔透,堪稱悅目耳!

扉頁乃缶老題於冊成後八年的癸丑年底,即1913年,日本冊為“同社子祥購得”,按是年乃昌碩獲西泠印社推舉為第一任社長,冊耑署簽者樓邨亦西泠中人,故稱子祥為“同社”,應屬西泠社員。冊上具“今藏張氏壽芝閣”、“張子祥鑒藏書畫章”藏印,可知藏者即張子祥,但與海派的張熊並非一人,詳情待考。惟在支那〈南畫大成〉早經著錄,足見流傳有緒,質量、水準如何,當年多位日藉巨眼之判斷品評,早有定案耳!

 

 

潘天壽《水墨八哥》


Lot 82
潘天壽
水墨八哥
立軸 水墨紙本
Pan Tianshou
Starlings with Rock
Hanging scroll; ink on paper
136 x 38 cm. 約4.7平尺
估價 HKD: 1,800,000 - 2,800,000
成交價 HKD: 7,165,000 


潘天壽是一位對形式美有著嚴苛追求的畫家。在花鳥畫的構圖和佈置上,“勢”與“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現。此畫構圖奇肆簡約,意象超然物表,山石不作皴染,焦點全在兩隻黑羽八哥之上。是圖雖著筆無多,卻意韻無窮八哥是畫家筆下常見的題材。黑羽、尖喙、利爪,當其立於嶙峋石塊上,常帶有一種冷峻孤傲之氣,這種世外之態,非鶯鶯燕燕等凡鳥所能企及。畫家在畫此鳥時多借鑒八大的手法,此圖亦是如此,但不同於八大側鋒用筆,此畫多用中鋒,看似灑脫不羈,實則線條精確嚴謹,力透紙背。將八大筆下八哥傲世之“神”,用畫家獨有的強悍用筆與力量感,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何如雙棲清夢好,爛熳春光日煦煦。”題詩將畫意再上一層,猶如莊子所說:“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是作經多次出版著錄,為林大庸珍藏。林大庸名鏞,別署一館主,廣東潮州人。花鳥學宋人,賦色構圖,韻味雋永。寫人物、山水 、走獸,亦無不工。所作不輕示人,偶發表一二幀,極為中西人士所愛重。

 

謫仙館藏大千自存舊紙   2016 春季拍賣會

於畫家而言,最體己不過一張好紙。中國嘉德香港2016春季拍賣會於“謫仙館藏大千自存舊紙”專場中,呈現大千生前所藏、所用的38卷舊紙。其中,既有“堅挺潔白,最能受墨”的宋紙,又有“緊密細潤”“幾近古紙”的和紙,更有大千訂製與把關的“大風堂”仿宋羅文紙,上置“大風堂”浮水印。這箱舊紙隨大千漂洋過海,棲息摩耶精舍,後由張夫人徐雯波保管。謫仙館主得自張夫人,寶藏也已數十年。今時今日再度開啟,大千訂製的對聯紙上,“摩耶精舍”四個字,依舊鮮亮如初。

 

 

極稀有六尺宋朝羅紋紙 


Lot 121
極稀有六尺宋朝羅紋紙
Antique Laid Paper
94 × 198 cm. 37 × 78 in.(2張)
103 × 194cm. 40 1/2 × 76 1/3 in. (畫稿)
無底價 No Reserve Price
成交價 HKD: 3,304,000 


從五代至宋代,紙的品質不斷提高,抄幅逐漸擴大,名紙輩出。張大千認為宋紙“堅挺潔白,最能受墨”(《張大千論畫精粹》p178)。為潑墨畫提供了極好的條件。張大千所藏宋紙,除自己尋訪購買外,亦來源於友人饋贈。其中,著名收藏家何冠五(民國)、篆刻家陳巨來(1904-1984),均記有宋紙相贈。是次呈現的大千所藏宋紙,表面平滑,纖維交結勻細,更有大千潑墨山水之畫稿,彌足珍貴。

 

 

六尺大風堂羅紋紙


Lot 139
六尺大風堂羅紋紙
5張
105 × 197 cm. 
無底價 No Reserve Price
成交價 HKD: 1,298,000 


當時原計劃造紙在台灣進行,但日治後期以及民國後當地造紙所用原材料的限制,令大千和江院長揀選日本,以務求對此批紙品質的要求。江兆申和大千親自研究每道工序,從選原材,到紙漿的處理,以及上膠和浮水印等,最後由日本和紙紙匠進行試製。經過幾次的試用和配方的調校,方進行大量的生産。大千此羅紋紙以其早年於廣東收藏家何冠五處所得宋羅紋紙為母本,進行仿製。此次呈現大風堂製羅紋紙為淡赭色,紙之簾紋也呈單一橫向排列,疏密一致,紙張背面置“大風堂”浮水印。即便是大千本人也十分珍惜,1955年至1960年前後,畫家處於畫風轉變的重要時刻,曾常用此紙進行創作,以試驗其新畫風——潑彩。此包裝手書上有記:“六尺大風堂羅紋紙十三張,送黃永玉兩張,四張送黃君實,兩張送趙無極,剩五張。”此為謫仙館主手書,可知謫仙館得此佳紙,分贈予多位好友藝術家。

 

 

六尺高麗金箋紙


Lot 156
六尺高麗金箋紙
綠紋(7張) 白紋(1張)
Korean Mulberry Gold dusted Hanji Paper
94 × 179 cm. 
無底價 No Reserve Price
成交價 HKD: 590,000 


高麗紙是古高麗國(918 -1392)進貢我國上品之紙,有柔而堅的出色特點,經若干年代,仍保存完好,宜書宜畫。屠隆(1544-1605)於《紙墨筆硯箋》讚譽高麗紙曰:“色白如綾,堅韌如帛,用以書寫,發墨可愛。此中國所無,亦奇品也。”清朝野史也曾記載,御用進貢高麗有灑金箋、金龍箋、苔箋、竹青紙等各色大小紙。此卷大千所藏之高麗金箋不論綠紋白紋都甚精美柔軟,紙上棉繭紋理清晰。而表面則平滑光潔,猶如鏡面。若書信往來,用贈文人雅士十分典雅大方。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2016 秋季拍賣會

在2016年的秋天,中國嘉德(香港)書畫部門整體表現良好。此季中國近現代書畫部分推出兩大專場作品,精彩紛呈包括:“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及“觀想──中國古代書畫” 。拔得本場頭籌的傅抱石《蘭亭雅集》源自法國外交官家族收藏,在拍賣現場即吸引了來自中國大陸、港台、歐美等多達數十位買家的激烈競投,一舉打破傅抱石單幅作品的單平尺紀錄。

 

 

傅抱石《蘭亭雅集》


Lot 141
傅抱石
蘭亭雅集
鏡心 設色紙本
Fu Baoshi 
Literatis in Labting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34.5 x 40 cm. 約1.2平尺
估價 HKD: 2,300,000 - 3,000,000
成交價 HKD: 30,430,000 


本幅為法國外交官家族舊藏,亦得自田友仁。田氏于法國里昂長大,在當地聖約瑟夫天主教中學與現藏家父親有同窗之誼。而後,其於1945年至1950年駐華,始任使館三等秘書,1945年駐節戰時陪都重慶。戰後派駐南京、昆明、南寧,後于海口市晋升為領事,1950年返法。而精研理科的昔日同窗則進入航空航天領域。遠泊他鄉之時,田友任所到之處必與友人鴻雁往還互述近況,以解思鄉之情。兩家得空時即于巴黎相聚,情誼非常。田氏亦為摯友幼子教父,而現藏家作為晚輩,承其衣鉢,常和精通二十多種語言的田氏請教古埃及及拉丁語,受益頗多。

本幅作於乙酉1945年,尺幅雖小,然方寸天地間人物多達三十餘人,造型神態各異,引壺殤而互酌。從“列座兩岸”的近景及擴及後方林蔭間的朱紅亭子,造化萬千,極盡精微之妙,細賞讓人拍案叫絕。其中,人物位置、樹石及遠景中蘭亭的安插都經過畫家端詳審度而為之,令畫面層次分明,粗中有細,引人入勝。葱蘢的草樹將畫面一分為二,運筆瀟灑酣暢,將惠風和暢之中這千年聖事的意境融入無聲畫面之中。茂林修竹中名士們神態各异,引壺殤而互酌。而曲水上則烟籠霧鎖,只見那紅觴點點,順水而下,可謂是傅抱石“亂頭粗服之中並不缺少謹嚴精細“之作。同年歲暮傅抱石亦作有一本同尺寸同構圖“蘭亭雅集”,後題贈“愛明夫人”。此本作於同年九月初十,為同題材所見較早的一本,或為蘭亭題材的濫殤之作。

 

 

張大千《遠浦歸帆》


Lot 147
張大千
遠浦歸帆
鏡心 設色紙本
Zhang Daqian
Return of Fishing Boats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88.5 x 209 cm.  約16.6平尺
估價 HKD: 8,000,000 - 10,000,000
成交價 HKD: 21,425,000 

 

1972年11月,“張大千四十年回顧展”在舊金山砥昂博物館舉行。是時大千已去國二十年,但展覽的轟動,同時得以和一眾老友相聚,為大千帶來莫大慰藉。展覽期間,張大千昔日在“八德園”的大師傅樓海雲從紐約趕赴舊金山捧場。此後一連十日,居住在大千位於舊金山的居所:環蓽庵。兩位老友暢敘往事,“日夕縱談笑樂”。
樓海雲堪為大千知己故交,燒得一手好菜,曾追隨大千七年之久。後因董浩雲在紐約金融區開設“四海餐廳”力邀其任主廚,大千方慷慨禮讓。此番故友相見,大千興致頗高,遂為其潑墨揮毫,作此難得一見的巨幅山水。

此幅堪為張大千七十年代潑墨巨製,尺幅碩大,極為罕見。從畫面和佈局看,大千故國神遊,畫中所繪或為蜀地長江風光。畫家潑墨於極罕有乾隆高麗紙上,再皴擦收拾細節。畫中斷崖墨團積疊,濃郁幽深,複薄施赭石、花靑。從設色和墨襯的對比,可見畫家於《畫說》中提及的以色襯光的手法已入化境。此作雖以潑墨作底,卻以細筆收拾,回歸至古典傳統之具象風格,於雄渾的巨幅山水中,再現傳統皴擦筆法與深厚的古典功力。

事實上,也正是在從巴西搬到加州之後,或是加州更多華僑的審美需求,張大千的潑墨潑彩風格,與傳統中國畫風有更緊密的結合。在潑墨的基底之上,呈現更具象的筆墨元素與形象描寫,巧妙地化解了抽象與具象的藩籬,將兩者結合得天衣無縫。而此幅作品,恰是大千此番探索之明證。

《遠浦歸帆》基本上回歸到傳統山水意境,山川清曠,雲氣蒸騰,此中氣息應是得自對董巨「雲山畫派」之追摹(如作於1946年的《溪山書屋》);而山體所遍布的不拘於一家的細密皴法,近景古木之虯曲蒼勁,又與早年效仿石濤,後取法王蒙有著必然的關聯。在潑墨的基底中,毫不突兀地顯現出大千深厚的古典功力。沿著老筆披紛,大開大闔的精彩筆觸,與橫亙的山勢煙嵐,見雲水飛動、豁然開朗。又從遠至近布雲帆點點,沉靜外有靈動之姿,雄渾中生清遠秀麗。大千取古今筆意,融雄放氣象,成此清淨靈動的磅礡雲山。

在當年的“四十年回顧展”中,大千親撰序文,回顧藝術生涯中的精進與“丕變”。從這幅巨作中,我們可以看到畫家如何從臨摹追仿到破色破墨,從“唯恐不入”到“唯恐不出”,繪畫技法與表達方式不斷豐富和變化的一個過程,也可以看到傳統中國畫學的深厚根源,與古典繪畫的內涵如何在他的創作中一以貫之。大千本人亦對潑墨法的來源闡述得非常清楚,“破墨法固我國之傳統,特人久不用耳”。畫家不願意將“潑墨”視為創新或變革,更矢口否認西方抽象藝術的影響,而更願意理解為對古典繪畫的發掘和回溯,實則與早年臨仿摹古相承接連貫,成就其“集大成”的筆墨語言體系。故畫家晚年逐漸回歸於“細潑細筆”,潑寫之間,全無框架壁壘,所謂“辟混沌手”,是為“得心應手”。

從這幅闊逾兩米的巨幅山水中,畫家的探索、回顧,梳理以及與老友相見的盡興暢懷,體現得淋灕盡致。作此幅時,畫家年逾古稀,卻似乎全無力有不逮之跡,可見所費體力與心力。大千亦頗為自得,自題此幅“亦二、三年來所未有”。大千對傳統的反芻與回望,對故國的湖山之思,成就此番曠渺無盡的磅礡雲山。

 

 

張大千《紗麗仕女》


Lot 13
張大千
紗麗仕女
鏡心 設色紙本
Zhang Daqian
A Beauty with Indian Sari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104 x 50 cm.約4.7平尺
估價 HKD: 2,000,000 - 3,000,000
成交價 HKD: 7,625,000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六日,大千由成都飛抵台灣,後暫居香港。在時任駐印度大使羅家倫的接洽下,於翌年一月受印度美術會之邀,在新德里舉辦畫展。展畢,北上大吉嶺,發現此地民風淳樸,環境清幽,遂與妻兒定居於此,寄寓六個多月。據黃天才所述,大千初赴大吉嶺,生活安逸,晨起爬山,晚間作畫吟詩,但幾個月的世外桃源,沒人擺龍門陣,只可藉工作排遣寂寥。大千曾說:“在大吉嶺時期,是我畫多、詩多、工作精神最旺盛的階段,目力當時最佳,繪的也多精細工筆……”期間尤多湧現工筆精絕的作品,可謂在敦煌之後又一次創作的高峰。

本幅紗麗仕女乃是時於印度寫寄愛徒馮璧池(1916-2009),為難得一見的傳神之作。璧池女士,廣東鳳城人,曾居上海、香港及美國加州,先後隨沈厚韶、李鳳公及黃君璧習畫。一九四八年於香港拜大千為師,潛心修習,所作潑彩山水、工筆人物及花鳥盡得大風堂神韻,後於香港、新加坡及菲律賓等地積極舉辦畫展,皆獲好評。多年來,大千每每途徑或居留香港,弟子璧池常伴老師左右,照顧起居,代勞瑣事。千師器重璧池,亦嘗為其寫繪多幅佳構,或為碧池紅荷,或為蔚然山水。

本幅仕女作於一九五零年,畫面只寫仕女一人,佈局明快簡潔,背景略輔以灌木礫石,顯見印度北部山區地貌,亦可看出大千對寫生的重視。大千早年所作仕女,取法明清,形象多為林黛玉般細柳拂風,人物氣質清麗放逸,設色含蓄。敦煌之後,大千所作人物漸漸轉向初唐氣息。而於一九五零年代遊蹤海外後,大千更趨向寫實,針對不同人物,一絲不苟地以不同粗細的線條以及變化多樣的設色,傳達出人物的面容、神情,以凸現物像的精神狀態。本幅仕女以工筆重彩法為之,雖工細卻不板滯,其造型一掃早期張氏仕女之纖細裊弱,呈現出更多沉著飽滿之視覺印象。只見其身著朱紅曳地長裙,腰束藍系帶,衣紋線條流暢,裙擺飄逸輕盈,亭亭玉立。上身雙肩的印度紗麗直垂腰後,既具異域風情,亦顯飄逸出塵;另腰間系帶內繪石綠,和紗麗色調相呼應,對比之妙絕,令畫面敷色鮮麗卻又不落俗氣。又以濃墨細筆勾勒眉目,殷紅口脂與色澤強烈的紗麗相稱,卻絲毫不影響其清麗脫俗,頗富才情的秉性。畫家更一改唐式髮髻層堆上聳,細細繪出絲絲結髮,微卷結於耳後,頭飾石青石綠團花,令其古雅而又極具時代氣息。

一九五一年初夏大千由大吉嶺返港,以愛徒馮璧池香島庭院竹林為背景,又作一幅相若尺寸仕女贈之。這一後作修竹仕女,馮女士一直珍藏於閨中,亦曾臨之。兩張傑構皆以工筆重彩為之,神采氣質亦脫去早期仕女小家碧玉的明清風格。相較之下,後者的修竹仕女,大千以淡赭石色烘托面部,以圓潤有力的黑線描畫蛾眉;腰間褥裙花紋極盡精美,肩披和本幅相近之石綠紗麗,設色略顯絢麗華美,頗有少婦端莊靜謐之感。而本幅仕女膚色粉嫩,以眉宇間淡淡紅暈反襯額頭、鼻部及下巴的留白,烘托出仕女素淨的面龐和自然清秀的眼神。畫家含蓄地用筆用色表露出不同時期人物的氣韻,達到了古人所謂“遺貌取神”的境界,可見其作畫之用心用情。

 

觀想──中國古代書畫   2016 秋季拍賣會

本季古代書畫單獨集結成冊,共呈現約150件精彩佳構。其中不乏來源重要、遞藏有續、著錄清晰的作品。在名家舊藏中,“妙意——玉齋藏明清書畫”專題的23件作品,皆為著名收藏家王南屏“玉齋”之珍藏,大多出版在《玉齋珍藏明清書畫精選》中,極為難得。當中,來自清宮舊藏的一件唐寅《秋林逸興》,有乾隆皇帝御書“心爽”並題詩,是作更經葉恭綽、褚德彝、黃賓虹一眾巨眼精鑒。

 

 

唐寅《秋林逸興》


Lot 473
唐寅
秋林逸興
鏡心 設色紙本
Tang Yin
Mountain in Autumn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詩堂:18 x 40 cm.
畫心:86 x 40 cm.
估價 HKD: 8,000,000 - 10,000,000
成交價 HKD: 23,150,000 


乾隆御題詩見《清高宗(乾隆)御製詩全集》第二卷,第115頁,台北故宮博物院,1976年版。此作為六如居士壯年之作,畫面開朗清曠,構圖簡潔。山崖旁有書齋一間,文士遠眺美景。兩棵巨樹並立,古松樹幹以中鋒畫就,線條曲折有力,松針精細挺拔,枯枝則頗有槎椏之美。《秋林逸興》為清宮舊藏,有乾隆題詩并御題“心爽”二字於詩堂。鈐有“乾隆宸翰”、“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鑒賞”、“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本幅乾隆御題詩著錄於《清高宗御製詩》,可作相互印證。更得羅振玉、黃賓虹、葉恭綽一眾巨眼精鑑,殊為難得。

 

 

高鳳翰 《牡丹冊》


Lot 471
高鳳翰 
牡丹冊(戊申(1728年)作 庚申(1740年)補題)
冊頁(十四開) 

設色紙本
Gao Fenghan
Album of Peonies
Album leaves;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23.5 x 33.5 cm. 約0.7平尺(每幅)
估價 HKD: 3,800,000 - 4,800,000 (14)
成交價HKD: 6,015,000 

 

雍正六年(1728)到雍正七年(1729)間,高鳳翰為友人張溫如寫此《牡丹冊》,作魏紫、姚黃、粉、白、墨牡丹共十二種,發妍吐秀,靈動飛揚,手中毫管如春風撫檻,成此翰墨場中妙香國。此冊為南阜老人正手牡丹,作於右臂病廢之前,但也可以看到畫家之不拘成法,游刃於院體畫家精細勾描的技法,和傳統文人淺施薄染的程式之間,又游離於兩者之外。明末清初,陳白陽、徐渭、朱耷等人沿徐熙一派,發展文人畫中以水墨為尚,不苛求形似的畫風,完成了花鳥畫大寫意的一次突變。這對包括高鳳翰在內的揚州畫派的畫家,產生了重要影響。高鳳翰於《西園翰墨書畫冊》中題,“非直畫也。世間一切固莫不有意,潑而出之之謂寫。”有此可知“潑”指的是大筆觸作畫的寫意,而並非今人所說的潑墨。

牡丹花頭多以沒骨法寫就,其中可見周荃之密染層渲,(其父高日恭擔任淄川教諭時,高鳳翰曾隨之前往,可能也於其時接觸到周荃作品);又有縱橫馳騁的寫意筆觸。其中,白、墨牡丹用筆縱逸、靈動飛揚,頗類白陽。而粉色牡丹,以水、色、粉的運用取得“無色之色”的清雅效果。多開之莖葉皆以沒骨法作,飛動翻騰,有青藤之意趣。
是冊題寫未畢,至1740年,畫家來到蘇州與友人張溫如再會,見友人出此本方為之補題。題詩云:“畫經右手留殘本,此日重看左手悲。五六年間如隔世,百千劫裡更題詩。客憐顛髮春同老,酒放狂歌醉不辭。拂硯梅花落香雪,風簾相對把疏枝。”
“如隔世”“百千劫”並非妄言,高鳳翰從20歲開始,三次應鄉試,卻屢試不中。直至雍正五年(1727),畫家44歲時,才應“賢良方正”特科,授任安徽歙縣縣丞。此後十餘年間,畫家經歷了短暫出仕、遭讒罷官,又身陷官非,後因抗辯不屈,終得大白,但是右臂於乾隆二年丁巳(1737)病廢,不能搦管,因號“丁巳殘人”。這是對於畫家藝術生涯產生最大影響的一件事。在是冊題識中,既能看到右手所書之法度謹然,又能看到病臂之後左手之書的奇趣流暢,殊為難得。無論是“著糞佛頂”的自嘲,還是“此日重看左手悲”的喟歎,皆是畫家彼時心境之寫照。
《牡丹冊》為張學良毅庵舊藏,並鈐有于鳳至多枚印信,張氏夫婦鈐印多達五十多次,可見對此冊之珍愛。

妙意——玉齋藏明清書畫

中國嘉德香港2016秋拍《觀想─中國古代書畫》專場中,最受矚目的為玉齋舊藏的23件作品。著名收藏家王南屏(1924-1985)為民國時期上海民華染織股份公司老闆王有林長子,少年時期有幸得到葉恭綽、龐萊臣、吳湖帆等前輩獎掖與扶助,收藏了數以千計的古代書畫,幾乎每位承接宋代傳統的文人畫大師的作品,都能在王南屏先生的收藏中得以體現,其中的數十件宋元明清名跡入藏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

 

 

方士庶《崇巒積翠》


Lot 460
方士庶 
崇巒積翠
立軸 設色紙本
Fang Shishu 
Landscape in old masters' style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119.5 x 53 cm. 約5.7平尺
估價 HKD: 400,000 - 600,000
成交價 HKD: 2,950,000 


方士庶,字循遠,一作洵遠,號環山,別號小獅道人。新安(今安徽歙縣)人,清代畫家。工書善畫,在鹽商汪令聞的牽引下,受學於“婁東派”名家黃鼎,山水用筆靈敏,氣韻駘宕,兼善花卉寫生,時謂之為王原祁後山水第一,追隨者眾,形成小獅畫派。書法學董其昌,行楷結構嚴密。

 

 

李鱓《墨梅圖》


Lot 461
李鱓
墨梅圖
立軸 水墨紙本
Li Shan
Plum Blossoms
Hanging scroll; ink on paper
122 x 62.5 cm. 約6.9平尺
估價 HKD: 600,000 - 800,000
成交價HKD: 3,186,000 

 

舊藏者方夢園(1815-1888),名濬頤,號夢園,安徽定遠人。道光二十四年(1884)進士。官至兩廣、兩淮鹽運使。

相比其他揚州畫派畫家,如金農、汪士慎,梅花在李鱓的畫作中並不那麼常見。這幅立軸中的梅花亦別具一格。不同於梅花所象徵的高雅、出塵的形象,是幅梅花中,所強調的是其倔強、野性的特質。梅枝從畫面右側伸展而出,不似金農畫中虯曲多姿的形態,此幅中的枝幹方向清晰,但並非以簡單的直線描繪,而是以短促的枯筆續接而上。以展現梅花與凜冽寒風抗爭的動勢與力量。

李鱓字宗楊,號復堂、懊道人、木頭老子。江蘇興化(今揚州)人。康熙五十年(1711)舉人,曾官山東滕縣知縣。畫學蔣廷錫、高其佩。用筆揮灑自如,潑墨酣暢淋漓。“揚州八家”之一。

 

 

文點·高簡· 馬昂·勞澂等《為慧㫙作山水雙冊》


Lot 466
文點·高簡· 馬昂·勞澂 (清初) 等
為慧㫙作山水雙冊
冊頁(二冊二十三開) 設色、水墨紙本
Wen Dian, Gao Jian, Man Ang, Lao Cheng, Ut Al 
Album of Figures and Landscapes
Album of twenty three leaves;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ink on paper
25 x 32 cm. 約0.7平尺(每幅)
估價 HKD: 1,200,000 - 2,000,000 (23)
成交價HKD: 3,304,000 

 

今秋正值中國嘉德(香港)成立五周年,我們現正為秋拍徵集拍品,讓2017秋拍結出更豐碩的果實。歡迎藏家朋友預約鑒定及估價。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