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拍賣,想看些什麼?想看歷史中的驚鴻片影,如何艷驚四座又沒了身影;想看舊時文人學養如何浸潤翰墨丹青?又或者,想看看藝術運動的大潮如何起起落落?那麼,中國嘉德(香港)這一季,都可以滿足你。不堆砌華麗的修辭,不標榜艱深的思索,嘉德呈現的,就是一件件藝術品。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5秋季拍賣會,將於2015年10月4日至7日在香港JW萬豪酒店宴會廳舉行,預展日期為10月4至5日,拍賣則於10月6日至10月7日舉行。
本次秋拍設有六大板塊,逾千件精選拍品亮相。拍賣範圍包括中國書畫、瓷器工藝品、明清古典家具、中國20世紀及當代藝術、青銅器和日本竹藝精品。中國嘉德此季繼續寰宇尋珍,徵集足跡遍及台灣、香港、日本、北美,力求為藏家朋友們和收藏愛好者呈上一席精緻的藝術盛宴。 其中,「大風法脈——大風堂師友門生翰墨聚珍」,是張大千「朋友圈」的鮮活呈現,也是追溯他多彩人生的絕佳契機。「見微知著——奉文堂吉金」與「餘香——日本竹藝精品」兩個專場,品讀貫穿時空的繁複工藝,玩味「寓大巧於天然」的東方美學,力求為藏家朋友們帶來更加包羅萬象的收藏視角。
中國近現代書畫
此季中國近現代書畫部分擬推出三個專場,集結約500件書畫作品,三大板塊,精彩紛呈。其中「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將推出囊括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傅抱石、潘天壽、林風眠、吳冠中等二十世紀重要畫家的精品佳構。其中大多徵集自名家舊藏,且首度於拍場現身。而丁衍庸、方召麐兩位香港畫家,我們將以專題形式,呈現其獨特的藝術世界。
任頤(1840-1896) 山窗清供
光緒丙戌(1886年)作
鏡心 設色紙本
148 × 84 cm
「大風法脈——大風堂師友門生翰墨聚珍」為此季特別策劃。聚焦中國近現代藝壇最受矚目也最具影響力的巨擘之一---張大千,他的「大風堂」是藝術史上孕育眾多優秀藝術家的搖籃。此次中國嘉德(香港)有幸自台灣多位資深藏家處徵得數十件珍稀之作,聚集了以張大千為核心的文壇師友、畫壇門生諸多名家之作,既有翰墨丹青,亦有往來信劄手跡。
其中張羣(岳軍)先生是大千一生的知己老長兄、此外黃君璧、張目寒、王方宇、黃天才、羊汝德、沈葦窗、陳子和等,都是大千生命中各具分量的知交;而鎮海李氏祖韓、祖模、秋君、祖萊等人,也無疑在大千交往圈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另外,大千之三哥麗誠、四哥文修,子侄輩中如心德(比德)、婿蕭建初,門生胡若思、謝稚柳、糜耕雲、趙蘊玉、曹大鐵、張旭明、孫雲生、匡仲英、孫家勤、范伯洪等俱有所成。眾好友中如高華(實秋)、胡崇賢、方介堪、曾克耑、楊隆生、周士心或為名票、或為其攝影、或為其篆刻常用印章、或為其撰寫詩文、介紹書畫買賣。更不能不提的是台北故宮前院長秦孝儀先生與傅申教授,他們都是大千身後,為弘揚光大其藝術事業起到關鍵性作用的人物。
上述在大千一生中先後出現的人士,無一不在中國近、現、當代藝術史有其個人高度與地位。是以此次呈現予藏友、方家之藝術盛宴,從中可一窺大千先生獨特全能的藝術魅力,追懷他多姿多采的人生;亦可見大風堂交友廣泛、影響深遠。
張大千(1899-1983) 牡丹
鏡心 設色紙本
壬戌(1982年)作
67 × 33.5 cm
如果「大風法脈」是人物群像,「王濟遠書畫擷珍」則是個體追溯。在民國眾多具有現代藝術精神的畫家中,有一個我們不是那麼熟悉,卻也曾為現代藝術而傾力奔忙的身影。這個熱血沸騰又為藝術殫精竭慮的人叫王濟遠,他是劉海粟曾經的學生,潘玉良最初的老師。
上一季「所濟彌遠——王濟遠書畫擷珍」專場 100%成交取得「白手套」,成績斐然,本季我們再接再厲,將繼續推出這一民國時期著名畫家的個人專場,期待再創佳績,讓世人加深對於王濟遠的瞭解,重溫其藝術風貌。
本專場展現王濟遠畫作60餘件。皆作於其赴美之後,在作水墨畫同時,未忘所習西畫之基礎,這種理念在長年寫生,長年創作的精研苦練的過程中,融為一種中西不分的畫品——其中可見其注重體面構成,筆觸粗獷,用色濃重厚實,追求後期印象派塞尚簡練而凝重的藝術效果;亦可見其以線造型,線附於色的運筆中,蘊藉著東方的優雅氣質,實為中西風格探索融合的典範之集合。
是次呈現的作品以水墨、設色居多,涉及少量油畫,油彩。板塊設置亦延續上次:分為靜物、人物、書法、風景四個部分,加強了靜物畫的比重,其中有相當數量的大尺幅作品,凸顯氣勢。靜物中包含一件我們目前所知的王濟遠絕筆作品「瓜果」。畫上所題“瓜累累,葉蕭蕭,秋風緊,隨地飄。田野間,自逍遙。筐之市,入畫稿。乘逸興寫其奧,玩筆墨得其妙。東方人,足自豪。多讀書,方能曉。”頗具深意,是一件值得關注的作品。
王濟遠(1893-1975) 瓜果
鏡心 設色紙本
69 × 133 cm
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中國嘉德香港2015秋季拍賣會——「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專場,將在東方美學架構之下,拓展當代視野與文化縱深,規模格局皆有擴充。
此次秋拍從海內外珍集近六十幅傑作,構成三大板塊:20世紀華人藝術部分,將匯聚二十世紀旅歐與旅美華人大家之作,諸如:林風眠、常玉、沙耆、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曾海文、朱沅芷、丁雄泉等多幅雋永佳品;同時,揭竿台灣現代主義的劉國松、蕭勤、朱銘以及邱亞才等巨匠,皆有代表性作品登場。其中出自於與朱德群相交多年的萬曼、宋懷桂夫婦珍藏多年的「溫和的希望」,是朱德群作品中典型的藍色系傑作,藝術家對於大自然的詠嘆以及光色爐火純青的表現,濃縮於蔚藍清明的佳作之中。吳冠中的「綠色的海」、朱銘木雕「太極系列-轉身蹬腿」皆為藝術家重要的階段性作品,飽含藝術家個人風格與心緒懷抱。
朱德群 (1920 - 2014)
溫和的展望
布面油彩
66.5 × 82.5 cm
1996
本次專場中,中國當代藝術家的配比大幅增加。周春芽、葉永青、洪淩、徐冰、蔡國強、楊詰蒼與丁乙等名家,以及羅荃木、袁遠、仇曉飛和陳彧君等市場關注度極高的年輕輩藝術家,都有重要精品亮相,值得期待。
今次在日韓板塊方面,主要呈現日本戰後重要藝術家與藝術流派的佳品。包括:日本戰後現代書法的代表人物井上有一的書法;「物派」(Mono-Ha)先驅李禹煥創作於1965年的早期油畫與90年代作品;「具體畫派」重量級藝術家嶋本昭三(Shozo Shimamoto)深具前衛精神的創作;以及日本當代青輩藝術家七戶優、加藤良造的作品。這些創作,無一不具有高度個人的藝術風格與成熟的藝術語言,凝煉出充滿嚴肅哲學思辨又兼具形式表現的藝術風貌。
觀古——瓷器珍玩工藝品.
本年度秋季瓷器工藝品拍賣,徵得不少雋秀精巧,冠絕造極之品,以饗廣大藏家行友。
重點拍品包括「清乾隆(1736-1795)粉彩百花不落地朝冠耳三足爐」,華縟極矣,精巧之至。本品為佛前五供之首,胎體厚重堅致,造型端莊大方;通體點綴各式花卉,圃簇繁麗,種類之多,不勝分辨。畫面雖繁密卻不亂,花葉分佈各有主次,婉轉舒展,頗見柔美之姿。口沿、肩頸銜接,沖耳轉折處均飾以金彩,尊貴秀雅,雍容華麗,處處彰顯出乾隆彩瓷無與倫比的華麗與尊貴。
清乾隆 (1736-1795)
粉彩百花不落地朝冠耳三足爐
36 cm high
另「清嘉慶(1796-1820)青花礬紅描金懋勤殿雲龍紋璽印盒」,端莊別致。常見璽印盒直徑多為5.5-12.5釐米,本件盒體直徑逾23釐米,寬大扁圓使內盛印泥平淺,尤其利於大型璽印的鈐用。蓋面及器壁淡描青花祥雲紋為地,其上下各繪金彩三爪行龍飛騰於雲海之間,是為蒼龍教子圖。兩龍圍繞正中金彩方框,內署「懋勤殿」金彩三字,底足內施白釉,書「大清嘉慶年製」青花三行六字篆書款。集地位之顯赫,製作之考究,裝飾之華貴於一身。
清嘉慶(1796-1820)
青花礬紅描金懋勤殿雲龍紋璽印盒
23 cm diam.
觀華——明清古典家具精品
繼2013年秋季拍賣會後,闊別兩年,此次中國嘉德(香港)秋拍再次奉上「觀華——明清古典家具精品」專場,推出一系列明清古典家具精品,包括著名收藏家Giuseppe Eskenazi的舊藏,及紐約、香港等各地知名藏家多年珍藏的精品。
「觀華——明清古典家具精品」專場中,將呈現的「清早期 黃花梨裹腿竹紋方桌」,為Eskenazi的舊藏,仿竹造型,匠心獨運。桌面邊抹混面,可見明榫。牙頭鏟地浮雕竹葉,與竹節狀腿足相交,宛如自然的竹節中生長的竹葉。竹節狀羅鍋棖,以「圓裹圓」的形式與腿足相接。此方桌細節考究,用料細緻,黃花梨自然溫婉的質地與纖巧的雕工,使得方桌具有妍秀、清新的特質。
清早期
黃花梨裹腿竹紋方桌
89.5 × 89.5 × 86 cm
另「清早期 黃花梨馬蹄足拐子龍紋六柱架子床」,尺寸寬大,整器由床圍、立柱、龍紋牙子等多件組成,各結合部位均用活榫銜接,便於分解組合。整器外觀甚為整飭,雕飾考究,格調高雅,且用料奢侈,沉穩又不失精細。此保存完好的大型實用器,彌足珍貴。
餘香——日本竹藝精品
中國嘉德香港2015秋拍首次推出「餘香——日本竹藝精品」專場,其中近百件流傳久遠、精緻典雅的竹藝作品,包括了日本歷史上著名的初代尚古齋、和田和一齋、田辺竹雲齋、飯塚鳳齋,以及後世的田辺竹雲齋、飯塚鳳竹、飯塚琅玕、飯塚小玕、石川照雲、中田錦石等竹藝大師的作品,大可構建一個完整的近代日本竹藝歷史。
禪味
初代田辺竹雲斎
亀甲透編花籠
17 × 16.9 × 42.8 cm
在中國,竹編有著深厚的歷史傳統,竹從自新石器時代的生產工具,經歷了禮器、樂器,終而成為君子形象的審美象徵。在日本,竹在日常生活的茶道、花道、香道中都是不可忽視的存在。竹的旺盛生命力被視為日本民族頑強向上與堅忍不拔的精神象徵。竹甚至被視為神聖之物、神靈寄居之所。日本禪學思想強調滌清心境對自然萬物的敬畏,竹藝大師在編織時,或許已經化身成竹,手法的跳躍即是與竹精神律動的禪境。
如今,這些精湛的作品已經超越了技藝的概念,成為獨具創造性的文化遺產和藝術作品,為世界各地博物館和私人藏家推崇珍藏。本次專場經著名旅日華人藝術家王傳峰先生特別策劃,蓋盒包裝由王先生親筆繪畫松竹梅詩意,又經享有國際聲譽的日本建築師隈研吾先生題名,彌足珍貴。
見微知著——奉文堂吉金
本次拍賣還將推出「見微知著——奉文堂吉金」專場, 奉文堂藏器為香港收藏名家陳淑貞女士舊藏。本專場含青銅器、金銀器共80餘件。品種含青銅爵杯、兵器、帶鉤、銅鏡、金銀器等,其中部分拍品來自1990年香港市政局與香港東方陶瓷學會聯合舉辦的「青銅聚英——中國古代與鄂爾多斯青銅器」展覽。本場拍品多為小件,但大都是小件中的極品。上自二里崗、商周,下至漢唐,涵蓋了青銅鑄造、錯金銀、鑲嵌、鎏金、鉻銀、鏨刻等多種金屬加工工藝。由小見大,見微知著,由此可瞭解商周先秦至盛唐的金屬工藝之精彩。
是次呈獻的一件「戰國 金質螭龍紋嵌琉璃陽燧」,此件圓形金質陽燧,玉質的環形鈕鑲嵌在凸起對稱的兩個獸面紋鈕座上。獸紋的眼睛均鑲嵌琉璃為飾。 陽燧紋飾分為主紋和地紋。主紋為纏繞的蟠虺紋,虺龍蛇形軀體上裝飾繩紋,軀幹上凸起的渦形凹槽中鑲嵌渦形的綠色琉璃,其中部分琉璃已脫落。地紋為細密的點狀紋。鏡緣飾一周繩紋。素緣,凹形鏡面打磨光潔。鑄造及鑲嵌工藝極為精緻。陽燧多見為銅質,此件純金質陽燧極為稀見難得,從其純金質地和繁複精細的工藝來看,應為級別極高的祭祀禮器,使用者身份極為尊貴。
陽燧是古代的一種點火用具。我國古文獻中關於鏡、鑒的記載頗多。“陽燧以銅為之,向日則生火”。「周禮」中記載,凡蔔筮,要用明火,以陽燧聚光取明火於日。從漢代開始,婚典禮儀規定的三十件聘禮中就有陽燧。由於陽燧具有的特殊功能,古人視之為能與天地相通的神器,具有趨吉辟邪的作用。
戰國
金質螭龍紋嵌琉璃陽燧
6.50 cm diam.
另一件「漢 青銅烙銀瑞獸紋杯」,杯體細高,圓唇微微外侈,直壁深腹,腹下部略收,下承外撇圈足,造型簡潔。杯身裝飾瑞獸,造型似人,四肢、腰身明顯,首部有長卷角,或俯首而嘯,或揚手而舞,造型誇張,尾部造型是以幾何形,方中有曲,繁而不亂,巧妙得將不同形象瑞獸一一串聯。青銅杯採用“烙銀”工藝,和青銅基底產生套色紋樣的層次感,極富裝飾效果,雖歷經千年,光華燦然依舊。
本專場不僅是吉金鑄造工藝,更是裝飾藝術的一場精美盛宴。處處可見奉文堂主人——陳淑貞女士卓爾不群的收藏品味。
本季中國嘉德(香港)秋季拍賣呈現出的諸多精品,即使在歷史的長河中,亦是美輪美奐不可方物;我們寰宇遍尋,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讓這些藝術珍品能與知己相逢,而此次前來觀賞把玩的藏家行友,相信亦是慧眼獨具。今年的金秋十月,香港金鐘JW萬豪酒店,讓我們與藝術砰然相遇。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