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8 春季拍賣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38
趙春翔 (1910-1991)
淨潔靈秀(一九七八年作)

彩墨 紙本

90×61.5 cm. 35 3/8×24 1/4 in

款識
春翔Chao N.Y(右上)

出版
1994年, 《趙春翔遺作展》, 臺灣省立美術館, 台中, p.86
展覽
1994年6月4日至7月24日, 「趙春翔遺作展」, 臺灣省立美術館, 台中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心似孤僧半生苦, 墨韵藝彩終綻放
趙春翔的藝術大境
上個世紀, 爲數頗衆的中國書畫家在徐悲鴻、林風眠等人的引領之下, 紛紛投入改革中國傳統繪畫的行列當中, 試圖在探索中西合璧的路上, 找出各自的藝術面貌。然而這引領風騷的兩位, 對于如何突破中國繪畫現代化的困境, 却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徐悲鴻認爲, 必須要借重西方的寫實技巧, 從解剖學、素描等基礎做起;林風眠則認爲中國繪畫裏的寫意, 便能與西方現代主義融合, 創造出中西合璧的新美術。簡單來說, 前者更注重的是創作技巧的結合, 後者則著重在思想的融合, 中國的美術教育與藝術創作, 自此衍生出不同面向的發展。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 執掌杭州藝專的林風眠以思想誘導的教學或更加符合時代潮流, 也因此造就了衆人所熟悉的華人現代藝術一票杰出藝術家, 如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席德進與趙春翔等人, 他們秉持著自由開創的精神, 著重藝術自身的變革與個人面貌的創造, 透過不同媒材、技法與思想的交融, 各自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身處藝術風潮.
觀念前衛先進
其中, 趙春翔自1958年起, 移居當時引領世界藝術潮流的大本營──紐約逾卅年之久息息相關。在那裏, 他結識了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帕洛克(Jackson Pollock)、克萊因(Franz Kline)、羅斯科(Mark Rothko)與普普藝術的代表藝術家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等人, 彼此經常往來切磋, 也讓趙春翔對于東西方藝術有了更深刻而前衛的反思, 甚至早在1963年就受邀與畢卡索、克萊因等人共同在古根漢美術館展出, 對一個遠渡重洋發展的中國藝術家而言, 無疑是莫大的肯定。而趙春翔試圖打破傳統「意在筆先」與「胸有成竹」的繪畫觀念, 認爲創作應當隨心所欲, 幷擅長將充滿文學與哲學的符號象徵融入潑墨潑彩的技法, 使其繪畫在緊緊跟隨傳統中國文化精神的同時, 還産生了嶄新的視覺實驗趣味, 至今仍獨樹一格。
此處所見1978年《淨潔靈秀》(拍品編號38)一作, 可以瞭解趙春翔利用了同心圓與光譜的原理, 讓色彩與墨韵大膽結合, 加諸在純以濃淡墨色變化寫意而出的墨竹之上, 正是他不寫胸中之竹, 反而透過即興自動性技法來强調直觀物象與心神的具體例證, 也爲慣見的傳統繪畫題材帶來了嶄新的活力與想像。
事實上, 趙春翔從小愛鳥, 從孩提時代就經常將落單的鳥兒帶回家飼養, 及至後來到了紐約, 更把鳥群視爲分享生活事物的對象, 對他而言, 鳥兒非僅僅是繪畫題材而已, 更多時候就像是他自身的寫照與象徵, 在不同的畫境各有其意義存在。例如在其晚年于臺灣苗栗所繪的《父母情深》(拍品編號40)一作, 緊挨在畫面左方一大片流淌而下的墨色旁, 趙春翔以同心圓的幾何造型勾勒出兩隻造型有別的大嘴鳥, 似在保護躲在它倆羽翼底下那只身形明顯較小的雛鳥。籠罩在鳥群之上的黃色光暈比喻了雙親慈輝的照拂的永恒光輝, 而畫面上方題「父母情深」四字, 更是將他半生浪迹天涯對于雙親的深刻思念表露無遺。
一生仿佛苦行僧般堅持藝術創作的趙春翔, 獨自在中西繪畫的相遇與碰撞中, 找到了屬于他的寂徑, 一如《花前月下兩相伴》(拍品編號39)一作中所描繪, 欲振翅朝著上方象徵著未知之境的鳥兒一般, 縱使清楚明白途中多有險惡, 仍得鼓勇前進。細觀此作, 你我當能更加體會他曾說過的一句話:「藝術, 是在風暴帶來的苦澀雨水中開花的。」

估價 :
HKD: 110, 000 - 180, 000
USD: 14, 100 - 23, 100

成交價:
HKD: 330,400

上一件 拍品 38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